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倭王牌“魏家军”

 广平堂 2018-12-12

【史海钩沉】

抗倭王牌“魏家军”

     明朝中叶,仙游县西仁德里(今龙华镇)金沙村出了一位智勇双全、丰功盛烈的抗倭英雄魏昇(?—1517),他武艺高强,忠贯白日,组织和训练了一支骁悍的乡民武装守卫家园与贼寇和外来之敌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殊死搏斗,捍卫了兴(化)泉(州)一带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平倭大将军戚继光率部南下仙游抗击倭寇,大战告捷后亲自前往东街(今东门)壮烈祠凭吊这位响当当的抗倭先锋。

    魏昇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传奇人物?

    清朝乾隆年间《仙游县志》里有一篇《魏昇传》,记叙了他的光辉一生。

    志载:“魏昇,字大临,邑金沙名家子也。家故饶,父广渊,以千金听其结客学击剑、驰槊、蹶张、投砾之技。年十六,一日,连射毙三虎,往谒总兵沐有威,一试奇之,留习孙吴兵法及异僧三变不穷、三战不测之术。”  

    明成化年间,仙游多处出现治安隐患,贼寇勾结,作奸犯科,百姓苦不堪言,魏昇奉命带领“魏家军”,剿除贼寇,平息了一次次骚乱。据载:“成化间,贼李道隆窃发万善里(今度尾、大济一带),昇邀捕追至平溪,道隆射死。刘天佑、王廷鹗由永春据西乡马鞍山劫掠,昇追剿于上云。天佑、廷鹗夜奔至松萝,中槊死。知县彭昭嘉之,委为总捕。”

    之后,倭寇又趁机攻占南日岛、海门岛及烽火门等地,烧杀抢掠,此时魏昇再次披挂上阵,前往追剿,协同当地军民一举将犯倭歼灭殆尽。“既而,倭寇南日(岛),郡将檄昇御之,倭遁。署为总捕义长。漳寇温文进,由德化流刦(刦jié,同)善化里,谋寇莆(田)涵江,将道仙(游),闻昇名不敢过,乃赍(赍)金向昇假道。昇佯许,定计歼之。文进遁归大圳,中毒矢死。惠邑被寇,驰蜡书求援。知县文维檄昇往,擒贼首岑至晓等三十余人。叶虎臣者,文进余党也,由永春直薄仙域,昇登陴免冑示之,贼遥识其为昇也,却走。率敢死士蹑之,斩获甚众,虎臣中槊死。广业里(旧兴化县白沙一带)僧乌七等作乱,击杀之,毁其寺。倭寇海门岛,檄昇火捷至军门,抜为中军。把总将留用之,固辞归。巳而,漳寇再至,再却之,获陈回师等二十人。又击倭于烽火门,平广州黎斆流党,斩龙溪巨逆宿高命、翁汝达,斩大珊,授计郭怀志服强酋江汉,遣雷法英、林德泰灭韦一眼,收还被虏妇女,凡运谋决胜,悉中机宜。昇以一布衣系兴泉三十年,大小二十余战,所向披靡,时号魏家军。”

  “正德十一年,贼邝獬等来犯,昇乘夜据险阨之,贼仅以身免。次年,獬率众数千由安溪潜至仙城,知县林汝常纠兵为战守计,檄各援兵未至,昇闻急独先率其子瑞周并所部林德泰、翁汝达、郭怀志、雷法英等十余人持剑盾赴援,道且半,报愈急,遂兼程,进议城守以待援兵。贼觇其少,蹴之域西半里山下,势不得前。昇挺槊犯阵,手自格杀贼首商昱等百余级,槊折夺刀复杀贼数百。瑞周手提双剑冲阵接战,中矢先殂,德泰等皆死之。昇身被重创,转□益疾,贼骇散去。昇复逐十数里,以创甚舆归。越九日,卒。垂毕,犹呼杀不绝口,闻者皆为泣下。时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四日辰时也。”

  魏昇秉性刚直,仗义勇为,不求高官,不谋私利,唯有一片丹诚,除患兴利,造福乡民,带头苦练杀敌本领,组织乡间民勇,守卫关隘,驱剿倭寇。县志描述魏昇其人“为人好义,颇读书,善用人。岁饥,领帑德广,买谷平粜。金沙民田淤于水,昇挈赀为之垦复,筑堤以固,以假道金置义田三百亩,助贫乏之不能丧葬者。行兵常以奇胜,本所得于沐有威者,参以己意,纂为《金沙武略》。与德泰等相得,如左右手。方创困,分巡潘鉴按视,解所衣绿袍衣之。卒之日,官为殡敛。郡守冯驯自为文以祭,建祠祀之,颜曰‘壮烈祠’,瑞周等祔焉。郡人林俊为记,叹昇之死,比于姑灵洗李冰,尚为过之。昇死后,遇邑有警,邑人尝见其擐甲勒马退贼,盖精灵至今不没云。”(详见《乾隆仙游县志卷三十七·人物·仕迹》)

    明尚书林尧谕(字咨伯,号兼宇,万历已丑进士,累官太子太保)作《魏将军歌》,千秋传颂。

将军家住金沙口,宝剑腰间气射斗。

肝胆无缘把似人,落日天寒山兕吼。

眼看群盗如蜂屯,大围城邑小围村。

散金椎牛飨壮士,誓欲灭此朝天阍。

仙城数丈倚山立,前后重围已十袭。

将军闻之发冲冠,手招壮士横矛入。

长驱绝叫披中坚,黑云卷地沙涨天。

流血染溪溪水紫,放声似哭阴山前。

城中无人救兵绝,壮士空拳志弥决。

纵令杀戮略相当,贼退城完谁之烈。

儿殁阵前未足悲,裹创犹冀一穷追。

旌竿忽折大星霣,玉龙半夜风雨摧。

君不见,张睢阳;身死城亦亡。

南八男儿徒啮指,弯弓射塔恨空长。

伟哉将军父与子,博得城完酬以死。

又是区区穷巷两编氓,食禄何人仅尔尔。

豪杰由来不顾身,宁容身后消为尘。

甲光皑皑白日暝,真气应作河山神。

呜呼!将军既作河山神,愿鞏边塞奠神京。

天子特赐颁大号,往来倘属髯公营。

    魏昇赴难陨身后,仙游军民万分悲痛,随之在东街建起了壮烈祠,让英灵得以安息。志载:“壮烈祠,在东街,明正德间建。祀邑人魏昇暨子瑞周,共难义士林德泰、翁泗达、郭怀志、雷法英。有司春秋致祭。”林俊《壮烈祠记》,原文如下:

    明正德丁丑(1517)八月,流寇寇安溪。仙人魏昇大临谍知,报县为备,自率众待之桃源。寇迂道薄城,月二十九日也。令林侯汝常、典史黄君光炼率兵拒战,守帅各以兵来援,乡亦以兵来援。君独先期,道且半,城报愈急。偕子瑞周择精锐林德泰、翁汝达、郭怀志、雷法英兼程进议城守以待援兵。寇觇其少,蹴之城西半里山下,势不得前,横槊犯阵。殪数贼,伤贼再倍,援兵未至,瑞周、德泰、汝达、法英死焉。君鎗重犹忍死战,寇骇而遁,城为完。令开门迎劳,亲为医药,棺殡其死事。君鎗困呼杀不绝口,越九日竟卒。守巡李公、漈可潘公、鉴时潘公按视,解所衣绿袍衣之。守冯公驯檄诸邑兵殪寇而自文遣奠。县与学亲致奠,士民亦致奠,群请立祠,许焉。于是稽县兵漏备之直为祠,像君其中,子伺,同时死事位有差。侯偕邑博陈君锡、王君龄以郑主忠之状请记。

    君家金沙,山中易诲盗,父广渊听散千金结士,艺为精。寇无敢阚金沙,仙亦赖以靖。弘治辛亥(1491),漳寇温文进谋越仙寇涵江,君受兵据隘,文进为阻,仙与莆赖焉。丙寅(1506),寇三百入境,君集兵伐其后,寇不直阚县,以君挠其势也。庚午(1510),寇又五百临城,望见君,罗跪请退,君蹑其后,歼甚多,上名籍于官,捕之且尽。

    夫以一布衣系仙三十年,为官捍城、为众保有家。至是并父子以死,以脱一城之命。委符组、弃城壁何人哉。昔灵洗以布衣起义,捍州里,封忠壮侯。君殆同烈,殆有过者。夫武不遂曰“壮”,安民有功谓之“烈”,名祠无不可者。抑蜀之祠李冰也,记者谓“与水斗不胜,死自是蛟蜃怖藏。”事诞荒不足信。君斗贼以死,忠魂蕴结,将殪贼甘心,自是无寇患乡。激义轻贼,抑自兹始矣。

 
 
 魏昇将军故居

   魏昇为保卫家园,除暴安良,抗击倭寇,英勇献身。殁后,建壮烈祠祀奉,墓在金沙故里,至今保存完好,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他的英雄事迹,气壮山河,忠烈千秋。

                           (游心华 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