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高考34万人600分以上,是2017年2倍多,新高三该如何突围?

 昵称Dx1Aw 2018-12-11
  2019年高考已经打下第一枪,各省市也陆陆续续展开高考报名活动。不少考生和家长都在询问一个问题,2019年会有多少考生参加高考?竞争会不会比2018年大?

  根据往年的数据,预测2019年的高考报名人数是会持续增加的。

  那么,问题来了,高考报名人数和高分考生人数几乎是呈正比的,高考分数在不断膨胀,这就意味着考上理想大学的难度增加了。

  如此形势下,我们该如何突围?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考取理想的大学?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



  2017年~2018年高考人数及高分人数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975万,比2017年增加了35万人,同比增长3.7%,是2008年后(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高考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

  前面我们提到高考报名人数和高分考生人数几乎是呈正比的,2018年全国高考600分以上考生人数超过34万,是2017年的两倍多,680分以上考生人数也有6628人。

  2018年高考各省市680分&600分以上考生人数

  我们先来看看2018年各省市680分&600分以上考生人数的情况:

  1.整体来看,68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是理科高分挤爆,文科高分寥寥,但是浙江文科680分以上有774人,超过其他省市文科680分以上考生数量的总和,学霸数量稳稳的。

  2.浙江、河北/贵州,文科680分以上的考生也有100人以上。这里提一点,河北的高考报名人数在使用全国I卷的10个省份中并不是最多的,但是高分人数不少,文科104人、理科1084人在680分以上!由此可见河北学霸比例的确很高,衡中依然强劲......

  3.使用全国I卷地区600分及以上考生人数在所有考区中是最多的。这与报考人数有关。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湖南等人口大省都在使用全国I卷,考生的基数很大。

  4.使用全国II卷的10个省份中(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68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最多的是陕西,共394人,其次是重庆(224人),同样没有文科生。

  600分及以上考生人数最多的是辽宁(13219人),接着是重庆(11435人),实力优势明显。最少的是青海省,2018年只有195人高考成绩超过了600分。

  5.使用全国III卷的地区中,四川和云南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四川总体高分段人数最多。

  6.使用自主命题的地区中,浙江一枝独秀,是全国唯一一个有文科考生超过700分的地区。

  详细数据如下:






  2018年高考各省市600+考生人数及上线率

  我们再来看看2018年高考各省市600+考生人数及上线率的情况怎么样~

  1.从报考人数来看,河南省(98.38万)、广东省(75.8万)、四川(62万)雄踞前三,从各省份高考人数来看,排名靠前的均是人口大省。最少的是青海省,仅4.8万人报考,省内竞争比较少。

  2.从600分以上人数来看,浙江、河北、四川、山东、河南这五个人口大省实力占据前五位。青海、宁夏最少。

  3.从600分上线率来看,北京以17.82%的上线率排名第一,其次是浙江(13.41%)、天津(13.13%),山西、广东、宁夏、青海的上线率不足2%,最低的是青海,仅0.46%,这与报考总人数有关。

  2017年与2018年文理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对比

  对比2017年与2018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1.整体来看,全国各省份的高分人数都是呈大幅增长状态,增长率全部超过100%。

  2.从差值来看,文理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增长最多的是河北,2017年河北省文理600分以上总人数为12756,2018年文理总人数高达30527,增加了17771人。紧随其后的是四川、河南、安徽、湖南,报考人数与2017年差距也在10000人以上。最少的是青海、宁夏、天津。

  3.从增长率来看,山西的总增长人数虽然不如排在前列的省份,但是增长率是最高的,2018年比2017年增长了425.41%,十分惊人。广西、江西的增长率也在300%以上,由此可见竞争之激烈!

  面对高分考生,有什么应对策略?

  高考人数逐年递增,高考分数“膨胀”,竞争难度也越来越大。不同于以往的是,高考不再是上大学的唯一途径,各种各样的招生途径给了考生们更多机会,如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等等。

  高校招生如今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考生们除了要掌握基本学科知识以外,还要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想要在众多高分考生中脱颖而出?给大家几个建议:

  广泛阅读的考生成绩更好

  今后高考侧重于考查学生在12年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积累和知识融通、应用能力,靠死记硬背和只熟悉课本中节选的名著片段,是考不出好成绩的!

  要想让学生多读书,家长就要从自身做起,同时,要教给考生速读、泛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技巧,学会深度阅读,不断丰富并积累知识和能力。




  动手能力强的考生更吃香

  每个方面都包含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对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意味着今后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学习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高所学知识的应用性。老师和家长也应该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拓宽考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

  亲近传统文化的考生更受欢迎

  高考语文科目在语文基础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有较大变化,北京卷更加具有“京味”特色,将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关注传统文化,学校也要创设机会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考生可以在课余学习书法、国画、京剧等课程培育审美情趣。

  善于传递正能量的考生更受青睐

  近年来高考各科试题都加入了“德”的元素,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素材,体现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甘愿为崇高理想献身的高尚品质的片段等,既旗帜鲜明,又与“智育”的考查相得益彰。

  老师可以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



  擅长逻辑思维的考生更有优势

  开放性试题将是未来高考的一大特色。在这种考查中,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强的考生更有优势。

  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做逻辑思维训练来提高。传统的机械记忆、单调计算、模仿应用,既会加重学生负担,又于提高能力无益,所以必须摒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