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是最难移栽成活的一类树种,却也是园林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其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也是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 因松树独特的生理特性,稍有移栽不当,便会出现大面积的落叶甚至死亡的现象,因此掌握正确的移栽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移栽成活率低的原因: 1、移栽方式 裸根与带土球是常见的两种移栽方式,若为了运输方便而对对松树进行裸根移栽的话,那么成活率几乎为0. 2、根系破坏严重 在苗木起挖过程中,根系损伤严重的话,会造成移栽后根系吸收能力下降以至于不能满足枝叶的生长所需。(建议使用伤口涂抹剂,使伤口快速愈合) 3、环境条件 主要是指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如果移植地和原生地较远或差异较大,也是影响其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4、管理 栽植后的管理,松树为喜光抗旱树种,过多的水份反而对松树生长不利,而挖掘伤根而又未进行树体修剪,形成冠大根小,造成了植株营养收支不平衡。 二、移栽要点 1、移植季节 一般树木的移栽要在休眠期进行,但对于松树这种常绿树种来说却是选择有利于根系迅速恢复的时期和能够减少因移栽而对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的时期。人们都说冷松热柏,因此,栽松树要选择气候较为寒冷的时期。以秋末移栽效果最好,初春次之,晚春、初夏再次之。 2、苗木的质量和标注 松树的移栽宜用小苗,越小成活率越高。但其景观效果较差。在此并不建议使用山苗,由于对于较大的松树,如成本就相对较高。而山上的松树生长时间较长,有着较好的树形,而且相对苗圃同等规格的松树,成本比较低。所以很多人移栽松树都会选择山苗,但山苗的移栽成活率却往往十分的低,而苗圃中的苗木,经过长时间的养护管理,其适应性、抗病性都有所提高。 3、土壤的选择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树,如白皮松和油松,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此外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土壤盐分过高容易造成树木的死亡,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 4 、浇水 对于松树的种植有一种说法叫做“十死九涝”,松树是一种喜干怕涝的树种。所以说对于松树的种植,浇水一定要适度,浇第1和第2遍水时要透,以后就要控制,不是特别干旱就不浇。草坪上种植的松树因浇水过多而导致死亡是最为常见的。 5.栽植 为避免积水,可于定植时浅栽,树穴一定要回填土,然后压实,将土球1/3栽入,然后四周培土。喷水多时可以向外排走流向低处。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至14%间,最有利于松树生长,超过这一限度,达到16%的土壤含水量,时间稍久(10天以上)就会导致松树死亡。原因是根系呼吸受阻,缺氧窒息而死。 松树是园林界公认的难移栽树种,却也是园林绿化上必不可少的树种。所以松树的移栽往往是技术的象征,一次掌握一定的方法对于园林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