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农村家庭供三位大学生上学,变得一贫如洗,是否值得?

 职中石元双 2018-12-11

在农村,很多家庭为了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举全家之力,甚至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但往往很多时候砸锅卖铁也不能满足这种情况。所以,很多供养了大学生的家庭除了银行借贷之外,甚至还要舍下面子四处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维持。

笔者老家的一个亲戚家里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但这位亲戚家境并不十分富裕,只是一般。按理说,家境一般的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的四年就已经凑合过,而这位亲戚一下要供养三个,那么生活上就开始捉襟见肘,不光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甚至要依靠银行贷款和亲朋借账来勉强维持。

亲戚家的生活由于培养了三个大学生而稍显贫困,而全村人更是觉得他供养三个孩子上大学的做法愚蠢至极、多此一举。在村里人看来,读大学费钱,出来毕业找工作更是不容易,即使找着工作工资还不一定高,还不如早早出去打工为家里挣钱。

这个亲戚的情况并不是特例,而是很多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之后状况的一个缩影,甚至有句话说“家有大学生穷5年”。

大学不同于小初中,大学的学费较高,且上大学孩子还有了生活费的额外开支,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四年下来这些费用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所以有大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比其他家庭普遍要差一点也成了一种并不鲜见的事实。

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的这种情况,总结下来有两种看法:

一是赞同,觉得读书可以改变孩子以及一个家庭的命运;二是不认可,觉得没必要供孩子上大学,费钱不说还拖累家里,还不如早早工作,努力什么都有。

但笔者认为长远看来,读书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自有好处。就拿这个亲戚来说,虽然供养三个大学生让他捉襟见肘,但他并没有在村里人的风言风语下放弃,而他的三个孩子也没有辜负他的苦心。

三个孩子中有两个读研后,继续读了博士,而三个人最终都找到了蛮不错的工作,两个儿子月薪过万。可能大多数大学生并不能如这位亲戚家的孩子一样毕业就能月薪过万,但最起码,大学是一个平台也是一种资本,可以让你在挑选工作时有更大的余地和选择空间,然后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家庭的现状。

对于农村家庭举全家之力供养大学生这种情况,你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