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楚辨正

 芸斋窗下 2018-12-11
摘 要 荆指黄荆,楚为荆中之秀者;楚人以楚自名寓形而上追求。秦以后,荆发展出贫寒朴拙义,楚发展出美好、伧俗及拷打、痛苦等义。荆楚,在殷周之际称楚人及楚国;六朝以来称古荆州范围内之楚国及其文化;隋唐以来指以荆州(故楚都城纪郢之所在)为中心的故楚中心区湖北及其楚文化。
  关键词 黄荆 形而上 荆楚 荆州 纪郢
  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1 荆、楚——从物名到族名和国名
  作为物名和族名、国名的荆、楚,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1.1 荆是黄荆,楚是荆中之秀者
  关于荆、楚二字的本意,学者多赞同许慎《说文》所释:“荆,楚木也,从艹,刑声”,“楚,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笔者以为许说甚是。但二者亦有明显区别,后文将述及。
  有论者提出:“荆、楚原来都是竹……但是荆不完全等同于楚,荆既可指竹,也可以用若荆棘之荆,而楚专指竹,不能用作灌木丛。当两者互通时,则仅指竹。” ①窃以为不确。
  其一,该说的前提是把荆、楚径视为因荆山而得名的今两湖一带,而“荆人”或“楚人”径视为于今湖北荆山立国之后的楚人,而荆、楚民族于殷商时期或更早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其族名源自其生存区域——山地中的常见植物。②如此,荆为竹的可能性大减。因为竹是常绿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只有零星分布。
  其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闻之,肉袒負荆,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司马贞索隐:“荆,楚也。可以为鞭。”王文认为“鞭虽有多种解释,然多与竹有关”。由此认为其中的荆即竹,其理由不足。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太祖指道旁荆楚謂世子曰:‘古者用此为扑刑,盖以其能去风,虽伤不至过甚。’”可见,荆是古代一种相对轻微的刑罚工具。由于其体量有限,有时需让被罚者褪衣受刑。因而在“负荆请罪”故事中,廉颇有“肉袒”之举以表明受罚的诚意。《吕氏春秋·直谏》载:“(荆文)王伏。 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於背。”就竹而言,罕见“细竹”之说,而用于荆条则无不妥,故此处之荆应为荆条无疑。同样,在“负荆请罪”故事中,廉颇所负和楚文王一样,也是一束荆条。
  其三,王文认为,如果把楚理解成灌木丛,那么象“清清楚楚” 、“楚楚动人”等词语中“楚楚”的义涵,将无从引申,这是对楚(荆)的特点不够了解而产生的误解。荆条发育的特点之一是分枝较少,其一年生枝条一般很少分枝或没有分枝,即使有分枝,其空间分布也比较均匀。生于密林之中或岩石之罅,或者荆棘刺多等竞争性环境中的荆条尤其长得直、高而且匀称。与“柳条”一样,“荆条”之条就是细长、修长之意,而从修长出发,引申出“楚楚”的整齐之意,是十分自然的。《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籩豆有楚,殽核维旅。” 毛传:“楚,列貌。”另外,荆一般与“棘”共生的,且在这种背景下,窃以为人们对荆产生“秀出于棘”的“鲜明”的感觉十分正常。所以《诗经·曹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中的“鲜明”义涵,笔者以为如果联系荆的生存环境,并不难理解。
  可见,荆、楚本义都是指的“黄荆”(荆条),两者的不同在于,楚是对荆之秀质或荆中之秀者的美称。
  1.2 作为族、国之名,楚寓有形而上的追求
  有论者指出,“作为方国或氏族集团的名称,荆比楚还早。”③但《左传·僖公元年》载:“秋,楚人伐郑” 杜预注:“荆始改号曰楚。”方以智《通雅》云:“春秋庄公十年书荆,僖公元年始书楚。”此前,在周昭王,穆王时期的金文中已有“楚侯”、 “楚伯”之语。这表明,在选择族名和国名时,楚人有一个弃荆取楚的过程。其原因,或许可以从两个字的不同构造来找。如前所述,《说文》释荆为:“楚木也,从艹,刑声”,释楚为:“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说文》又称:“疋,足也。”即荆为砍伐荆条或荆条待伐之意,自然特性更多,楚为人行走于荆条丛中(“二木”)或扛着荆条捆行走之意,与社会活动联系更密切。联系《左传·宣公十二年》栾武子所说:“……若敖,蚡冒,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可见楚人长期在山林中求生存求发展,楚字应该表现了楚人不畏艰险,开发山林的开拓进取精神,“二木”叠置,又似乎表现了荆条的修长,少分枝,易于捆束和搬运等特点,寄寓了楚人美好生活可凭劳动创造的信心。相比于荆,楚字有更多正面的伦理乃至审美义涵,使得楚人以之作为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正式称号。近现代以来,两湖地区的人们自称楚,故楚之地的文化被称为楚文化,其根本原因,仍在于楚相对于荆有更多的形而上意义。
  1.3 荆、楚的其它意义
  荆、楚二字在秦汉以来的词义演变中,也都产生了新的意义。荆在东汉梁鸿妻孟光以荆为“钗”之后,有了朴素贫寒之义,及妻之谦称义,如《聊斋志异·青凤》:“叟指妇云:‘此为老荆。’”楚因与刑罚相连,有了“拷打”、“痛苦”等义,如“捶楚之下,何求而不得?”“痛楚”等。又产生了姣美义,如“眉黛楚楚”。向荆义回归,产生了“粗俗”、“粗糙”等义。如皎然:“乡服言亦楚”等。这些意义,大抵皆从先秦之基本意义演化而来,并仍然大致延续了荆之形下特征和楚之形上特征。
  2 荆楚——从国族名到地域名、文化名
  2.1 殷周之际:楚人及楚国
  荆楚合用,最先见于《诗· 商颂 ·殷武》中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维汝荆楚,居国南乡”。金文中《艺驭簋》中有“艺驭从王南征,伐楚荆”的语句。《竹书纪年》则说:“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承前所述,不难看出这里的荆楚或“楚荆”均为同义复词,指的是楚人及其楚国。
  2.2 六朝以来:古荆州之楚国
  荆楚再次出现于古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中是在六朝,故此期的荆已不再是楚的同义词,而是指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区域地理概念“荆州”。其词为战国时《尚书·禹贡》所首创:“荆及衡阳维荆州”。其中荆指湖北荆山,“衡”指湖南衡山,包括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分出十三个监察区性质的州刺史部,荆州为现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往南延伸至今两湖(湖北、湖南)全境。   东汉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域,荆州辖有以两湖为中心的南阳(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等七郡,州治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常德市汉寿县)。190年,刘表领荆州牧,移治南郡襄阳(今湖北襄阳市)。
  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保有荆州北部南阳郡与南郡之一部,中南部被刘备和孙权瓜分。219年,刘备的荆州守军被东吴、曹魏联军击败,随后刘备又在夷陵败于东吴,荆州遂由曹魏与孙吴两家分领。曹魏荆州,治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孙吴荆州,治南郡孱陵(今湖北公安)。④
  西晋分国为十九州,荆州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范围与三国时期略等。东晋荆州定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因大量流民迁入,荆州尤其是江陵一带成为人口聚集的繁盛之区。南北朝,荆州位居京师上游,又当阻挡北朝南下要地,南朝统治者遂在此集结重兵,加强建设,治域及治所多有调整,然其变更的范围大致不出江陵、襄阳之间,荆州的繁荣总体上不减东晋。
  从东晋(317)至南朝末(589)年,荆州作为中国南方仅次于首都金陵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存近三百年,其地位如《荆州记》所谓“京师根本之所寄,荆楚重镇,上游之所总”。这一地区人们的文化认同也逐渐加深,积蕴所至,产生了专谈本区地理风俗的笔记体著作——刘宋时盛弘之的《荆州记》和梁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标志着作为区域地理文化概念的荆楚已经形成。
  六朝以来的荆楚,可借用《诗·商颂·殷武》毛传释之,即:“荆楚,荆州之楚国也。”指以古荆州为中心的故楚之地,与先秦时的荆楚相比,用字相同,而含义实已不同。
  北朝荆州,类似南朝之乔置郡县,影响有限,兹不赘述。
  2.3 隋唐以后:以荆州(古纪郢)为中心的故楚基本辖域湖北及其楚文化
  隋唐以后,荆州或存或没,其治所大致在今湖北江陵和荆州之间,治域大致与今荆州设市所辖二区三县及代管之三个县级市相当,较之此前,范围大减。与治域缩小相应,荆楚的适用范围也在缩小,即由原来的鄂、湘及豫桂黔粤越来越集中于湖北一带,到近现代遂为湖北人专有。然隋唐以来的荆州只是古荆州(六朝之前)之一部,即在今湖北辖域内亦不过十分之一左右。故此期的荆楚已不能再解释成“荆州之楚国”,而只能解释成“以荆州为中心的楚国”。而这里的“以荆州为中心”实际上是以“纪郢为中心”。纪郢,即今荆州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为强盛期的楚国都城,历时达二百余年,若从楚文王元年(前689年)算起,则长达四百多年。这样,两湖是楚国强盛期的中心区,以纪郢为核心的湖北的中心地位又高于湖南。因而,当明清以来,两湖行政上日益分离的时候,极富文化意味的荆楚一词便为湖北人所继承,而湖南人则只自称楚人或径称湘人。
  与荆楚在地域上转故楚中心区湖北相应,在“文化热”的背景下,“荆楚文化”也相应指楚国强盛期荆州(纪郢)为中心的楚文化,即荆楚文化是楚文化的主体和精华,对比两千多年前楚人在文化上的去荆化努力,这似乎形成了一个反讽。
  3 结论
  综上所述,荆楚的涵义演变大致如下:荆本指黄荆,侧重其自然特性,楚亦指黄荆,侧重其某种形而上的超越性(如修长、鲜明等);楚人以楚自名,寄寓了某种形而上的追求。秦汉以来,荆发展出贫寒朴拙义。楚发展出姣美义的同时,又回归了荆之伧俗义,由荆条之用于责罚,又发展出楚之拷打、痛苦等义。
  荆楚,在殷周之际用于称楚人及楚国;六朝以来指汉魏以来荆州范围内之楚国及其文化;隋唐以来指以荆州(故楚国都城纪郢之所在)为中心的故楚中心辖区——湖北,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又用以指楚人在这一区域所创造的文化。
  注释
  ① 王廷洽谈.荆楚国名考释[J].民族论坛,1995(1):50.
  ② 何光岳.荆楚的来源及其迁移[J].求索,1981(4):154,155.
  ③ 李渌,夏干.荆楚原名初探——卜辞荆方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3):16.
  ④ 武清海主编.荆楚文化与湖北人文精神[C].杨采华,孙权建置江陵县于襄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1:4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