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良 摘 要 初中生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出现叛逆心理,家长的角色转变落伍,渐渐地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需要教师从中协调,营造健康良好的家校沟通氛围,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家长问以下问题: 例如:有些家长在和我谈话的过程中,就流露出他们的内心的想法,好老师都调走了。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年年有老师外调,造成了师资不足的现状。听到这里,我很不是滋味。就说:好学生也都转走了。既然你选择了这里,就要相信这里。否则的话,所有的教育只能是徒劳。 于是我利用家长会,给学生家长上了一节家庭教育课。我给他们提了一个问题:你教育孩子教育父母吗?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对得起我和你妈吗?我们起早贪黑都是为了你。”可是你想到会有什么结果吗?孩子会想,你们在邀功,不是心甘情愿的。效果显然不好。但是同样的话,老师说的话,效果就会好得多。反之,作为一个老师,成天讲自己的光荣历史,自己的无私奉献,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而通过家长的口说出来,效果就会好得多。 因此,家长要和老师互相配合,树立好彼此的威信,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的效果就会好得多。 现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非常多,可以利用电话,微信,可以通过家长会,我的做法是建立360个人图书馆。 利用微信沟通无疑快速,便捷。可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如果是在微信群里,老师说话要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一句话,被家长抓住把柄。单独沟通,又费时费力。而采用个人图书馆则有很多的好处。 其次:可以留作永久的记忆。当年我们的很多作品,虽然很生涩,可是若干年后,再看到这些文字,无疑是非常亲切的。这些宝贵的资料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他们会认真的对待每次活动。 另外参与的广度也显著增强,每位家长都可以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位孩子都可以把自己的阅读写作资料留存交流。老师也可以随时看到每位学生发表的作品。 孩子刚入初中,作文能力非常差,也不喜欢作文。因此我决定选孩子的作文编入个人图书馆,用以调动孩子的兴趣。原来孩子的作文,也许只有老师一位读者,现在所有的同学和家长都可以看到,其他的亲属也可以看到。消息一出,孩子们很兴奋,摩拳擦掌,都想大展身手。 我先挑选一篇中等作文,做成课件,并发表在个人图书馆,让每位学生都来发表意见,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之后每位同学都来修改这篇文章,选好的进行发表。通过这次活动,孩子的作文能力有所提高。而家长也可以全程参与进来。 个人图书馆可以发表自己的随笔,包括图片和文字,字数不超过200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发表,便于家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并养成了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 教师搜集相关的练字用的字帖视频等,孩子从中学习,并且把孩子优秀的写字作品,进行发表,对学生进行精神鼓励,激发了练字的欲望,形成了比拼赶超的氛围。 4. 可以拓展孩子的阅读空间 很多家长和孩子并不知道,应该读怎样的书,我利用课外阅读版块,根据具体的需要,展示了课外阅读的篇目,例如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蒲松龄的《狼》三则,姜戎的《狼图腾》等,激发了阅读兴趣。 另外,我还发表了很多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的文章,让孩子阅读。 今后,我可以采用更多的形式充实图书馆的内容,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2018年12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