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代同堂”家庭怎样教育孩子

 木香草堂 2018-12-11

逐渐增多的“三代同堂”家庭,其对孩子浓浓亲情的滋养以及科学合理的教育,无疑为孩子情商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些“三代同堂”家庭,由于三代人生活背景的不同、社会阅历和文化知识水平的差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发生分歧,以至影响了家庭的和睦,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考究某些“三代同堂”家庭教育孩子不当的弊端:一是某些祖父辈成员对孩子宠爱过甚,严教不足,使孩子从小养成满身坏的习惯;二是两代人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都不尽一致,使孩子形成了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三是间或出现的家庭教育摩擦,松懈了家庭教育的合力,造成了孩子心理的矮化或畸型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三代同堂”家庭如何有效防止冲突,增强教育效果?这是新时期家庭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站在现代教育的制高点上,认真研究与探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教子成才,做人为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费洛姆把“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爱”的内涵归纳为“关爱、尊重、理解、责任”等四个方面。“三代同堂”家庭,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注重加强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顺应孩子的天性,施爱有方,宽严适度;做到关爱不溺爱,尊重不娇纵;宽容不护短,严教不苛刻。既要使孩子的智慧和灵性得以最大的激发,也要使孩子在社会道德规范的框架内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增强教育孩子的合力,“三代同堂”家庭的祖父辈和父亲辈之间最好设立一个“君子约定”,即:“父慈子孝,互谅互让;若有分歧,事后商量”。年轻的父母,要对上一辈采取谦虚讨教的态度,即使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有所不妥,也要事后避开孩子平心静气地商讨,切勿当面发生难堪;祖父辈成员也要胸怀宽广,虚怀若谷,当以“骄娇之子是败子,苦果还要全家尝”作为警示,绝不过分骄惯孩子。

“三代同堂”家庭,还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重视从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启发诱导孩子从小热爱读书,明辨是非;开启孩子主动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机制,提高孩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激励孩子自强自立,走好人生征途的每一步。

(发表于晋中晚报2009年3月1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