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中吟

 TLB519 2018-12-11

秦中吟 -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诗词

《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包括《议婚》、《重赋》、《伤宅》、《伤友》、《不致仕》、《立碑》、《轻肥》、《五弦》、《歌舞》和《买花》。全篇十首诗从不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弊端与民生疾苦,白居易自己说“十首《秦吟》近正声”。

基本信息

  • 作品名称

    秦中吟十首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 作品别名

    秦中吟

  • 作者

    白居易

  • 创作年代

    中唐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原文

秦中吟十首(并序1)

贞元、元和之际(2),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3)。

议婚

天下无正声(4),悦耳即为娱(5)。

人间无正色(6),悦目即为姝(7)。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8)。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9)。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10)。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11)。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12)。

绿窗贫家女(13),寂寞二十余。

荆钗不直钱(14),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15)。

主人会良媒(16),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17)。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18)。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19)。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重赋

厚地植桑麻(20),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21),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22),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23),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24),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25)。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26)。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27)。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28)。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29)。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30)。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31)。

幼者形不蔽(32),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33),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34),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35)。

号为羡余物(36),随月献至尊(37)。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38),岁久化为尘!

伤宅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39),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40)。

伤友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41)。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42),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凄。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43)。

不致仕

七十而致仕(44),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45),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立碑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46)。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辈时。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惸嫠(47)。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歧。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48),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49),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50)。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五弦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51)。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52)。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歌舞

秦中岁云暮(53),大雪满皇州(54)。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55)。

贵有风雪兴(56),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57),所务在追游(58)。

朱轮车马客(59),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60),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61),廷尉居上头(62)。

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63),中有冻死囚!

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64)。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65):

灼灼百朵红(66),戋戋五束素(67)。

上张幄幕庇(68),旁织巴篱护(69)。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70)。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71):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72)!

折叠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折叠 词句注释

  1. 秦中:古地名,指现在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长安地处秦中。
  2. 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785年正月—805年八月)。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年—820年)。
  3. 命:命名。
  4. 正声:最标准最好听的声音。
  5. 娱:快乐、欢娱。
  6. 正色:最标准最好看的颜色。美色。
  7. 悦目:好看。姝:美女。
  8. 殊:不同。
  9. 趋:趋奉,奉承。
  10. 罗襦:用丝织品做的短衣。
  11. 娇痴:娇小天真、不懂事理的意思。
  12. 须臾:很快。
  13. 绿窗:窗前多草木,指穷人家。
  14. 荆钗:用茎木制作的头钗。指首饰简陋。
  15. 踟蹰:心中犹豫不决的样子。
  16. 会:遇到。
  17. 两途:两种道路,两种选择。
  18. 轻:看不起。
  19. 姑:丈夫的母亲,即婆婆。
  20. 厚地:与“高天”相对,大地的意思。
  21. 理布帛:将丝麻织成布帛。
  22. 身外:身外之物,指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之外的布帛。
  23. 两税:即两税法,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所定。
  24. 厥初:其初。防其淫:防止滥增税目。
  25. 枉法:违法,指违反两税法。
  26. 因循:沿袭,照旧不变的意思。
  27. 敛索:搜括。无冬春:不分冬春。
  28. 缲丝:抽茧出丝。
  29. 逡巡:迟疑,延缓。
  30. 阴风:冷风。
  31. 霰:雪珠。
  32. 形不蔽:指衣不蔽体。
  33. 悲喘:悲伤地喘息。一作“悲啼”。
  34. 残税:余税,尚未交清的税。
  35. 絮:不能织帛的丝,可用以絮衣,俗称丝绵。如:一作“似”。
  36. 羡余物:盈余的财务。这里指超额征收的赋税。
  37. 随月:即“月进”,每月进奉一次。一作“随日”。
  38. 琼林库:泛指皇帝积贮私财的内库。
  39. 迥:远。
  40. 奉诚园:原是唐代中兴名将马燧的园苑,在长安安邑坊内。
  41. 通籍:指做官。金闺:指朝廷。
  42. 蹇:跛足。
  43. 任与黎:原注:任公叔、黎逢。
  44. 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退休。
  45. 二疏:指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兄子疏受
  46. “铭勋”二句:一作“勋名悉太公,德教皆仲尼”。
  47. “麹令”句:原注“麹令名信陵”。麹信陵,贞元元年及第,六年做望江县令,为政清廉有政声。曾作《投石祝江祈雨文》,云:“必也私欲之求,行于邑里,添黩之政,施于黎元,令长之罪也,神得而诛之。岂可移于人以害其岁?”
  48. 朱绂(fú):与下一句的“紫绶”都只挂引用的丝织绳带,只有高管才能用。
  49. 樽罍:指陈酒的器皿。九酝:美酒名。
  50. 脍切:将鱼肉切做菜。鳞池鱼:大海的鱼。
  51. 红袂:犹红袖。
  52. 宫徵(zhǐ)羽:指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
  53. 岁云暮:年终。云,语气助词。
  54. 皇州:唐朝帝都长安城。
  55. 朱紫:朝廷达官贵人们的衣服颜色。
  56. 风雪兴:这里指赏风雪的兴致。风雪,一作“风云”。
  57. 营:营求。第宅:府第,住宅。
  58. 务:从事。追游:成群结伙,追逐游乐。
  59. 朱轮:贵族所乘车以朱红色漆轮。一作“朱门”。
  60. 促:靠近。
  61. 秋官:掌刑狱的官员。
  62. 廷尉:秦汉时掌刑狱审判的长官,相当于唐代的大理寺卿。
  63. 阌(wén)乡:旧县名,在今河南灵宝西北部。
  64. 喧喧:喧闹嘈杂的声音。度:过。
  65. 酬直:指买花付钱。直:通“值”。
  66. 灼灼:色彩鲜艳的样子。
  67. 戋(jiān)戋:细小,微少的样子;一说“委积貌”,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积起来的庞大体积。五束素:五捆白绢,形容白花的姿态;一说指花的价钱。
  68. 幄幕:篷帐帘幕。一作“帷幄”。
  69. 织:编。巴:一作“笆”。
  70. 移来:从市上买来移栽。一作“迁来”。
  71. 喻:知道,了解。
  72. 中人:即中户,中等人家。唐代按户口征收赋税,分为上中下三等。 

折叠 白话译文

议婚

天下没有纯正的乐声,只要听起来悦耳,使人感到欢娱就行。人世间本无什么标准的美色,只要自己认为好看,那就是美女。如果容颜相貌相差不大,但是家庭穷富有差异。那么贫穷时会被对方嫌弃,富贵时会很顺利的走在一起。住在富丽堂皇的阁楼里面的富家小姐,常常用金丝线绣织绫罗嫁衣。人来了,也不收敛,才刚刚十六岁,还常常撒娇装傻。家人还没有开口张罗,就有人上门提亲,并顺利地嫁人了。住在简易的陋室里面的穷苦小姐,一个人,都长到二十多岁了。头上戴的是不值钱的荆条钗,衣裳没有任何装饰。有好几次,人们上门想下聘礼。但是到了说好的日子,又开始犹豫。只有好的媒人,上门撮合姻缘时,待主人安排酒宴,杯里倒满酒后。媒人会上前拦住大家饮酒,上前说上几句自己来的意图。有钱的人家,女儿容易嫁出去,但是嫁出去,会仗着娘家有钱,轻视自己的丈夫。贫穷家的女儿难嫁,出嫁比较晚,嫁出去会懂得善待夫家人。听说,您家要娶媳妇,不知道娶媳妇真正意义是什么?

重赋

在大地上种植桑麻是为了给百姓提供生活之需。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桑植麻,纺织布帛,亦仅仅是为了能让自己生存下来。在保证自己衣食住行所必需之后,其余之物均作为赋税供奉给了皇上。国家制定两税法,本意是推行仁政,为民解忧。在实行伊始,明文规定税外不许滥加税目,如果有地方官敢不这样做,便以违法定论。天长日久,贪官污吏开始违法两税法统收钱帛,税外不加收的规定,又沿用旧制进行敲诈勒索。为了加官进爵,不分冬春地搜刮钱财。丝织的绢帛还没有成匹,蚕茧缫出的丝还未满一斤,里胥就来催逼我们缴税了,并声明不许任何人怠慢延迟。岁暮时节,天气奇寒,阴风怒号,席卷着破败的村落。夜已经很深了,烟火早已熄灭,大雪纷纷扬扬。小孩衣不蔽体,老人通体冰凉,瑟瑟发抖。悲愤、寒气全都化作了无名的辛酸。昨日因去补缴尚未纳完的税金,得以有机会看到官库里的情况。库中丝织品堆积如山,丝絮飘飘有如天空中厚厚的云层。这些都是贪官们巧立名目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美其名曰“羡余物”。贪官们强夺我们老百姓的衣食,买来了朝廷对他们的恩宠。殊不知,这些宝贵的布帛,一旦进入了宫中宝库,就永不得见天日,经年日久,最终也就化作了灰尘。

伤宅

哪一家盖起了豪华的宅第?红漆的大门开在大道旁边。高大的房屋梳齿般排列,高高的围墙在外面曲折回环。六七处堂屋一座挨着一座,梁栋和屋檐相互联接伸延。造一座这样的堂屋费钱上百万,那郁郁勃勃的气象上凌云烟。幽深的内室冬暖夏凉,即使严寒酷暑也不能侵犯。高大的堂屋宽敞亮爽,坐着、躺着,都可望到南山。环绕走廊的是紫藤的藤架,台阶两旁有红芍药的花栏。攀下树枝来采摘樱桃,带着花去移栽牡丹。主人在这所华屋中安坐,一连十几年都做着大官。厨房里有出不完的腐败肉,库房里有用不尽而绳串朽坏的钱。啊,哪一个能传达我的意见,问一个问题,在你们一家人中间:难道社会上没有贫穷卑贱的人?怎么能忍心不去救济饥寒。为什么只图供养自己,就想保得住富贵千年?你可曾见到昔日马家的住宅,如今已成为废弃的奉诚园!

伤友

住在陋巷中的卑微贫寒之士,出门凄苦惶惶不安。虽说志气高远,在现实中也难免要低头。平生同门好友,在朝廷做官。以前有像胶漆那样的交情,近来是云雨背违。好友正逢下朝回来的时候,车骑走过宫廷五门的西边。当时天久阴不晴,雨水凄凄下了三天。寒士骑着跛蹇驽弱的驴子在路旁避立,他的好友骑着肥马当风嘶鸣。回头看看忘记了相识的人,径直走上沙堤。当年在洛阳社,贫贱的时候互相提携。如今在长安大道上,对面如云泥相隔。近来的现实多是这样,不是你一个人独自凄惨。生死之交而永不变的,只听说任公叔和黎逢。

不致仕

当官七十岁要辞官,这在礼法上有明文规定。为什那些贪恋荣华的人,这话就像没有听说一样?可怜八九十岁了,牙齿脱落老眼昏花。还是早上贪图名利,晚上忧虑子孙的安排。要挂冠了还顾念着冠上的翠緌,想吊起车子了又留恋着车子的朱轮。穿着官服腰都直不起来了,还要伛偻着身子走进朝廷宫门。世人谁不爱恋富贵?谁不爱恋皇恩?年老了就要告老,成名了就该退休。年轻时都讥笑责备这样的人,等自己年纪大了却沿袭他们的老路。贤明啊汉代的二疏,他们该是怎样的人?他们在东门路上告退应该会寂寞,后来没有人能继承他们的遗风。

立碑

士大夫的功业德行已经衰落,文风也日益败坏。只见山中的石头,被立在路旁成了石碑。碑文里记起功勋来一概像姜太公,写到品德时全都如孔夫子。并且以字多为贵,千百个字就价值万贯钱。写文章时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人,反正想见到的话也要等到下辈子了。只想哄愚蠢的人开心,也不理会贤明的人嘲笑。这难道仅仅是让贤明的人嘲笑吗,传到后世还会引起后代人的怀疑。古石上生着苍苔的刻字,哪里知道原来是令人羞愧的吹捧之辞!我听说望江县的县令,叫麹信陵,能安抚鳏夫寡妇。在任时有仁政,但名声并没有传到京师。他身死之后遗体要归葬故乡时,当地老百姓舍不得,纷纷在路口拦住不放。拉住灵车的辕子不让归葬,最后只能留葬在江边。到现在说起他的名字,男女老少都感激涕零。没有人为他立碑碣,只有当地人知道。

轻肥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五弦

歌手们停唱清新的歌曲,舞者的红袖子也停下不动。赵叟拥抱五弦琴,在胸前宛转地抚弄。响亮的音符在涌动和散播,飒飒地像风吹雨。柔软的音符几乎消失殆尽,切切像鬼魂说话的声音。像喜鹊的报喜歌一样高兴,接着又如长臂猿不祥的哭声。他的十根手指没有固定的音,宫商角徵羽变化不定。座上客听此声音,灵魂和身体失去了控制。行路人听此声音,突然停下来不能抬起脚。唉,普通人的耳朵应该爱今而不爱古。这就是绿窗里的竖琴,一天一天地被灰尘覆盖得更深的原因。

歌舞

秦中一年时光已将终尽,一场大雪落满了皇州。大雪中退朝回家的官员,都是身穿朱紫官服的公侯。权贵们有赏雪的兴致,富豪们没有饥寒的忧愁。需经营的唯有豪华的住宅,忙碌的只是在追逐嬉游。车马纷纷来了许多贵客,唱歌跳舞红烛照耀着高楼。喝得痛快忘形地紧坐在一起,醉得发热脱去身上的皮裘。秋官是宴会的主人坐在下首,廷尉是客人坐在上头。从中午起摆开筵席张乐饮酒,一直闹到半夜还不能罢休。啊他们哪知道阌乡的牢狱,里面有冻死的冤囚。

买花

这一年暮春,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原来是到了牡丹盛开的时节,长安城里的名门大户纷纷相随前去买花。牡丹花的价钱贵贱不一,价钱多少以花的品种来定。这里的牡丹有的枝繁叶茂,鲜红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绢的价钱。它们被精心呵护着,主人还给张上了帷幕,筑起了樊篱,辛勤浇灌之余还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颜色还和以前一样鲜艳。家家习以为俗,更没有人认为是错的。有一个老农无意中也来到了买花的地方。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头长叹,然而此叹又有谁在意呢: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了。 [1]

折叠 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前后创作于长安的一组讽喻诗。这组诗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写成的。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鉴赏

折叠 文学赏析

《秦中吟十首》这组诗在反映社会现实,抨击黑暗势力方面相当深刻,发人深省。后世评论者常以其与杜甫诗相提并论。白居易自己在《与元九书》中也说:“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

《议婚》:一作《贫家女》。诗中作者对当时崇尚的婚姻观作了一番评论,对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重财轻人,攀高结富的恶俗做出揭露与批判,并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寄予了同情。主旨在抒写“富家女易嫁”、“贫家女难嫁”。前两句诗意在引出“贫富则有殊”的意旨,琅琅上口,且富哲理。次二句提出的选美标准——悦目,不同于传统的选美标准。从全诗的诗意看,“悦目”的标准,既含容貌美,尤含心灵美。富家女虽易嫁,却“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却“嫁晚孝于姑”。足见选美标准有贫富善恶之别,具重要的社会意义。

《重赋》:当时皇帝除国库外,另设私库,储藏群臣进贡的财物,以供自己享乐之用。地方官员借机巧立名目,大肆搜刮聚敛,以“羡余”(即赋税之盈余)的名义向皇帝进贡,从而得到加官晋爵的机会。广大劳动人民则在重税压迫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困苦不堪。作者对此现象大为不满,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没有或不敢把矛头指向皇帝,只得对贪官污吏作出强烈批评。但诗的后半部分对重赋产生的后果的大力渲染,无形中强化了对“本意在忧人”而实“夺我身上暖”的最高统治者的仇恨。评论者以之与杜甫石壕吏》相比。

《伤宅》:此诗通过对权贵们的豪华宅第及豪奢生活的描绘,对豪门显贵的奢侈之风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唐代中叶,达官贵人奢侈成性,动辄大兴土木,营造园第。这种行径对百姓造成了灾难。作者对此进行了讽刺,认为兴建豪宅的钱最好用于救济贫民,宅地与荣耀的不朽是不可能的:“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全诗语言朴实,描写细腻,感情悲愤沉郁,深刻反映出中唐时期整个统治阶层享乐腐化,不思进取的社会现实。

《伤友》:也作《伤苦节士》或《胶漆契》。作者对朋友之道今不如古表现了一种感伤凄凉之情。昔日洛阳社中,无论贫贱富贵,都能相互帮助;而今长安道上,两相面对却如“隔云泥”。对比之中表达了作者对友道之不古的忧伤。

《不致仕》:此诗讽刺了“爱富贵”“恋君恩”而年高不退休者。据《国史补》《尧山堂偶隽》等书记载,此诗可能讥讽杜佑。此诗的文字上颇有古风,后世评论者认为可与陶渊明诗乱真。

《立碑》:一作《古碑》。此诗讥讽了企图立碑传名和谀墓得金之流,讽刺了夸耀门第、歌功颂德之风。诗人在抨击“谀墓”恶习时,还指出有些好官吏虽无石碑,却有口碑载德。诗人认为立碑“谀墓”不能名留千古;只有施行仁政,品德高尚者,虽无碑碣,却能“至今道其名。”

《轻肥》:诗名取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世以“轻肥”借指达官贵人。作者首先极言了内臣的生活之豪奢,最后于结尾处通过“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样的强烈对比揭明主旨,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五弦》:此诗写弹五弦琴技艺之美妙,对于当时人不懂得古乐表示惋惜。其描写手法相当高明,运用烘托、比喻、反衬等丰富多变的手法描写了赵叟技艺,而末尾则说:俗人“不好古”,名贵的“绿窗琴”只能闲置一旁,落满尘土。以音乐喻人,实为作者自况。

《歌舞》:此诗与《轻肥》略近,其中所说虽是阌乡一地,在当时却具有普遍意义。作者只是客观地描述了情况:一方面朱门车马穷奢极侈;另一方面无辜的囚犯冻死狱中。对比之中,主题自然显现。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似。

《买花》:这是组诗中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贵族官僚豪奢游荡,一掷千金。这首诗构思,仅仅从买花这个小角度落墨,深透剖析,就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诗末用“田舍翁”的叹息作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里含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已经触及到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本身。所谓“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折叠 名家点评

叶燮原诗》:《重赋》、《致什》、《伤友》、《伤宅》等篇,言浅而深,意微而屉,此风人之能事也。 [2]

折叠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白居易白居易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3]

参考资料:
  • 1. 龚克昌 - 白居易诗文选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75.
  • 2. 陈伯海 - 唐诗汇评(中)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51.
  • 3. 萧涤非 - 唐诗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4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