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政治教学经验交流
2018-12-12 | 阅:  转:  |  分享 
  
创设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素养

宋海淑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难得的交流平台,感谢在座的每一位领导、老师前来听我的发言。

一转眼,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20整年了,其中10年在朝中职高任教过,还有10年在初中任教。主教学科是政治,也曾教过历史和日语学科。细想一下,这20年,每一天过得其实很平凡,除了备课就是上课、辅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教学经验。今天借这个机会,只想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从教以来在政治教育教学中的粗浅感想,与大家共勉,希望老师们给予指导与帮助。

首先,充分利用课前朗读。先和老师们分享一下我所教科目政治学科特点:政治学科全名是思想品德(到2016年开始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初中三年都开设本课程,考试形式是开卷模式。这种考试模式,使教材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除了理解、领会并掌握教材里的政治理论知识点之外,还要在教材圈点勾画。普普通通的圈点勾画却在中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既熟练又高效的圈点勾画能力,我在备课环节加了一项学习条的内容。将在本课时要讲解的重难点,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在学习条上,提前发给课代表,课代表要组织好课前5分钟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完成学习条上所列问题,并在教材上用荧光笔以()=▲等不同符号圈点勾画,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检查组员圈点勾画情况,对有异议的问题组内一对一交流沟桶,必要时需要借助老师的帮助和引导。对于学生而言,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重中之重,组长带头在教材圈点勾画不仅激发了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科知识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增强了尖子生的责任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其次,注重培养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朝鲜族学生的特点就是不爱说,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而政治学科很多题都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你说的观点合情合理就可以,所以我在课堂极力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学生刚升入七年级到八年级,在合作探究教学环节中,出示情境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张嘴说话,组织好语言,记录员书写好本组的最终答案,按组别发言、交流点评。发言时引导学生要从首先、其次、最后......三方面或多方面回答问题,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最后老师再做总结。在发言环节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要求声音要宏亮,吐字要清晰,有头有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见解性的答案。三年为一轮的教学中,7、8年级我主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到了九年级,为了顺利迎接中考,且九年级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分层教学法效果较明显。在课堂,我充分利用了小班额制,尖子生除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完成老师预留的拔高题;中间生反复训练基础,争取尝试拔高内容;学困生在课堂必须要消化基础部分,课下插缝进行个别辅导,辅导包括知识点,答题技巧、自信心的提高等。这一分层教学方法,使得尖子生和中间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保住了优秀率和平均分;而学困生也能够顺利完成课标要求的学习任务,都能达到合格标准,使得及格率也得到了保障。

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教学中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想要学好某一学科,学生对该学科任课教师喜好有很大关系。因此,对于新生,开学初我会告诉学生要努力喜欢上该学科老师,经常和老师交流沟桶,建立感情。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双重作用下,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的。毫无疑问,作为人民教师,也理所应当要喜欢我们的每一位学生,视他为子,公平公正对待。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段主要教学方法是情景展现,人人参与。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准备情境案例,让学生扮演剧中角色,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高年段,基于学科知识特点,除了鼓励学生课后多看央视新闻频道和法律频道之外,通过渗透《国家大事,人人有责》的思想,让学生课前每人准备一件最近的国家大事,每节课以轮流的方式,采取朗读、讲故事等多种形式与其他同学分享。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还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活动一结束,结合高中的哲学基本观点,老师做简短的点评总结,以备高中的政治学习做铺垫。

用心爱护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由于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原因,朝鲜族学校的学困生队伍越来越大,这直接关乎到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成绩,而对学困生的教育难度系数也越来越大,学困生也成了我们教学的主阵地。针对学困生,我首先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创设机会,设置相对容易的内容,让学困生完成。坚持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表扬在大众面前,批评在私下角落里,既满足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又体现出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性。其次,注重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课中,摸摸头、拍拍肩等举动来近距离接触学困生,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老师的关心,从而增强自信心。课下,主动找学困生谈心,询问学习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欲望和热情。

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学生学习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给孩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条件。教师应多留出空间,让学生主动采摘,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调动其强烈的探索欲望,诱发他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发展。只要我们善于做改革创新的先导者,随时随地给他们创造途径,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真正提高,也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素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献花(0)
+1
(本文系海之淑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