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起我们小时候的冬天,才觉今天孩子的孤单

 沙滩的海鸥 2018-12-11

小时候的冬天,

一定有雪。

雪常常在夜间降临,

纷纷扬扬下上一夜,

天亮时仍不紧不慢地落着,

封住了门前的路,

下白了村头的树,

盖住了田里的麦。

大人们早早起了床,

拎着扫帚和铁锹,

扫完院内的雪,

去扫院外的巷。

不上学的孩子们,

穿着厚棉袄在雪中奔跑。

上学的孩子们,

背着花书包赶往学校,

一不小心就摔个仰面朝天的跤。

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

吃雪花,写雪字,摘冰凌……

没有相机和手机的年代,

身体徜徉在实实在在的雪景,

眼睛摄录下欢闹腾腾的瞬间,

直到时光过去很多年,

记忆依然无法删除。

小时候的冬天,

一定有火。

劈啪作响的树根烧起的火,

是父亲在偏房取暖的火。

红红彤彤的煤炉燃起的火,

是母亲在厨房做饭的火。

浓烟滚滚的牛粪点起的火,

是孩子们在沟渠调皮的火。

不管哪里的火,

总会有烤熟的红薯,烤焦的花生,

烤香的味道,烤黑的小手;

总会有散漫的家常,闲碎的里短,

垂涎的口水,贪吃的小嘴。

物质匮乏的年代,

食物是携带满足的欢喜。

不怕转基因,没有添加剂,

每一样都来自实实在在的土地,

每一口都带着即时满足的快意。

直到好多年过去,还无法忘记。

小时候的冬天,

一定有趣。

北风呼啸的傍晚,

初雪降落的周末,

孩子们总能找到背风的开阔地,

玩跳绳,丢沙包,比斗鸡,

滚铁环,掰手腕,叠罗汉……

玩得满头大汗不知寒意,

玩得牲畜回窝油灯点上,

玩得炊烟袅袅妈妈唤起。

大雪过后的日子里,

还可以去湖面上溜冰,

砸开冰面去河里捉鱼。

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年代,

玩疯的孩子们,

犹如一个个自暖的发热体,

总能在大人们的疏忽和宽容中,

开发出简易又粗狂的乐趣,

让那些贫困饥饿的岁月,

每每回想起来都带着暖意。

小时候的冬天,

一定有吃。

小时候,妈妈就说,

天冷时一定要吃饱肚子,

吃饱了就不再冷。

善于囤货的父辈们,

会在小院内外挖地窖,

把红薯白菜萝卜大葱储存起来。

也会把红薯磨成粉,

做成一架架披着长发的粉条,

把各类蔬菜晒成干,

串成一绳绳五彩斑斓的菜干。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妈妈总能变出花样。

蒸糖包,烙油饼,蒸菜盒,

炸丸子,烤馍干,熬菜汤……

没有鸡翅和薯条的童年,

我们靠贪吃的嘴巴和灵敏的味觉,

记住了那一吃多年的妈妈味道。

多年后,我们尝遍天下美食,

依然对它念念不忘。

小时候的冬天,

一定有衣。

大雁开始南飞时,

妈妈已经守着针线筐,

做了一套套厚薄不一的棉袄。

棉花是自家产的,

花布是街上扯的,

样式是笨拙简单的,

穿到身上是非常暖和的。

妈妈还会做棉靴,

用粗洋布纳出厚厚的鞋底,

用红绒棉做成柔软的鞋面,

再在鞋面上订出整齐的鞋孔。

爸爸会找来茅草,

用木板当鞋底,

给孩子们做草鞋。

女孩子学着妈妈的样子,

织围脖和手套,打毛衣和帽子,

男孩子则帮助爸爸晒柴火,

拉树根,卸煤球,垒炉子。

没有名牌和攀比的年代,

穷人家的孩子早早明白,

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父母用言传身教告诉我们,

行动起来,积极努力,

自己就能搭救自己。

小时候的冬天,

一定有年。

小孩子最喜欢过年,

因为不懂得柴米油盐贵的辛酸,

也因为可以走亲戚得到压岁钱。

放炮的欢喜永远抵过受伤的风险,

新衣的炫耀永远大于抵御的风寒,

电视的诱惑永远超过团圆的寒暄,

嘴巴的贪婪永远越出肚子的底线。

小时候的年,过得很慢,

走趟亲戚要翻越几道山。

小时候的年,过得很暖,

得5块压岁钱能高兴好几天。

小时候的年,过得很俭,

提着灯笼去捡炮被雪映红了脸。

没有电动和手游的冬天,

孩子与大人靠得很近,

人与天地也自然相连。

或许,是记忆美化了苦难。

或许,是岁月留住了温暖。

或许,是年龄过滤了严寒。

或许,是年龄参透了人间。

想起我们小时候的冬天,

竟觉得如今的孩子有些可怜。

雪越下越小了,玩越来越少了,

趣越来越缺了,乐越来越难了,

吃越来越饱了,衣越来越贵了,

冬越来越暖了,心越来越远了。

但爸妈当年说给我的话,

我依然常说给我的孩子听:

天冷的时候,要多吃热饭,

要多说暖话,要多做善事,

要多走大路,要心怀希望。

这样,熬过今年冬天,

待到来年春上,

才会好运连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