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君主率团访华时病逝,王妃及子孙留下守墓,如今已守到第21代

 轻风无意 2018-12-11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自春秋战国起,中国就与其他国家有了友好交往活动。秦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世界上第一条连贯东西的商旅之路——“丝绸之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始了一定规模的商贸交往,丝绸、茶叶等产品得以远销中亚乃至欧洲各国,中国也被世界誉为“丝国”,中国人也被称为汉人。由于那时生产力水平有限,交通工具又太过落后,这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非常有限,到了唐宋时期,这一情况则大为改观。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外友好商贸往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在两宋时,由于南北分裂,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家的交流沟通更为密切。

外国君主率团访华时病逝,王妃及子孙留下守墓,如今已守到第21代

▲古海上丝绸之路

元朝时期,统治者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开明外交,以极大的胸怀迎接万国来使,那时的中国沿海地区,有着许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或在中国经商,或来中国游历,有的甚至能在中国谋得一官半职,例如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他将回到欧洲后,便把在中国的经历写成游记以吸引世人前来。明初,太祖朱元璋厉行“海禁”,中外友好交往曾一度中断。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国际影响力,先后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南洋。为彰显大明天朝上国的姿态,除正常贸易之外,郑和船队代表大明王朝对这些藩国进行了慷慨施舍,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见识到大明的上邦风采,每次返航都有着大批的外国使节跟随。他们慕名而来,想要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其中就包括了今天故事的主角苏禄国使团。

外国君主率团访华时病逝,王妃及子孙留下守墓,如今已守到第21代

▲郑和宝船复原模型

如今,我们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苏禄国这个国家,但当时它在东南亚地区很是出名。它以菲律宾苏禄群岛为中心进行拓展,国土包括今天的巴拉望岛和马拉西亚沙巴州东北部。古苏禄国的体制与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不同,它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酋长制国家,具有高度政教合一的特点。在苏禄国,一共有三个国王,分别为东王、西王和峒王,三王中以东王权势最大。苏禄国虽与中国差别很大,但这并不影响两国间友好交往,也不影响其对天朝上国的仰慕。

外国君主率团访华时病逝,王妃及子孙留下守墓,如今已守到第21代

▲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画像

据史料记载,永历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国组织了庞大的外交使团跟随郑和舰队前往中国,这支使团中既有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又有他们的亲眷和侍从,共有340多人,是前往大明朝觐的使节团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来到中国后,沿途各地官员纷纷对其表示热烈欢迎,抵达京师后,成祖朱棣更是给予了他们热情款待与丰厚赏赐。苏禄国使团不仅被中国的繁荣景象所折服,更被中国各地的不同风土人情所吸引,在此流连忘返。

外国君主率团访华时病逝,王妃及子孙留下守墓,如今已守到第21代

▲苏禄国东王墓

在京城访问了二十七天后,使节团这才动身,启程回国。可不幸的是,在其回国途中,在山东德州附近时,年迈的东王巴都葛叭答剌不幸病逝。由于事发突然,使节团一下子就陷入手足无措的窘境,对于把老国王遗体运回故土还是就地安葬,他们拿不定主意。所幸永乐皇帝在了解事情经过后,派礼部郎中携诏书、祭文赶赴德州,同意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剌在大明入葬,并按中原藩王之礼安葬,还赐谥“恭定”,并亲撰碑文(苏禄国东王墓)。

外国君主率团访华时病逝,王妃及子孙留下守墓,如今已守到第21代

▲东王后裔前往祭祖

葬礼安葬完毕后后,使节团决定除东王长子督马含回国继任王位外,王妃葛木宁及次子温哈喇、三子安都鲁和侍从十余人留在德州守墓。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苏禄人世居德州后苗裔渐增,直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他们奏请清廷,以求能够正式加入中国,经过批准后,他们改姓汉人姓氏“安”“温”,从而深深融入中华民族之中。建国后,他们因信奉伊斯兰教被划归为回族,如今已传至第21代。

参考资料:

《明史》《明太宗实录》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