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陈正兴 2018-12-11

旅游、度假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从瑞士兴起高山度假、冬季旅游开始的,并逐步发展成一个拥有巨大产能、至今仍方兴未艾的产业。近两、三个世纪以来,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瑞士各地涌现出数不胜数的适合冬季度假的乡镇,形成并发展书一套独特的奢华度假享受及其模式,其吸引力和号召力遍及全球。

本期“瑞士深度游”为你介绍瑞士10个最经典的冬季度假胜地。

圣莫里茨(St. Moritz)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圣莫里茨地处阿尔卑斯山南部、恩加丁河谷,属于瑞士格劳宾登州,三千年前就因温泉而为人们所知,而有关圣莫里茨的记载则最早见于1139年。

圣莫里茨曾成功举办了两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誉为冬季运动的发源地。这座位于海拔1856米的城市,居民只有五千人左右,可是每年的游客却有二十七万人。

圣莫里茨分两部分。巴德区位于湖的西部,地势较低。老城区多夫,在湖北部的半山上。从巴德到多夫的最佳路线莫过于圣莫里茨湖边的散步小路,一边欣赏倒映在水中的山影,不一会儿就到了设计展览馆。展览馆非常现代,外面是一个伸入湖中的平台,从平台走进大门,则是一部接一部的自动扶梯,一路往上带你去市中心繁华的商业街。商业街两边古老的建筑里开着一家家名牌店,橱窗内摆着当季新品。中心广场旁有许多餐厅和咖啡馆,无论是冬日阳光下还是华灯初上时,都围聚着谈天说地的人们,一派悠闲的度假气氛。

采尔马特(Zermatt)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采尔马特海拔1620米,由于离瑞士最著名的山峰马特宏峰最近,且有多条线路可供一睹此峰风采,所以为马特宏峰雄姿而来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大多首选下榻采尔马特。1865年,首次成功登特顶马特宏峰的英国探险家爱德华·威姆佩尔和他的伙伴们,也正是先在采尔马特落脚后才开始登山的。当年,爱德华等人就下榻在采尔马特小镇的第一家酒店蒙特罗莎酒店。如今,这家酒店的外墙上,镶嵌着这位欧洲登山史上里程碑式英雄的浮雕头像。

人口六千不到的采尔马特,是全球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采尔马特主街长不过五、六百米,从一端走到另一端仅需大约十五分钟时间,沿途密布着众多餐馆、土特产店和登山、滑雪运动品商店,古朴中透着时尚、优雅的气息。小镇里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历史久远的瓦莱地区独特的小木屋,这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小木屋,有的内部被重新修葺一新,作为公寓出租给客人,有的则成为镇里居民的家宅。

韦尔比耶(Verbier)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韦尔比耶坐落在巴格纳山谷东侧一片阳光灿烂的高原上,周围的山坡都是极其出色的滑雪道,有难度各异的全覆盖滑雪场。拥有最好的雪场,是英国王室等欧美高端客人冬季滑雪热门地点。人口三千不到的小山村,每年滑雪季时,居民数量超过三万五千。

韦尔比耶作为国际度假胜地的历史始自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的度假营地曾安置了大批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参战国的伤兵。而其日后受到欧洲上层社会的钟爱,与这段历史不无关系。

阿罗萨(Arosa)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阿罗萨位于美丽浪漫的斯长费格山谷尽头,海拔约1800米,周围山峦壮阔,高峰耸立,风光醉人。由于地处宽阔的盆地底部,中心区域又有上湖和下湖两处平静的湖面,阿罗萨阳光充足,不受狂风吹袭,空气清新,异常宁静,成为良好的避风湾。

得益于天赐的自然条件,从19世纪末开始,阿罗萨就成为阿尔卑斯地区著名的疗养休闲胜地。很多名人都曾来此度假。如今,从瑞士最古老城市库尔方向开来的火车,在此到达终点,这使得阿罗莎更像不染尘埃的世界尽头。与它的宁静气息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阿罗萨一直是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从春季到秋季都可以进行郊游、自行车环游、乘坐热气球等,而在冬季又可以滑雪或者进行高山速滑。

格施塔德(Gstaad)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格施塔德也是欧洲王室贵族和时尚明星们时常光顾的高级度假胜地,位于海拔1050米的山谷中,十一世纪时就已经是当地重要的交通和贸易点,十三世纪时成为萨伏伊王国的一部分。最早的旅行者约在1906年来到格施塔德,随后这片默默无闻的贫脊山谷便开始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而随着王公贵族、社会名流的到来,村子更是成为奢华的高山疗养地,许多明星还在村子里建起了别墅。主街上集合了一线品牌、珠宝手表,甚至是高级音响,高级餐厅、糕点店、咖啡馆、健身房……充满时尚都市才有的气息。每到冬季,名流显贵云集于此。格施塔德的四十八家酒店提供两千七百多张床位,还有三千多套公寓、村舍可供出租,仅从这些数字就可以想象,在度假者云集的冬季,这里该是何等热闹的景象。

萨斯费(Saas-Fee)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萨斯费是个小巧而朴素的“冰河村”,有“阿尔卑斯明珠”之称。 萨斯费位于萨斯山谷的中心地带,周围环绕着阿拉林峰、阿尔卑呼贝尔、多姆等十三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二十七条冰川汇聚到此包围了村镇,冰川融化的雪水在村子前边冲击成一条深深的峡谷,费菲斯帕河河水夹带着尚未融化的冰块,在峡谷中湍急流过。横跨在费菲斯帕河上的一座远看像彩虹的大桥,被称为“全景桥”——俯瞰桥下是深深的峡谷,冰河夹带着冰块,轰轰然从谷底流过;站在桥上则可饱览村庄的全景和对岸山峰的景色:米沙伯尔山峰的山顶、山腰下多彩的树丛。过了“全景桥”步行约5分钟,就是通往萨斯费最高观景点“中阿拉林”的缆车站。萨斯费最高观景平台上有获得吉尼斯记录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全景旋转餐厅,旋转餐厅每小时转一周,在天气晴好的时候,食客们可以一边大块朵颐,一边欣赏周遭群山峰顶的壮丽景色。

村子的尽头布满了一排排从萨斯山谷的各个地方移建过来的传统木屋stadel,它们大都建造于十七至十八世纪。村内的教堂旁有一个民俗博物馆,介绍村庄的历史和生活。村子的面包房“Imseng”地下室内还有个面包博物馆。

格林德尔瓦尔德(Grindelwald)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格林德尔瓦尔德是瑞士最受欢迎的高山疗养地之一位于海拔超过4000米的艾格峰(Eiger)北坡和贝塔峰(Wetterhorn)山脚下一片广阔平缓的坡地上,海拔约1034米,周围绿色的草地和白色的冰河交织成的美景,在瑞士众多的高山度假地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周边的费尔斯特、曼丽申、少女峰、雪朗峰组合成为绝佳的郊游地。在这里可以感受春天的青青牧草,夏天的高山植物,秋天的多彩林木、冬天的雄伟雪山,四季都有无穷乐趣。

格林德尔瓦尔德是与采尔马特齐名的登山运动基地,各地的登山家都喜欢来此,同时,它也和适合家庭休养度假,有令人喜欢的浓郁生活气息。村子属于少女峰地区,从因特拉肯东站过来只需36分钟。火车站在村子的西端,门前的大路一直通向村子中心的商业街。商业街两侧,宾馆和礼品店林立。商业的尽头,有前往费尔斯特的吊篮车站台,另一侧则有教堂并可通向更加幽静的居住区。

洛伊克巴德(Leukerbad)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洛伊克巴德以拥有天然温泉闻名,其地名中“巴德”一词,在德语中即是温泉之意。从中世纪开始,就有很多游客来到这里泡温泉疗养。当地有个非常特别的习俗,就是在温泉池子里放上桌子,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看书。

洛伊克巴德,海拔约1411米,地处与伯尔尼高原交界的阿尔卑斯山怀抱中,朴实舒适,隐藏很深,有刻意回避繁华的气氛。原先,火车一直通到村口,但现在火车只到罗纳山谷的洛伊克。从洛伊克,换乘公共汽车在山谷间行驶30分钟后才到达村口原先的火车站位置—也即现在的汽车站。汽车站的前后,分别是温泉中心和旅游咨询处。从咨询处向前走,步行不过10分钟,就可以乘坐5分钟的索道车到达古代重要商道一站的盖米山口(Gemmipass),而盖米山口最高海拔2500米,索道车到达处为2322米。其实,这里才是洛伊克巴德最受欢迎的高山疗养地。

沙尔梅(Charmey)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沙尔梅距风景如画的格吕耶尔和布勒只有几公里之隔。在奶酪主要产自山区的年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沙尔梅一直是格吕耶尔AOC奶酪的主要生产中心。如今,旅游业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使得沙尔梅这个传统山区村庄倍受全家出游者、运动和文化爱好者的青睐,是远近闻名的冬夏度假胜地。沙尔梅近年新建成的疗养和温泉中心,成为人们又一个尽情放松身心的场所。此地富含矿物质的天然泉水随着季节的变化,水温在32-33摄氏度之间波动。这里同时配备有北欧式和东方蒸气浴,包括桑拿浴、土耳其浴,以及其他放松区域。

克莱恩蒙塔拿(Crans-Montana)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瑞士10个经典冬季度假胜地


克莱恩蒙塔拿由克莱恩和蒙塔拿两个行政上独立的部分组成,两地直线距离只有1500米,连接其间的,就是各类度假宾馆和设施。克莱恩蒙塔拿海拔约1500米,位于法语区的罗纳山谷北侧,集中了30多家高级宾馆。蒙塔拿离瓦莱州首府锡永更近一些,克莱恩则更时髦华贵一些,小镇中心名牌店林立,穿着华贵的妇人在夏天牵狗漫步,也算是街头一景。

克莱恩蒙塔拿背靠海拔3000米的高山,面对罗纳山谷,山谷对面是一览无遗的魏斯峰、马特宏峰等一系列瓦莱地区的著名山峰以及法国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这里还是每年欧洲高尔夫大赛、瑞士公开赛塔河淘汰赛的主办地,还有一些天然的小湖泊可以展开水上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