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19)——宁夏:塞外江南

 边关风雨图书馆 2018-12-11

西游记(19)——宁夏:塞外江南

中卫的行程结束了,我们开始了前往宁夏的首府——银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刚刚开始了回家的路程,自打离开家以来至今已有将近五十天左右,创造了外出旅行的记录。其间我们历经了千辛万苦的同时也结交了不少的好友,时至今日我们之间还保持着不断地联系。微信是我们的最为方便的方式。返回正文闲话不多说了。

火车从中卫开出后不久就停了下来;原来它是一个集市,就在车站的边上。火车一停人们纷纷地下车前往购物,我很疑惑的看着列车员。怎么就这样停车呢?原来这是当地的规矩,而且时间还不限制,人们可以放心大胆的购物。不用怕列车不辞而别。原来这里的特产是枸杞和枣子,他们需要这些像我们这样的旅客来拉动消费呢!在中卫我看过枣子和枸杞因为我是外行,不明就里没敢买。枸杞倒是不错的比南京的大。可是枣子就不敢恭维了,个头不大,外皮不算饱满皱巴巴很不好看,我的兴趣不大,没买。

我的边上的一位旅客看着我笑笑:你是外地人吧?我就点头称是。“难怪你不懂的。这里的枣子看上去没有那些新疆的河南的山东的好看,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儿哪,大家没有考虑到地区的差别。枣子的甜度和太阳的日照有很大的关系,宁夏的天气日照时间长夏季的温度高,当然也就比那些外地的甜了许多。”说着就拿出一把枣子给我:尝尝看。我一吃好家伙口味的确不一般的。接着他就和聊起宁夏的风土人情来,受益匪浅的我十分的感谢。说话间他拿出来一瓶酒对我说别看它这个样子不好看,这是我用普通的瓶子装的,这是我的一个朋友让我拿去给他看看品品。我是觉得这种酒的味道不错的,如果他也觉得还不错的话我就发了。怎么说这样的话呢?他讲我的酒的味道的确不错的,中卫的朋友都非常的赞赏,如果再给它贴个牌子的话它的身价就提高许多倍了。我这样的酒在中卫可以卖上三十元钱一瓶,贴上个牌子就可以买到二百元一瓶的。买进酒店就是这个价钱。嗷,原来是这样的。似乎我有点明白了。

这个地方的名字叫中宁,和中卫是邻居。路途不算太远火车很快就到了银川了。没有买到中宁的枸杞和枣子我并不后悔,因为后面的路途还有挺远的路呢。要是我买了的话那就成了我的累赘,一路上带着这么重的物品还怎么旅行啊?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镇北堡的大门口一个非常带有标志性的建筑,风尘仆仆的我也在这里留了个影。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神气的老伴也来了兴致坐上了土的掉渣的马车当上了车老板,嗷,驾。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马驾辕只能感觉一下了。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风尘仆仆的黄土地又让我们回到了那遥远的年代,小村子小黄狗还有那贫瘠的土地,一筹莫展的老乡们。这里没有什么植被覆盖这里的土地,因而这里的土地没有多少的收成,望天吃饭是那个年代的特点。人们平日里所鼓吹的人定胜天的神话在这里能实现吗?我看不可能的。那就是一个骗人的鬼话而已,黄土地本身就不能够含多少的水再加上大风一吹,那就成了漫天飞舞的沙尘暴了。年年岁岁就是这样的熬着日子……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这就是镇北堡当地人民的生活的真实的写照,破烂不堪的屋子简陋的农具他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过着他们的生活。难怪当年李闯王造反时:刘宗敏回家一看啥也没有,就拎了根烧火棍,看看他的一贫如洗的家狠狠的一跺脚。就跟着他去打天下了。这样的破家谁还会留恋它,不革命还怪呢!解放这么多年了没有想到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是什么问题导致这样的发展不起来,如果是天气的原因那就要考虑对老天爷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吗。赶快让他们搬到有利于生活的地方,重建家园吧!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这是古装片“新龙门客栈”的拍摄地点之一。萧杀的秋风,荒芜的荒野,黄沙扑面的令人窒息的场景,很符合那个年代的标准。官府的士兵闻风而来和那些勇敢的侠客们见面就是一场厮杀。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没有人惧怕,没有人逃跑。他们我说的是那些侠客们为了反抗官府的压迫,在与那些伤天害理的鹰犬们进行着殊死搏斗。为的就是能有一个平等的社会,人人都可以过上好的日子。所以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永恒的话题。为了这个理想,艺术家们乐此不疲的忙了多少年了。到现在还有说不完的话题呢。所以继续进行下去是必须的。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摄影场的道具很是有特点的,它们修旧如旧,做旧如旧。为了一块豆腐,饼子,红烧肉他们可以做到以假乱惟妙惟肖,端上桌子让我们垂涎欲滴,差点就要动起筷子了。显然他们不是为了省下几个钱其实坐一桌酒席也要不了他们在道具上面花的钱。而是为了体现他们的对文学的意会创造发展的敬业精神。非常的可惜是我拍的照片有不少损坏了,没能保存下来。不然我还能大家分享一下呢!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标准的农家小院,红灯笼红的彩球,红的物品,一切都是要办婚事的形式。西北人民的日子虽然苦但是还是有苦中作乐的生活的态度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岂能随便抛弃的。西北人民的故土难离是让我挺感动的,我们南方人喜欢说人挪活树挪死。随遇而安的态度也不错,他们可以随风飘荡。在哪里都能活出个人样来。穿帮的是房顶上面的一根电线暴露了它的缺陷。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这个小小的邮政局只是某些含有意义上的邮局,实际上只是一个很小的代办所。当年的张贤亮就是在这里给北京,南京写信,投进它的肚子里向亲人和朋友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和无法排解的惆怅。期盼着自己获得自由的那一天早日到来。他那时一天要跑好几趟邮局,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信。焦躁不安的心情可想而知。我们不妨把它邮箱或者邮筒当成一个可以述说的可亲的好听众,天天对着它的投信口吧的吧的谈吐自己的心思和期盼,同时也喜欢听听它的唠叨还有耐心的排解。还不会担心他会告密和揭发你的思想与行动。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可怜的信筒它饱含着人们的希冀和对未来的希望,张贤亮天天望眼欲穿的盼望着好消息的到来。这可能是他最为向往的地方了。但是那个年代人们都很穷没有更多的钱用于联系事宜,邮筒和信箱多数的时间是出于待业的或者是下岗的状态。它只是可怜巴巴的等待着人们的光临。非常喜欢的给人们带去心头的苦闷或者是欢乐的消息。也会不时地送来远方的祝福……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破败的城墙它是原始的状况,据说没有搞过什么维修。数百年来的风雨侵蚀,让它们在自己的身上留下的符号,它给我们看见的是岁月里的沧桑和在时光荏苒中留下的年轮。斑斑驳驳的城墙就像一本沾满灰尘的古书,倾述着这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

银川是一处很小的城市,和乌鲁木齐一样到处洋溢着伊斯兰风情。这里的景点比较多其中有:沙湖,西夏影视城,贺兰山壁画。我想还是去西夏影视城吧,在那里可以找到一些历史的痕迹。我们这代人就是这样的怀旧的心理比较重,也许是受那个年代的影响比较大吧!所以想去看看。

西夏影视城是当年张艺谋拍摄红高粱的地方,在电影界还是蛮有名气。除了红高粱以外还有挺多的电影在哪里完成的,比如描写沙漠场景的新龙门客栈,牧羊人等等。从这里走出来了不少的电影明星,比如朱时茂,丛珊,巩俐,姜文等等好些个中国现代电影的明星。

西游记(19)——银川:塞北江南好地方 - 言午君 - 言午君的博客

古城的老的城门,瞧!上面写着一副布告好像是在悬赏通缉什么逃犯。可是来来往往的行人熟视无睹好像与他们毫无关系。我想他们一定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太不关心大事了。

       在张贤亮劳改的时候“它”是破落不堪的一处牧民放羊的羊圈。一个南京人就是那个写“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张贤亮,他当年被迫害的发配之地。他是在五七年才21岁的他因为写一篇名为:大风歌。就这篇普普通通的作品就让他进入到右派,这个聚集着许许多多的中国的文化精英队伍里面。被打成右派的张贤亮就在镇北堡附近的南梁农场劳改,前前后后他在这里一呆就是22年。他就关注过这个不毛之地,后来写了一篇小说“绿化树”进行过介绍。他描写了黄土地的不屈和坚韧,夕阳余晖下的古堡衰而不败和发自黄土深处的顽强的生命力。就这样他把镇北堡推向了世界。后来平反后,想起了这个地方,镇北堡因为它的非常荒凉的古朴而闻名于国内。那里只有二座废弃的土堡,二十来个羊圈,没有水和电,没有可以利用的路,当时十分的荒凉闭塞,风沙一起遮天蔽日的当地的老百姓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后来经过他的努力和一些文化界的人士联合发起了建设西北影视城的工作中来。他们保存了原先的奇特,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的各种元素,再加以进一步的努力就发展成今天的功能齐全的影视拍摄的基地。很多描写西部特色的电影电视都是在那里完成的。

我虽然到了西北地区但是还没有真正的深入到贫瘠干旱的西部,那些五星级的旅游景点会不约而同地吸引那些生意人的到来,因为那里有人聚集的地放都是比较富裕的地方。荒蛮的镇北堡才是我要去地方。原始的气息还远远没有闻到呢!

它距离银川火车站二十五公里,去那里还是很方便的。

到达镇北堡的时间是午饭前的时候,在我进入之前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当我进入景区后就发现那里的情形的确让我感到震撼无比的。这里就是西部地区,这里就是大西北,这里才是中华的发源之地呢。

它非常给我以产生想象力的空间,它是那么的巨大,就如同浩瀚的宇宙,一下子就进入到那么遥远的岁月。平时我不喜欢现代的词语但是今天我要临时用一下穿越这个新的词汇:他给我一个机会感受到时光机器的魅力了。一下子我就回到过去的那个年代了。茫茫戈壁,大大的而且空旷的无人区包围着这个荒野里的小村庄。它的往事给我产生了人生不易,要好好地过好每一天的想法。

我想在哪里可以找到破败的农村场景和文革期间的印象呢?看来也只有这个地方了。我准备用猎奇眼光来看看农村和回忆一下我所经过的那个不堪回首的年月。这就是我当时想去那里的打算。

可是当我看见那个高高的平台,它是一个文革期间的批斗场地时。我的思绪就回到了那个人鬼不分的岁月,虽然毛说除了百分之五的坏人以外,其他的都是革命群众。那个百分之五哪里来呢就是一个伪命题了。于是大家纷纷的揭发他人的所谓的反动言行,恶劣的出身。甚至于一张毛的画像北风无意中吹走也是某些人的反动信号,当然是应该被押上台给批斗的对象,这个倒霉的人就被五花大绑的让那些扛枪的民兵们押上台。什么喷气式,高帽子。惨绝人寰的批斗就开始了,台下的人们个个噤若寒蝉的拼命的喊着口号。以示和这个反革命分子划清了界限,就就如同笼子里的猴子们个个都怕成为下一个的批斗对象,拼命地出卖自己的同类以至于有的人慌不择言出了口误。须臾间他也成了坏分子了,台上又多了一个坏人了。看着台上的人越来越多,台下的“革命群众”更加的不遗余力地跟着高喊口号,可是他们更加的胆战心惊,从他们的口音里就可以听得出来!

就是这样一个十分混乱的社会现象!人人自危,个个朝不保夕,有的人早晨出门还是革命群众呢,到了晚上却成了反动分子了,进了学习班。接受改造去了。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全体国人都担心头上高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何时会落在自己的头上……。于是拼命的揭发他人的言行,表示自己的革命性。成为当时的社会一个普普通通的现象,有一篇文章写道那时的社会现象就是全中国都成了一个巨大的疯人院。我觉得这样表述并不为过。

好了,现在变得更好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可是还有那么一批人深深地怀恋那个人鬼不分的年代。也许他们在那个年代里得到了他们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得不到的东西。如果他的家中有那么一个右派或者一个下乡的知青,或者他的朋友或者亲戚中间有上一个龙鬼蛇神。连累到你的时候你们还能这么想吗?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我是想不通的。按照过去的说法他们就是帝修反的代言人,帝修反完不成的任务他们就由他来替帝修反完成。

也许我是以小人之心去踱君子之腹,杞人忧天而已。

现代的社会还会允许他们这样的倒行逆施吗?不会的绝对不会的。想开历史倒车的人能有什么好的下场呢?

善良的人们还是应该有点警惕性。防止文革的思维死灰复燃,那就真的是吃二回苦,受二茬罪了。不然悔之晚矣。

本文写于二零一六年一月三十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