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评论】李虎:白建中《海棠报春》浅读

 江山携手 2018-12-11


白建中《海棠报春》浅读


文/李虎


白公建中者,康县云台人也。与予隔山为邻,贤妻李氏,乃同宗长者。故言半老乡也。


去岁公干,蒙《陇南文学》主编武兄厚爱,招饮于南山,同去者众矣!主人风流,宾朋儒雅。席间畅怀,兴尽而归。初识白公伉俪。自此,借网媒之便,时与公诗文唱和,交流日盛。公之风度蹁跹,谦厚儒雅,德学俱可师矣。见蒙不弃,遂引为知己。


公,勤政之余,耽书好吟,毎有佳作,即共享之。感其情笃。尝欲撰读点滴,但有二怕。因公居要职,恐落人溜拍之侮。此其一也;公久游宦海,阅历丰润,所作尽皆心声流露。唯恐才力不济,难道万一,而为才人讥笑。此其二也。思之再三,未敢轻为,故而作罢。


日前,公发近作数首,与之论诗。引古今贤哲之论,婉言为诗之要。公闭门钻研,竟彻夜未眠。一夜玩转格律。翌晨,发来咏春之作六首,诗忆阳坝。音谐意合,神采灵动,各具特色。公好学之勤勉,研学之痴狂。让人不胜赞叹。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信然。故选《海棠报春》,试读之。浅陋之处,望公及海内有识之士一笑了之。


公诗如下:


一泓碧水石间流,万树斗芳春打头。

茅舍炊烟蜂蝶舞,通幽曲榭鸟声稠。


读标题。应知“海棠”乃海棠谷之海棠。谷属阳坝镇,颇负盛名。此地山幽水碧,因满谷海棠而声名远播。此作,平起,压尤韵。选“水”“石”为意象,点谷境之幽静,碧水潺湲,奇石布谷,水绕石流,石傍水坐。经年累月,水石相生,斯磨期间,何其美哉!起得轻灵。


次句,点时令,道主题。“树”前置一“万”字,言杂树多,“斗”字生色不少,万树皆着人之色彩,春萌之际,跃跃欲展芳容,以博春姑一笑。天不遂愿,俗树岂可与海棠媲美?终被她拔得头筹,抢尽万树之风头,给春姑娘打了头阵。此句意趣十足,可谓诗眼。


第三句,由近及远,瞧见“茅舍”“炊烟”,化用“茅檐长扫净无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二名句于无形。沟壑纵横,峰峦高峻,民杂居期间,世代耕樵。康南特色,至此可见。“蜂蝶”缘何会“舞”?因恋花香。家山大美,勾人沉醉,笔者贪恋山水,流连忘归,可谓情痴。句不泥古,推陈致新,余味深长。见学识,见手段。


结句,“通幽”“曲榭”,转入眼前景,“幽”半虚半实,可指景区静谧之道路,亦可为景区之概述。仁者智者,莫衷一是。“榭”指景区供游客小憩之亭台,扶栏曲折蜿蜒,紧接道路亭台。泠泠然,不绝入耳者,清脆、悦动之声也!“稠”字,可见鸟声之杂。春临之际,笔者百忙中旧地重游,山水依旧,奈何良朋难觅。空余良辰美景,孰无遗憾?此句读罢,清新之余,亦隐感伤。


寥寥数语,胡诌乱弹,不足处甚也。



丁酉春夜于康县疗愚轩


往期精彩:

又是一年小满时

520:古代夫妻如何秀恩爱

那年初夏

万千悲喜,终归一悟——读四大名著开篇与落幕诗词

倾国名姬陈圆圆

风雅如诗的十个古城名

写给母亲的千古名篇

美人 · 花事 · 暮春天

“一代词宗”夏承焘

落花声里数流年

重温邓丽君演唱的古诗词,纪念香消玉香消玉殒22周年

又是一年槐花开

红摘樱桃,青拈梅子,饯花立夏送春归

一春花事到荼靡

《人民的名义》完美收官,诗词《人物谱》新鲜出炉

以《人民的名义》,为贪官们的诗才排座次

牡丹花开:任是无情亦动人

暮春时节蝶恋花

家家门巷扫桐花

海棠花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