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叶嘉莹珍藏70年笔记出版

 知道. 2018-12-11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叶嘉莹珍藏70年笔记出版

叶嘉莹、刘在昭笔记呈现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



“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周汝昌这样评论自己的老师顾随先生。

顾随(1897年~1960年),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四五岁时进入家塾,学四书五经,唐宋诗文及先秦诸子的寓言故事。1907年入广平府中学堂,1915年季考北京大学,通过了北大国文系的入学考试。北大校长阅卷时,发现顾随的中国文学水平卓异,建议他改学西洋文学。于是顾随先到北洋大学预科专攻英语,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在北大他获得了很好的西洋语言与文学的修养,1920 年夏天毕业开始到山东青州中学执教。1926年他执教于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他用鲁迅的思想给学生指明路。1929年,顾随先后到燕京、北平、中法、北京、中国、辅仁、北京师范等大学执教。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叶嘉莹珍藏70年笔记出版

顾随与辅仁大学国文系师生合影(前排左顾随,右余嘉锡,后排左二周祖谟,右一郭预衡、右三刘乃崇、右四启功

顾随一生执教并从事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诗、词、曲、剧众体兼擅;书法出唐入晋,自成一家;尤于谈文论艺及课堂讲授契机入理、精妙超绝。沦陷期间,他困守北平,以笔为枪,显示出一介爱国知识分子的坚贞气节。现代文坛诸多名家宿儒沈尹默、沈兼士、周作人、冯至、杨晦、郑因百等皆与之有师友之谊;弟子沉樱、吴晓铃、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史树青、欧阳中石等享誉海内外。

叶嘉莹:顾先生讲的诗词是有灵性的

叶嘉莹,号迦陵。1924 年出生于北京,20 世纪 40 年代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42 年秋,辅仁大学国文系二年级的叶嘉莹开始追随顾随先生听讲中国古典文学,甚至毕业后已在中学任教,仍赶往辅仁大学及中国大学(初名民国大学)等校旁听顾随先生的课程, 如此直至1948年春离开北平南下结婚。正是在这 6 年的时间里,叶嘉莹笔录下半尺多厚近百万字的听课笔记,且在她以后半生流离辗转的生活中一直随身携带,视如无价之宝。

叶嘉莹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学者,教了 70 多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 94岁高龄仍在南开大学进行诗词的研究与教育工作。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不但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更有人无限仰慕:“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珍藏版)是对叶嘉莹先生珍藏七十余年的听课笔记再次归类整理,同时佐以嘉莹先生同窗好友刘在昭先生的笔记,分专题,理脉络。该套书共6种8册,分别为《顾随讲〈诗经〉》、《顾随讲曹操·曹植·陶渊明》、《顾随讲唐宋诗》(上下)、《顾随讲宋词 》 、《顾随讲〈 论语 〉〈 中 庸 〉 》 、《 顾随讲〈 昭明文选 〉》(上下)。这些谈诗论文的作品,文风质朴凝练,抒情畅达,说理精辟,既有雅正简当之风致,更含家国世事之情怀,又紧贴人的生命与生活,随语成韵,字字珠玑,实为体悟中国古典文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意旨所归。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叶嘉莹珍藏70年笔记出版

顾随批改叶嘉莹习作


作为一个听过顾先生讲课六年之久的学生,叶嘉莹认为顾先生平生最大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各方面的著述, 而是在于他对古典诗歌的教学讲授。 因为顾先生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往往还有踪迹可寻,只有顾先生的讲课是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

“他上课很有意思了,从来没有课本。 他冬天来上课,里边穿个棉袍,外面再 穿个皮袍,然后戴一个呢帽,然后围一个大围巾,他上课站在讲台上,先把围 巾解开,把帽子摘下来,把外边的皮袍脱下来,然后他就转头,在黑板上写一首诗,或者不是一首,就写两句诗,或者连两句诗都没有,就写几个字,然后就从此讲起。”

叶嘉莹认为,顾随先生给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使她真正对于诗有了更深的,更高的一种认识。叶嘉莹说:

“我从小就读诗,那是一种情趣,就是我喜欢,比如说我小的时候念李商隐的诗,说: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说他写得很美。我就这样很喜欢。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天上的星星,我们大院子,在自己家里边铺一个席子在院子里,抬头就看星,可是这样的,就是对于诗词的一般性的认识,真正认识到诗词里边的那种,应该是一种真正的灵性,一种真正的生命,是顾先生教给我的。”

刘在昭:同一课程,不重复的讲授稿本


另一位笔记者刘在昭先生与叶嘉莹先生是同窗好友、知己之交,叶嘉莹先生曾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说起过刘在昭:“六十多年前与在昭学姐一同听(顾随)老师讲课”,“在昭学姐才华过人”,“中英文俱佳,而且工于小楷”。当年,刘在昭用她那秀美而流利的钢笔字记下了顾随老师所讲的课程。毕业之后,她在中学任课之余,继续回校听老师授课。这些笔记,刘在昭先生一直保存到生命的终结。去世后,她的爱女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批珍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宝藏”,将其送到了顾随之女顾之京的手中。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叶嘉莹珍藏70年笔记出版

顾随批改刘在昭习作


经过与叶嘉莹先生的听课笔记比照 ,刘在昭先生听《诗经》与《昭明文选》的两种笔记,所选的篇目不同,所传授的内容不同,即使同一篇目,讲授的侧重之处也有所不同,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讲授版本。由此可看出,一位育人者在学术造诣上、在讲授艺术上作为大师的骄人风范:不同的班次,同一门课程,不重复的讲授稿本, 同样的精彩纷呈。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仅基于讲授者渊宏的学识、广博的视野、求新的个性;更缘于讲授者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以诗人从事创作的激情来进行课堂讲授,而绝不允许自己如“磨道驴儿来往绕”;也缘于他是以精进不息的人生态度,承担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责任。

作为后辈及下一代,叶嘉莹先生深知这笔精神财富的价值与肩负的责任 。她在《顾随全集》的序言里写道:

“一般的学术著作大多是知识性、理论性、纯客观的记述,而先生的作品则大多是源于知识却超越知识以上的一种心灵和修养的升华......我之所以在半生流离辗转的生活中,一直把我当年听先生讲课时的笔记始终随身携带,唯恐丢失的缘故,就因为我深知先生所传述的精华妙义,是我在其他书本中所绝然无法获得的一种无价之宝。古人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先生所予人的是心灵的启迪与价格的提升。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叶嘉莹珍藏70年笔记出版

顾随《送嘉莹南下》诗稿


当年,叶嘉莹先生离开北平南下,老师顾随先生临别赠诗:


食荼已久觉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

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

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


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殷殷期待。多年后,叶嘉莹先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作为顾随先生的传法弟子 ,她不负恩师重望 ,将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传播海外。

而今,这批笔记手稿得以完整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期间,叶嘉莹、刘在昭二位先生及其家人,顾之京及其弟子高献红女士,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中华文脉的薪火相传,得益于一代代学人孜孜以求的精神与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这也许是中华文脉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原因吧。

——————————

新书推荐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叶嘉莹珍藏70年笔记出版

高献红、顾之京 整理2018年10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


《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全8册)01 顾随讲《诗经》_叶嘉莹_刘在昭_笔记02 顾随讲曹操·曹植·陶渊明_叶嘉莹_笔记03 顾随讲唐宋诗(上)_叶嘉莹_笔记04 顾随讲唐宋诗(下)_叶嘉莹_笔记05 顾随讲宋词_叶嘉莹_笔记06 顾随讲《论语》《中庸》_叶嘉莹_笔记07 顾随讲《昭明文选》(上)_叶嘉莹_刘在昭_笔记08 顾随讲《昭明文选》(下)_叶嘉莹_刘在昭_笔记

顾随先生既是创作家,又是古典文学研究者,更是一位传道授业、讲堂说“法”的讲授艺术大师。这套“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珍藏版),是对叶嘉莹先生记录、保存的听课笔记的再次归类整理,同时佐以刘在昭先生的笔记,使讲录专题更加集中和完整。这些谈诗论文的作品,既有雅正简当之风致,更含家国世事之情怀,又紧贴人的生命与生活,随语成韵,字字珠玑,实为体悟中国古典文学、弘扬传统文化之意旨所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