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 望 星 空文 ▏宋宏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地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痴痴地望着被它点燃的夜空;天上,有千万颗闪烁的眸子,呆呆地想着各自美丽的心事。 万物静长,时光一片一羽地剥落,犹如春去秋来的花瓣。 地下那双明亮的眼睛,在星河灿烂里费劲地奔跑。它累了,坐下来休憩片刻,重新衔起精卫填海的树枝,劈波斩浪,又开始了灵魂的追寻。终于,在苍茫、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云海里,在荒凉、陌生而又记忆犹新的银河里,它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座,以及熟稔的精神家园——那泓碧波中安静地趴窝的一只天蝎,那洞黄土墙上雕刻的一孔窑屋,那峰盆景状凝固在天地之间的一座山巅。晨曦间清晰可辨,释放出高贵典雅的光芒。光芒里端坐着鬓发斑白的爹娘,飘荡着鸡鸭院里争食的烟火。探出泥巴墙的石榴花开得正红,窑屋顶端的花喜鹊振振翅膀,嘎嘎敞亮歌喉,把歪脖老树上疯长的榆钱儿,混着田野淡淡的麦香弹出落英缤纷,让树下携妻将雏的人倍感温暖…… 我的泪水,浸湿了月光,就像你的思念,在我的梦乡。 天籁如歌,时间一点一滴凋谢,宛若轻拢慢捻的蜡烛。 天上那些闪烁的眸子,拼命穿越历史的风尘,眨巴着、纠结着、苦思着、冥想着。它们不知道,嚼过黄连再啖苦瓜,是不是就甘美如饴?也不知道,博大、丰沛到了极致的星河,是不是就只剩下大言无声的沉默?但是它们懂得,只有在干涸、板结的滩涂,才能淋淋尽致地抒写相濡以沫的情愫;才能从或火烫、或冰凉、或浪漫、或沉闷的岁月缝隙里,捡拾起或激情、或压抑、或天真、或辛酸的微笑。这,应该是凄婉绝美的大快乐、大境界吧。望云不羡高鸟,临渊不慕游鱼,烦恼生忧,思索生智。可让人纠结的是,既然上苍赋予我们了沉实的谷穗,就不该怜惜那些干瘪的稗草;既然生命苦短,谦卑低调也好,浮躁高傲也罢,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真实的一生,岂能被时光的锉刀温火慢炖,熬得生不如死? 我在地下,你在天上,就像你在天涯,我就在海角。 地下明亮的眸子,天上明亮的星光,在溶溶月色中有了心灵对话,有了拈花一笑,有了芬芳一穹…… 子夜,是一日的新旧交替时分,也是天地阴阳交合时分。这个时候,有人缱绻枕畔,有人睡意朦胧,有人暗香梦醉。而我,却在公元两千多年荷月的某一个时刻,仿佛鲁迅笔下“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战士,孤独地徘徊在一个小小的阳台之上,虔诚之极地合手胸前,一边编织头顶文曲星撒落的光环,一边盘点天蝎座上耳顺的人生,仰天祈祷,唏嘘长叹不已。 感谢作者提供本图 转瞬又至岁末,屈指六秩始三。蓦然回首,三十余载的职场生涯历历在目。其中十年传道为人师表,廿五载党务政工职场,因学汉语出身,一直在“清水衙门”里做刀笔小吏孜孜恭谨,不敢蹉跎。告老还乡之际,家徒四壁,洁白一身,唯留百万文字如蝌蚪游弋。菊咏子夜难寐,起身踱步窗前,忽感月宫天女散花,星光异香扑鼻。于是怦然心动,顿生捻香之意,迅疾打开书橱,取出《子夜捻香》、《流年青词》两册捧于胸前,口中念念有词,以祷上苍: 一愿天下的子女都有所为, 再愿天下的父母都有所寿, 三愿天下的游子都能岁月静好, 兼有诗与远方……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感谢作者提供本图 ㅡ END ㅡ 作者简介: 宋宏建,河南地矿局文学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