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君石院士:从政策中趟出“强化”新路

 标准生活 2018-12-11

“我国营养工作处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我们应当思考怎样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在接受《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的专访时表示。



人体保持健康不仅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宏量营养素,还需要碘、铁、锌、维生素A等必需微量营养素。如果这些必需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人体就会有儿童体格发育不良、免疫力降低、脑发育和认知障碍、劳动生产率下降等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出现疾病。


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营养不良问题突出的几个国家之一,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


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描绘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全方位布局国家营养发展未来。计划要求到2030年,营养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在降低人群贫血率、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学生超重肥胖率、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等具体指标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和改善。




《高科技与产业化》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情况如何?营养不良比例高吗?


陈君石:

提到营养不良,自然绕不开2014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这次会议明确了营养不良的定义,提出蛋白质-能量不足(饥饿)、微量营养素缺乏(隐形饥饿)和超重/肥胖均属于营养不良的范畴


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上讲,基本已经解决了吃饱的问题,现在亟需解决的是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超重/肥胖问题。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现在每5年就进行一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国民整体营养状况不断改善,但有些问题依然突出。


以微量元素缺乏为例。首先要确认是不是一个广泛的问题?目前在我国贫困地区人口与城市人口里,微量元素的缺乏即隐性饥饿均为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那么这就是广泛存在的问题。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微量元素中的碘、铁以及维生素A的缺乏,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国碘缺乏的问题已经通过施加碘盐对人体进行补充,但是铁和维生素A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过去二十年间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确实大幅度下降。但是重点人群,包括孕妇、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的贫血率仍相当高。


此外,由于饮食搭配不当和观念问题,城市白领也存在缺铁性贫血问题。有一次我们进入社区做铁强化酱油的科普宣讲,随行的3位女记者也参与了随机检测,结果两位有缺铁性贫血。当然,这是个例,但也能反应出贫血问题相当普遍。


除缺铁外,中国人缺锌、缺钙、缺叶酸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全民缺钙”这句口号肯定是不对,但是确实人们每天摄入的钙量连日常推荐量的一半都不到,而且伴随全民营养状况的改善,缺钙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尽管乳制品的消耗有所上升,但由于基数太小,所能带来的提升与改善微乎其微。



《高科技与产业化》

微量元素缺乏对健康有何影响?


陈君石:

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虽然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对促进机体生长发育、调节身体机能,以及维持重要的新陈代谢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乏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就会出现疾病,特别是由于免疫力降低而导致儿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增加。可以说,小元素有大作用


例如,缺锌可导致儿童生长迟缓、侏儒症、异食癖等。缺铁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也会使人易于疲劳,劳动能力减低,损害社会劳动生产力,再到后来老年人易出现认知障碍,加剧老年痴呆患病风险。



《高科技与产业化》

什么措施能改善现状?


陈君石:

当然,第一条就是调整饮食结构,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但是,实施比较困难,需要条件和一定的营养知识。一些贫困地区没有条件实行,另一些是人们不愿实行。虽然,我们已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各种文件,但很多人依然坚持原有的饮食习惯。


现在大家对吃的误区都很多,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很多都不愿意吃主食。主食不光只是碳水化合物,里面也含有很多纤维和矿物质,这是食用蔬菜等其他食物无法替代的。但是要在中国实现膳食平衡,目前看来相当的困难。有些贫困的地方根本没有实现的条件,越穷的地方微量营养素缺乏越严重。


另外,根据自身健康需要,适当服用营养素补充剂。但是,营养素补充剂的成本较高,也无法覆盖大面积人群,作用有限。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成本低、覆盖范围广,又不需要改变人们饮食结构的方法,这就是食物强化。食物强化是给食物添加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如在酱油中添加铁;甚至于把食物中原先没有的营养素加进去,如在烹调用油中添加维生素A和D。这是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一个最有效办法,而且不需要改变之前的饮食习惯,也不需要刻意调整膳食结构。应该说,食物强化是最适合在中国人群中应用推广的。



《高科技与产业化》

但人们对强化食品存在很多偏见?


陈君石:

在中国,现在全面推广食品强化的时机还不成熟。我国的食物强化是受了食品安全的累,很多消费者认为往食物里头加任何东西都是不对的,都是不安全的。


实际上,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有效地防治了碘缺乏病。但近年来有关碘盐谣言叫嚣尘上,于是,相关部门下调了食用盐加碘含量,也开始开放无碘盐。但不可否认的是,碘盐为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护公民身体健康功不可没,而且应该持续和不动摇。


另外,2006年前后也曾尝试在面粉中强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但一直难以推行。面粉强化的技术在我国是成熟的,法规也允许在面粉里添加微量营养素,但由于市场接受程度差,难以推广。相比之下,美国的面粉强化法规、推广等就很成功。



《高科技与产业化》

国际经验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陈君石:

目前,面粉强化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许多国家已经强制推广全国面粉强化,只要生产面粉就必须添加多种微量元素。


例如,早在1938年,美国就颁布法令,规定所有的玉米粉、小麦粉和谷制品等,必须进行铁、核黄素和烟酸的强化。


面粉强化协议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在积极推动和支持全球性的面粉强化。之前,该组织的专家曾到中国考察,认为目前中国的技术和工艺完全能推出质优价廉的强化面粉,并表示如果中国不参与进来,他们难以完成目标。


但是我当时就告诉他们,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根本行不通!不仅仅是面粉强化,我国多种强化食品的推行,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当然,我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探讨符合自己国情的推广思路与对策。但无论如何,强化食品需要国家的强制性法律和管理大力推动,美国对强化面粉的生产就是强制性的。这种通过政府实施的食品强化,换言之,就是在美国已经买不到非强化的面粉。


目前,我国没有出台鼓励营养强化食品的任何政策措施,这就阻碍了行业发展。而且食品强化在中国处于一个很不利的舆论环境之中,导致相关工作迟迟不能获得进展,这也需要加大正面的宣传。



《高科技与产业化》

那从根源上进行强化?作物强化?


陈君石:

在食品营养政策方面,我们现在处于困难境地。但生物强化有可能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老百姓不会将生物强化与食品安全问题挂钩


作物营养强化技术代表了国际先进农业育种的前沿方向,育成的营养强化品种可以持续供给,能使众多的农村和城市人口受益,增加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其他营养干预手段互为补充。目前生物强化工作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国家也没有重大项目进行支撑。食用农作物生物强化是预防和控制微量营养缺乏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从道理上讲完全应该得到长足发展。


我国也在2004年启动了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已经培育出一批富含微量营养素的作物新品种(系)。但是发展至今,面临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首当其冲的就是经费问题。这里我们面临着一个“不良循环”。


作物营养强化若要推广应用,惠及国民健康,第一,技术要成熟。举例来说,作物生长受土壤、气候和水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河北能生长出的高叶酸玉米,在东北能不能同样富含叶酸?


其次,研究人员还需提供证据证明营养强化作物的健康效应,要通过长期的人群试验证明,确实能改善消费者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以生物强化玉米为例。普通玉米、铁强化玉米等都需要有人食用,而且这种实验是非常严格的,一定是随机且长期的、免费的,这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科学设计。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投入经费,才能拿出足够的证据说服决策者,制定政策,自上而下进行推动。



《高科技与产业化》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给生物强化带来什么机遇?


陈君石:

我国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非常重视,而生物强化技术可以为纲要的实现贡献不小的力量。国民营养计划就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一个补充问题,也是政策性的文件。对于科研机构、企业和整个行业而言,这肯定是天大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好的政策环境。比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在食品司新增设了营养处。但涉及到更大的支持乃至立项等,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高科技与产业化》

目前有商业资本介入吗?


陈君石: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营养型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会,就是希望搭建商业资本与研究人员交流的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党和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营养健康产业,而要实现营养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市场、金融机构等各要素通力合作,共同推动高品质的营养健康产品走向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