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的十大注意事项

 木香草堂 2018-12-11

1、不要根据作业情况来评判孩子的成绩
  现在老师基本上都是题海战术,作业多得不得了,老师都是采取能多布置就多布置,能不检查就不检查的方法。当然,老师也有老师的困难,一个老师教100多个学生,也没有精力精雕细刻,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对你子女的评价,往往都是不准确的,错误在所难免。对于老师告诉家长的那些意见和建议,家长要有自己的主心骨,尤其不能符合老师错误的一些意见。否则,就会让子女看轻自己,失去威信。检查作业,要实事求是,做不完的强迫也没有办法做完,重点看是否认真去做了。
  
2、实事求是确定孩子的学习目标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继承的是自己的基因。自己不聪明,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名列前茅的总是少数,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普通的学生,都有他们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 每门功课占分数最大最多的还是基础知识和普通的题目,而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不需要天才。一个普通的学生,只要认真上课,认真做作业,就可以得到平均分80的成绩。这个成绩在任何一所学校也都是中等偏上了,所以,家长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学习成绩很好的那种,就要在基础知识上面下功夫,舍弃那些难题怪题,把名次定到能力达到的地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建立自己子女学习的自信心,取得最佳的成绩。
  3、不要对孩子的喜好,事事反对
  凡是人,都是喜欢玩,而不喜欢学习,这是天性而已。家长自己也很少为了家庭的富足而放弃所有的娱乐,所以,子女玩游戏,看电视都是正常现象,不能说三道四。更不能粗暴地干预。如果子女玩的时间过分了,控制不住自己了,要和颜悦色地讲,商量出一些规定。比方说每周上几个小时的网,或者什么时间可以看电视等等。中国古代的大禹治水就告诉我们了,堵的效果远远不如疏。把电脑拆了,把电视收起来的作法效果都不会好。现代社会也不仅仅靠分数了,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就知道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成就,而不是单单靠分数。 
  
4、别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如孩子在幼儿期特别喜爱游戏和故事,父母采用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倘若一个劲地讲大道理,效果肯定不好。个性特征是指每个孩子各自具有的性格特点,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有的则性格内向,偏于肠腆、安静。因此,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父母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应该经常注意观察和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其所思、所为及其心理需要。在家教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要用“人家孩子怎么的”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5、孩子一样有自尊心
  有些父母从未意识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味求全责备或轻视孩子的点滴进步,在不经意中就伤害了孩子。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其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其创新精神与自我行为控制。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孩子,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并培养其自萄心。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不及他人之处,不责备,不讽刺,可用其他长处来激励孩子
  6、从小教起,从小改了
  0—3岁是孩子身心发展最迅速和最基础的时期,此时可塑性大,培养良好的品德及性格最易取得成效。同样,若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了某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也最容易。但是,如果错过了幼年时期再进行教育,难度就大得多。当前,有些中小学生行为品德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幼儿期缺乏良好教育或教育不当所致。
    7、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其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自然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称之为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孩子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往往是父母惯用负强化所致。
  
8、决不为孩子护短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但有不少父母只爱听表扬和赞颂之辞。如果有人批评自己的孩子,往往很不高兴。当自己发现了孩子的缺点,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孩子隐瞒。有的父母还想方设法为孩子开脱、辩解,甚至指责别人。其实,这不是爱护孩子的正确做法。一则由于父母护短,孩子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二则别人不再反映情况,不利于父母全面了解孩子。但是孩子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总会表现出来。孩子的短处往往是越护越短,将来铸成大错,父母会悔之莫及。
  9、不用暴力“征服”孩子
  有些父母认为“不打不成才”‘常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从而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一则孩子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会使其精神紧张,有损其身心健康,并可造成两代人的感情隔阂。二则孩子因为慑于暴力,往往不敢向父母讲实话,久而久之,容易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三则孩子的模仿力强,以后也会成为粗暴纳人。所以,父母采用高压手段来“征服”孩子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10、不把电视当成“保姆”
  现在,有为数不少的父母为图省事,把电视当成孩子的全日制“保姆”,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一则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会直接妨碍亲子间的语言和感情交流,也不利于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二则成天让孩子看电视,势必减少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对视力也有不良影响。三则看电视所需要的是被动注意力,若看得太多,不利于发展认真学习的主动注意力,以致学习时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做事易于出现疲劳。因此,孩子看电视要有选择,时间不宜太长,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别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陪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