分享

姜家桥

 生机体验 2018-12-10
 
​   
姜家桥是靠近江边的一个村庄,是我生活了30年的故乡,现在它已经不存在了,在2012年下半年,它已经被完全拆迁了。
  姜家桥中间是一条直通长江的小河,它将姜家桥一分为二,河东面是第7村民小组,河西面的是两个村民小组,第12村民小组和第13村民小组,现在称村民小组,过去称生产队。姜家桥村名的由来据説是因为村头的一座石头桥,这座桥据説是姓姜的人家建造的,而最先定居在这里的就是姓姜的人家。那座桥是由8块长条石建造的,两边是用石头建造的桥墩,长条石就架在桥墩上,那两座桥墩看上去象是两座小碉堡。由于桥面是长条石,所以桥面是有缝隙的,过去骑自行车的人不小心,车胎就会卡在桥面的缝隙里。姜家桥是连接河东和河西的桥梁,也是连接通往江边道路的桥梁。不过姜家的人造了桥后人丁不兴旺,倒是后来移居到姜家桥的田姓人家人丁兴旺起来,结果是河东河西大多数人家都姓田了,姜家桥便成了田姓人家的天下。姜家桥除了田姓外,还有如我这样的少数姓氏,比如乔姓,张姓,徐姓等等。
   移居到这里的田姓人丁兴旺后。便在河西建造了两座大的厅堂,座落在12生产队和13生产队。两边的厅堂都是三进,三进后面是楼房。不过座落在12生产队厅堂后面的楼房在60年代失火烧掉了,只留下四面的墙壁。座落在13生产队厅堂后面的楼房经过岁月的的侵袭也变得破烂不堪。两边厅堂的第1进的墙壁上都是砖雕,很是好看,不过文化大革命中,村里的一些造反派分子对砖雕进行了破坏,12生产队的厅堂的砖雕破坏严重,13生产队的砖雕破坏不是严重,基本保留了90%。
  12生产队第1进厅堂的地面上的方砖全部是碎的。据村上的老人讲,地面上的方砖是被一个叫7太太的女人穿着铁鞋子踩坏的。7太太是海盗的女儿,看上了田家读书的公子。后来嫁给了田家公子。有一年,当地的强盗来抢田家,被7太太打退。后来强盗在7太太刚生了孩子身子虚弱的时候前来报复。7太太叫家人将黄豆铺在大厅的地面上,自己穿上铁鞋子,坐在厅堂的大梁上。强盗们冲进厅堂,踩在黄豆上,纷纷滑倒。这时候7太太飞身而下,提刀杀强盗,进门的强盗大部分被7太太杀死,只有少数逃跑的,家人清理厅堂的时候发现厅堂地面的方砖全部被7太太踩坏了。但是7太太由于产后不久就进行拼杀,不久就去世了。
   我所在的生产队是12队,12队的队长是个女的,没有文化,经常和社员吵架,队里的会计是男的,有点文化,所以队里不少事情都是会计説了算。那时候,到下雨的日子,生产队经常进行学习,由男会计读报纸。学习都是在厅堂里进行,男会计伏在桌子上读报纸,下面社员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厅堂的大柱子是挂工分榜的地方,在大柱子上钉上铁钉,将工分榜一挂,上面记录着生产队每个出工社员的姓名和一天应得的工分。不过这工分榜经常被社员摔来摔去,有的社员不满意自己的工分,和队长吵架后就拿这工分榜出气,从大柱子上摘下工分榜,朝地上一摔。摔坏了的工分榜生产队修好后继续挂。
    那时候是吃大锅饭,社员天天出工,真是做不完的事情。到了农忙的时候更是忙碌,不但白天要出工,晚上也要出工。晚上主要是脱粒,脱粒时间最多的是脱粒稻子,接上电灯,社员们便忙碌到半夜,半夜后大多数社员回家睡觉,只安排两个社员负责看夜,防止有人偷稻子。刚开始是不看夜的,认为没有人偷稻子,但是后来确实是稻子被偷了,查来查去,结果是一个男社员将稻子藏在马桶里。看夜的人在场上将稻草堆一个窝,上面用门板盖上,人就在草窝里睡觉,脱粒稻子的时候气温不低,所以草窝里不用加棉被。常常有调皮的社员装神弄鬼吓唬看夜的社员,装狼叫,装鬼叫。不过负责看夜的都是身强力壮的男社员,他们根本不怕,自顾自睡觉。第2天早上会骂昨天晚上哪个王八蛋吓唬人的啊。
  那时候,没有电视,只有收音机。不少社员最喜欢听收音机里説评书,通常好多人围在一起,大家津津有味地听着,听后会议论,会估计明天会出现的情节。我记得河东有一位老先生会説书,不是农忙的时候的夏夜,有社员去请老先生来説书,先为他泡好白糖水,那时候计划经济,白糖是最好的补品了。老先生通常拿一把折扇,讲得活灵活现,听的人真是津津有味。老先生讲几个小时结束,结束后有的社员叮嘱老先生明天晚上再来,老先生只是笑笑。
   最有意思的是看电影,只要村子里放电影,不但村子里的人看,外村的人也会来看。电影一般是由村子里有钱的人包的。夜幕还没有降临,白色的电影布幕就挂起来了。孩子们早早地搬了板凳坐在场上。那些外村的人会提前和村子里的人打招呼,给我留个板凳啊。电影开始后,场上就已经都是人了,坐着的,站着的,还有电影开场后赶来的外村的人。当然最神气的要算放映员,放映员一般有两个,他们白天先将放映机和片子运到放映电影的生产队。会有一些社员向放映员打听今天晚上放什么片子,然后会告诉你告诉他,电影还没有放映,包括外村的人就都知道放什么电影了。招待放映员吃饭是生产队的事情,也有专门负责烧饭的社员。有时候,放映员饭还没有吃好,外面的社员就催了。电影散场后,外村的人拍拍屁股走人,村上的人忙着把板凳搬回家。放映员收拾放映机和布幕,然后赶回去,有的时候,下一个放映点的社员会主动来接放映机,这样放映员自己可以空手回家,第2天下午到放映点就可以了。
   姜家桥的村头是一所小学,小学的名称是武桥小学,那时候的大队也叫武桥大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武桥小学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这真是天大的事情,社员们奔走相告。当然,武桥小学不能自己看电视,还应该照顾社员们。于是将电视机搬到操场上放。记得每天都有上百人去看电视。遇到下雨天,就将电视机搬到学校小会堂放。记得在学校小会堂看电视人最多的时候是审批四人帮的时候。大人小孩全部集中到了学校小会堂,有的人边看边骂。还有的人骂造反派,那些看电视的人中曾经参加过造反派的不敢出声。
   包产到户后,有的人先富起来了,也开始买电视了,电视观众开始分流。比较起来村子里买不起电视的人家多。买了电视的人家为了照顾村上的人看电视,通常是将电视机搬到自己家门前的场上方便村上的人看电视。下雨的时候放在家里放。后来电视越来越多,到人家看电视的人又开始分流。那时候最热门的电视剧是香港的《射雕英雄传》,电视剧还没有开始,有电视机的人家的家里就已经坐满了人。
   村子里有了第1家小店,小店卖的都是日常用品,不过第1家小店的店主服务不佳,生意清淡下来,于是他便转手给别人。不料接手的人服务也不行,真是惨淡经营。随后又有人开了2家小店,一家的生意特别好。不过好景不长,镇上的批发部越来越多,小店赚的差价大家都知道了。人们开始跑批发部了,只有有时候家里缺少的急需的日用品才在小店里买。不过村子里的人讲情面,和店主关系好的人家也会在小店里买东西。小店的生意虽然不是火爆,不过店里的电视机从早上一直开到晚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麻将声开始响了起来。每到下午,没有事做的人就坐上了麻将桌。小店里也摆上了麻将桌,店主一边打麻将一边做生意,实际上是打发时间,比一个人守店要快乐一些。有的人白天打了麻将,晚上还要接着打。因为打麻将吵架的有,打架的也有。有的人晚上麻将结束,发现自己家的门关上了,怎么叫也没有人开门,只好到别人家住一晚上,第2天早上回家吃早饭,也不敢发火,因为知道自己赌博理亏。
   村子里赌博的人最少的要算白果树那的。村子中间以前长着几个人合抱的白果树,后来将那树倒掉了,白果树倒掉后,村里发生了火灾,村上的老人説,这白果树是守护村子的,不能倒,一倒村子里就会有火灾。那棵白果树倒掉后,又萌发了新芽,慢慢长成了一棵大白果树。住在白果树周围的有几户人家,这几户人家不怎么打麻将。但是却经常吵架,基本上都是为了一些小事。所以有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一听到吵架声,自然就会説,白果树那的人又吵架了。
   后来,离村子100多米的西面新开挖了一条河流,河边的路面旁边就是村子上有的人家的自留地,一些住房少的人家开始在那里建房了,陆续有了5户人家在上面建了房。这也给一些送东西的人舔了麻烦,因为村子里的人家过生日,总会给一个组的人家送方面便和小蛋糕,一户人家用一个红色的方便袋装好,挨户送。
   最热闹的是村子里有人家结婚。儿子娶媳妇的话,村子里的人会拦新娘子。在新郎家门口拦住新娘子,叫新娘子唱歌。通常和新娘子一起来的会有几个新娘子家请的女孩。通常是这些女孩唱歌,但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新娘子也会唱歌。遇到实在不会唱歌的新娘子,新郎家的人会出来打招呼,当然打招呼不能空口説白话,得拿香烟和糖出来,把拦新娘子的人搞定后,新娘子才能进新郎家的门。结婚三天后,女方会请女婿过门吃饭。这天,女方的亲朋好友会一起来吃饭。女方会为新郎安排一桌,由一些男的陪新郎吃饭,实际上就是陪酒。一般情况下,新郎是必醉无疑。如果是村子里的人家嫁女儿,男方会请一些人来女方拿嫁妆,那时候都是人工运嫁妆。扁担上要贴红,绳子上也要扎红,凡是装嫁妆的东西都必须有红,这是体现喜气。拿嫁妆的人一到女方,女方会安排他们吃茶,就是吃鸡蛋和红枣。这时候,村子上的人会将拿嫁妆的扁担等东西藏起来。拿嫁妆的人如果想要拿回扁担等东西,就必须拿出香烟和糖出来收买藏东西的人,双方免不了讨价还价,但是最后总会成交。拿嫁妆的人出了女方家门,女方的人便放起鞭炮,以表示欢送。最有意思的是村里有儿子结婚的当日,这一天儿子的父亲会被捉弄。在酒席开始后,几个男的会捉住儿子的父亲,将黑色锅底灰涂抹在他的脸上,拿一根农村在锅堂里扒草木灰的木头扒子让他扛上,拿一顶破草帽盖在他头上。然后让他説烧火公就是我之类的话,意思就是公烧火,而所谓公烧火就是公公和儿媳妇有男女关系。每当此刻,就会引起吃酒席的人们的哄堂大笑。
   村子里有人家载起了葡萄,桃子,梨子,枇杷。三月里,桃花鲜艳,很是好看,有的孩子把人家的桃花折了拿回家,插在灌了水的玻璃瓶里。栽桃树的人家也没有办法,因为和小孩子没有计较的。有的小孩子拿着桃花枝条招摇过市,引得比他小的小孩子跟着跑。当然小孩子也不是大鸣大放地去折桃花枝条的,而是先去打探一下栽桃树的人家有没有人在家,如果没有人在家,就立马折了就走,可谓速战速决。梨花雪白,但是小孩子折梨花的不多,因为梨花没有长枝条,他们只是远远看看而已。桃子和梨子枇杷成熟的时候,就是村里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栽果树的人家的人不会天天在家看护果子的,孩子们只要打探到栽果树的人家没有人在家,便立即出动。有时候甚至把人家果树的枝条都折断了,等果树的主人回到家,发现地上的残枝败叶,便知道果子被偷了,又不好説什么,干脆把树上的果子全部下了,看你们还能偷什么。孩子们发现有的果树没有果子后,便转移目标,讨论一下谁家的果子还没有下,谁家的果子味道好,然后决定下手的目标。
   村子里的人渐渐有钱了,大家开始集资修水泥路。一段时间后,水泥路通到了家家门前。摩托车,汽车跑在水泥路上十分欢快。下雨天,人们走在水泥路上,不用再走泥泞的土路了。水泥路一直连通到了通往镇上的水泥路,镇上的水泥路又连通到通往城里的大道。而今我从村里的水泥路走出来,从镇里走向城里,走向世界。
  回想故乡,故乡已经在我的心里永不磨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