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场
现代农业建设上,作好“优”的文章
从某种意义上看,友谊农场的农业发展史,更像是一本浓缩中国农机发展的教科书。
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把友谊农场推向新的历史节点。当年2月,农业部从美国引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化农机62台(套),这些整套先进农机具最先在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试验,那里也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新的起点。
1983年至2000年,五分场二队接连购进各类农机具74台(件),其中美式机械47台(件),全队共拥有大型喷灌机5台。
在五分场二队农机管理中心存放的迪尔4040就是当年引进的轮式拖拉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1975年生产的,1988年麦收时我开始开,1998年转制给我。40年了,这玻璃封条都是原车的。8年前我花了11万装配了导航,现在24小时旋地起垄完全没问题。”这台车的所有者张海对记者说。
在友谊分公司,每个管理区都有一个农机标准化停放场,停放着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以及耕耘机、联合整地机等农机具。其中,迪尔9630、s670、s680,凯斯6130、375都在秋收、整地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农机为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北大荒股份友谊分公司种植面积150万亩,其中水稻92万亩,玉米45.5万亩,大豆10万亩。无论是种稻还是种豆,他们更加倾向于市场供需变化,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种优质稻上,分公司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一是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达到2200亩;二是在经营方式上更注重打造品牌米,向中高端市场进军开了个好头。
第十一管理区共种植订单面积达1万余亩,有机水稻种植面积570亩,其中蟹稻面积450亩。绿色稻种植大户葛春江从盘锦采购蟹苗,投入70余万元安装了田间智能监控及灭虫灯等设备,并与大连广大兴盛食品公司签订了每斤稻谷1.8元的收购合同,有机标准的蟹稻米售40元/斤,真正做到“一地两用、稻蟹双赢”。
在发展优质食品豆上,品种由单一的“垦丰17”发展到“东农豆252”“黑农48”“黑农84”等多品种特供的生产模式,优质高蛋白大豆占大豆总播种面积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