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之初,首都确定为卡拉奇。然而仅仅十几年后,巴基斯坦就决定将首都迁至靠近克什米尔的伊斯兰堡。巴基斯坦为什么要迁都?为什么会选择伊斯兰堡?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位于巴基斯坦南部海岸,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南濒临阿拉伯海,居莱里河与玛利尔河之间的平原上。人口约2000万,面积352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21平方公里。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后,就将首都定在这里,由于印巴分治只是简单的根据宗教因素区分的,所以双方都造成了大量的迁移难民,从印度迁到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很大一部分就跑到了卡拉奇,几年之间卡拉奇的人口越聚越多,给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最主要的是城市已经无法为这么多一下子涌进来的人提供住宅,食物,医药,教育,饮用水等基本供应,从而引发了部分人道主义危机。其次中央政府的庞大财政开支,也加重了卡拉奇的负担。卡拉奇本来是临海的一个商业城市,这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如此严重的问题摆在了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案头,不由得不让他们考虑是否迁都。这是巴基斯坦政府迁都的内因。 其次,卡拉奇是一个临海城市,在安全上存在明显的隐患。印巴本来就相互敌视,但是巴基斯坦军力明显不如印度,尤其是海军力量异常薄弱,1959年印度从英国购买了皇家海军退役的尊严级的航空母舰大力神号,满载排水量将近两万吨,最高可搭载52架作战飞机,如果大力神号经过改装后入列印度海军,那将是巴基斯坦国防安全的噩梦,没有主力舰艇,空军力量也很弱小,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印度海空军,在战时,巴基斯坦随时可能失去印度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遑论就在阿拉伯海边上的卡拉奇的安全,只要战争开打,卡拉奇将直接面对印军的攻击和封锁。所以从国防上考虑卡拉奇似乎也不适合作为首都。 从1959年开始,巴政府组织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全面考察研究首都问题。委员会最后做出报告,觉得国内任何一座城市都不适合作为首都,应该选择新地区,重现建立一个新首都,并给出了几个建议地点,其中就有伊斯兰堡。最后巴中央经过综合考虑后选择了伊斯兰堡,首先伊斯兰堡地处山区向丘陵过度的坡塬地带,进可攻退可守,地形上满足和印度对峙的能力,其次这个地方距离南亚次大陆西部的天然通道开博尔山口也不远,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游牧民族进入南亚次大陆都是走的这个山口, 开伯尔山口在陡峭的山崖之间蜿蜒穿行,连接着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出了山口就是一望无际的印度河大平原,再也没有了崇山险隘的阻拦。其长期都是南亚与中亚之间最重要的贸易路线,当然也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军事据点。巴国迁都伊斯兰堡就能很好的掌控这个重要的地理隘口,保证自己侧后的安全。 看地图都知道,伊斯兰堡就位于印巴对峙的克什米尔分界线不远,很有点明朝天子守国门的意味,迁都于此有利于集中国力解决同印度的边界争端,同时也郑重的向印度申告了自己对克什米尔的决心。我们都知道巴基斯坦是一个新生国家,不仅在地理上是新生的,在历史上也是,这一地理区域历史上从来没有单独建立过一个国家。印巴分治的时候,英国的以为外交官说得很形象,巴基斯坦就是一群不愿意当印度人的印度人建立的国家,正因为“拼凑”的意味很浓烈,所以至建国之初国家向心力就不够,尤其西北山区的部落地区,时有分裂倾向,巴基斯坦迁都西北的伊斯兰堡,也能很好的震慑此地的部落分裂势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1961年,新都正式动工,1970年伊斯兰堡基本建成。其中1965年因第二次印巴战争的爆发期间,巴基斯坦临时将首都迁到了距离伊斯兰堡仅十余公里的拉瓦尔品第,不过两年后巴基斯坦正式实现了迁都伊斯兰堡的计划。 |
|
来自: yezhu8888 > 《巴基斯坦 中国 中巴经济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