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锐意成都 | 成都未来最“萌”的地方,范锐平今天带队去调研了……

 木头木脑林 2018-12-12

人人都爱大熊猫。


熊猫是深受人民喜爱的“精灵”,是国际交往的“使者”,是成都走向世界的“名片”,它更是自带流量的“网红”!

如何让“熊猫之都”项目不负“国宝”之名?

今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实地调研“熊猫之都”项目。他强调,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国宝”大熊猫内涵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范锐平调研“熊猫之都”规划建设工作时强调

深入挖掘大熊猫内涵价值

助力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12月1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实地调研“熊猫之都”项目,听取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情况等。他强调,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国宝”大熊猫内涵价值,坚持国际视野、长远眼光,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规划建设,为大熊猫创造良好的繁育生活环境,为国内外游客提供美的享受和乐的体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熊猫之都”项目涉及都江堰、成华区、龙泉山三个片区。当日,范锐平一行来到成华区北湖生态公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实地了解察看项目情况。随后,他主持召开专题会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几家设计团队的规划方案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


摄影/王若冰


听取大家发言后,范锐平指出,“国宝”大熊猫,是深受人民喜爱的“精灵”,是国际交往的“使者”,是成都走向世界的“名片”。规划建设“熊猫之都”,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谋定而后动,确保项目不负“国宝”之名、游客喜爱,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生动表达。


范锐平强调,要深入研究“熊猫元素”。建设“熊猫之都”首先要深化对熊猫的系统研究,深入了解大熊猫独特的生活属性、内涵价值等,客观分析不同群体关注喜爱的原因,为项目规划设计、旅游产品开发等提供更多创意支撑,进一步提升项目独特性、显示度。

摄影/周勇良

范锐平强调,要深入研究功能定位。要根据项目3个片区不同的山形地势、城市功能以及建设模式对周边区域可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片区间的差异性,特别是深入研究其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关系、与城市功能分区的联系、给市民游客带来的价值以及能营造出的生活、消费、旅游场景等。比如,要深入思考都江堰片区如何体现大熊猫与山水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原有旅游产品供给;龙泉山片区如何成为“东进”战略项目“引爆点”,吸引更多的人前往;成华区片区如何解决熊猫基地“假期拥堵”等问题,并带动其他区域发展等。


范锐平强调,要深入研究商业模式。熊猫是自带流量的“网红”,建设“熊猫之都”关键要提升游客体验感受、实现价值转换。要科学规划布局大熊猫核心保育区与产品延伸区,引进世界上最前沿的消费业态,坚持商业化逻辑构建大量应用场景,推动景区流量转化为实际消费,特别是体验消费、文创消费等。


范锐平强调,要深入研究投资建设模式。要坚持统一策划、统一品牌、分区设计、独立运营,分类推进科研保育与商业投资,优化景区与片区、景区与景区间的交通线路连接,坚持“片区开发”的理念推进景区建设,合理安排好环境营造和节点招商时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打造出“国宝级”的旅游项目。


市领导刘守成、左正、刘玉泉参加活动。



弘扬熊猫文化


大熊猫

既是成都的文化名片

更是成都的生态名片

成都,正在为“滚滚”们

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

生态家园——“熊猫之都”


摄影/周勇良


“熊猫之都”项目以保护大熊猫为核心,围绕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国际交往,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户外运动等主要功能,以建设全球保护典范、生态文明之窗、公园城市之星为主要目标,立足成都,面向世界,将大熊猫的生态、文化价值和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大熊猫的生态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