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长期统治或很快瓦解的原因

 关键决心H 2018-12-11

 

导读

☄西尔斯和百视达之所以垮掉,是因为它们没有办法适应其消费者群体,并与之一起成长。脸书犯了同样的错误吗?

太大不能倒?Facebook

统治或很快瓦解的原因

❦文 / 列塔尼·亨特

Brittany Hunter

译:禅心云起

 

过去几年间,脸书Facebook)已从促进信息自由流动,转变为通过增加审查和账号整饬来抑制信息。从去年夏天禁掉亚历克斯·琼斯【注:Alex Jones,美国最著名的阴谋论者】的页面开始,相关措施不断升级,又额外驱逐数百个有实质政治蕴含的页面。越来越多人对这家社交媒体平台的动机保持警惕,有件事绝对肯定:在社交媒体领域,我们需要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许看起来,脸书太大不能倒,但请放心,事实并非如此。除非受到政治垄断的保护,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即便在世人眼中强大无比,也抵挡不住市场的洪流。就在几周前,一度强大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宣布了申请破产和关闭142家百货商店的计划。【注:西尔斯公司(Sears)曾经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私人零售企业。】也在不久以前,百视达视频(90年代销路稳定的周末娱乐服务)宣布倒闭。这几家机构一度乃业界翘楚,可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让顾客需求得到满足,于是不可避免地被亚马逊尊享计划和网飞(Netflix)这样更好的服务所取代。【注:百视达(Blockbuster)是一家提供家庭电影和视频游戏租赁服务的美国娱乐供应商。在2004年高峰期,公司拥有6万名员工和9000家以上门店。】


脸书看似与其他传统市场实体不同,因为它从技术上不向大部分用户出售任何东西。但是,也像西尔斯和百视达一样,要依赖吸引和维护客户的能力才能成功。在最近的整饬封禁以及安全漏洞事件之后,脸书极可能像聚友网(MySpace)和友人网(Friendster)一样,在世上存活不了多久。


当前的局势


当宣布脸书、YouTube、iTunes和推特最终关闭亚历克斯·琼斯的相关账号时,在公众中引起了毁誉不一的反应。一方面,琼斯因其煽风点火及血口喷人的职业生涯而臭名昭著,在大多数美国公众心中,是不值得同情的角色。另一方面,对于琼斯的全面禁令亦令人担忧,因为此举威胁到独立媒体的未来。毕竟,如果这可能发生在琼斯身上,那么下一个会是谁呢?


无疑,脸书是私有的,有权自行规划自家平台的内容。然而,某人可做某事,仅如此并不一定意味着他应该这样做。而且,这肯定也不代表着,我们作为这家平台的用户,不应该表达自己的担忧。


夏季沉闷地过去,独立媒体屏住呼吸、拭目以待:这个关于“琼斯”的决定会如何影响他们的账号?


几周前,当脸书更进一步宣称,将删除近800个据说违反了服务条款的页面,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具体而言,这些网页被指责为“滥发信息”(spamming)用户,尽管脸书对这个用语没有明确定义。


然而事实上,由于许多被删网页立场右倾及持有自由至上论,许多人仍然认为这些清理出于政治动机。鉴于脸书先前因压制保守主义倾向的链接和新闻而遭到的指控,即使扎克伯格声称内容不是动因,这些假设似乎也非毫无根据。


凯里·韦德勒(Carey Wedler),“媒体皆祸害”(Anti-Media,一家独立新闻平台)主编,这家平台刚遭脸书删除页面,告诉经济教育基金会(FEE):


根据脸书的说法,我们被暂停并非因为内容,而是因为“滥发信息”和“误导”之举,但这些都是我们从未使用过的策略,采用像我们这种发布策略的其他大号,例如“占领民主党人”(Occupy Democrats,因发布假新闻而闻名)就未遭厄运。奇怪的是,在7月份,脸书为我们指派了一名代表来帮助我们管理页面。9月份,他们还在免费广告中赠我们500美元来推广我号内容,这些行动似乎意味着,他们对我们的内容或做法都没有什么异议。

 

虽然这场整饬行动因临近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而令人生疑,但脸书坚称其删除账号的决定,纯粹因为垃圾信息侵犯而非实际页面内容。扎克伯格从而坚持认为:脸书没有实行审查制度,而不过在执行用户服务条款中的已有政策。


然而,流行脸书账号“Liberty Memes”页面上周被删,更让火上浇油。与之前整饬不同,脸书并未以这家账号向其用户发送垃圾信息为删除的借口,相反公开承认其页面是因内容而被直接删除的。


在数字时代,很有可能在某些时候,你会接触到自认为受冒犯或不真实的内容。虽然令人讨厌的内容可简单被忽略和无视,但在理想情况下,人人都应自负其责,自行确定他们所接触的信息是否可信。但由于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假新闻”(Fake News)癔症,脸书采取措施,保护用户免受潜在误导甚至不良内容的冒犯。可即使这些决定是为了安抚那些希望看到所有对立看法受到压制的众多用户,反过来也不免让人对这家公司忧心忡忡


脸书这几年来好景不再。这个一度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网站,除被指责压制保守主义的链接内容和当选的特朗普,也不止一次让用户数据受到危害扎克伯格本人几个月前也到国会作证,尽管这个决定是自愿的。从商业角度看,脸书市场份额这一年间下跌了7.5%。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中,脸书用量在减少,超过44%的年轻用户承认自己彻底删掉了手机中的这个应用程序。年轻人成群结队,涌向色拉布(Snapchat)、照片墙(Instagram)、YouTube和推特等网站。一旦失掉这些年轻人群,脸书将很快发现自己有多么迫切需要用户。


据INC.杂志报道:


最近的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在公司隐私和安全丑闻之后,过去一年,大量用户与脸书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剑桥分析公司丑闻案之后6个月内,仍然可以感受到涟漪效应,用户近期内从这家应用迁移出去的速度不太可能变缓。【注:剑桥分析公司是一家进行资料探勘及数据分析的私人控股公司。2018年3月以不当取得5000万Facebook用户数据而臭名昭著。】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对扎克伯格和脸书行为不满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新平台崛起并取而代之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它的替代品。


声音和退出


用美元投票,是我们作为消费者可以采取的最有力行动之一。虽然脸书会员资格不用付费,但我们每次登录脸书网站并与其他用户积极互动时,我们都等于投票支持这家社交媒体企业。我们许多人觉得好像别无选择。


作为一名作家,会率先承认本人依赖脸书作为向他人传递作品的手段。事实上,注销本人账号的想法让我局促不安。毕竟,如果离开脸书,要怎样才能与全球所有联系人保持交流呢?由于我们许多人都犹豫不决,脸书在社交媒体领域仍维持着力量。然而,这很容易改变。


有一种严重的误解,市场过程是被动的,此时情况恰恰相反。为了让市场发挥作用,消费者必须努力用脚投票、用钱投票,以支持他们喜欢的品牌和产品。如果一家公司做了消费者反对的事情,消费者就可以决定将他们的业务移到别处,或在极端条件下,转向抗议和抵制,就像最近在耐克等品牌上发生的情况一样。消费者有着给这些公司造成财务损失的巨大潜力,他们只需要选择使用这种权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就在几年前,比特币及其他加密币与全球货币(如美元)竞争的可能性似乎难以置信。虽然我们距全面的货币革命还很遥远,但加密币已证明自身是金融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有人对此持任何疑问,只需看看有多少政府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担心其被广泛采用。


在比特币早期阶段,用户量稀少,因为比特币网络还处于婴儿期,还需要长大成熟。但在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用户在对集中式金融机构感觉幻灭之后,纷纷涌向加密币。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脸书的情况中。谈到加密币世界,许多突然涌现的脸书替代品也在利用区块链技术。


Minds、Telegram、Steemit、Mastadon和其他新兴社交媒体公司在探索区块链技术,不仅用来保护私人用户的数据安全,还用来保持这些网络的去中心化,并抵御像脸书顶头上司所采用的那一类审查制度。但是,这些平台中的任何一家要有所起色,就需要早期使用者和愿意建立现代社交网络的用户。这些网络从其前辈的错误中已经吸取到了教训。


西尔斯和百视达之所以垮掉,是因为它们没有办法适应其消费者群体,并与之一起成长。脸书经常违背用户意愿和需求,现在才刚刚开始面临恶果。


正如韦德勒所说:


正如所有政治谱系的人们对现有体系感到厌憎一样,社交媒体用户也对目前主导市场的主流平台感到沮丧。在这两种情况下,显而易见且至关紧要的是,个人必须采取切实行动,令自己的偏好为世人所知,而不是一味容忍当前的范式。在社交媒体方面,如果有足够多的人以行践言(用行动表达出他们越来越不满意的声音),那么就极可能激励人们通往更能满足他们需求和期望的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