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诵读古诗文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长青飘然而至 2018-12-12

诵读古诗文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柳河县长青小学   潘国凤

关于参加小课题研究的一些感想。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诗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古诗文均为凝聚精华,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的经典诗词篇章,它们是文化精神及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价值观、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那么,怎样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显然,在语文教学中,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结合古诗文诵读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一、诵读为本,积淀民族文化底蕴

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

在古诗文诵读中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吟诵是阅读古诗文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作为一种学习、鉴赏的方法,吟诵对学生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至今仍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诵读活动中把“诵读为本,不求甚解”作为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活动的一个指导思想。“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就是让学生在接受经典教育的时候,在接触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通过反复诵读,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让一篇篇优秀的诗文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使之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健全人格的源头活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诵读,领略古诗文独特的魅力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特别是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特别适合诵读。指导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情、文气,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激发对诗歌乃至语文的兴趣。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二)在读中领悟诗文的意境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言在意外”。我们学诗,从读入手,披文入情,做到入情入境,体会诗人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或诗中人同喜同忧。如《游园不值》《江畔独步寻花》《送孟浩然之广陵》三首古诗,都是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写景诗。在音韵和谐、行云流水般描述中,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的赞美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又如《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则于节奏明快、声音铿锵的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深厚而鲜明的爱国情感。教学这五首诗时,第一,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第二,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写意上的重点词句,指导其调动自己的潜能,展开联想,欣赏其景趣、情真之美。如从“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中的“压”“低”,引导学生联想到似锦的繁花缀满枝头的盎然春景。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尽”两字,体会诗人怅然若失,面对长天碧水的落寞情怀。从《示儿》一诗中的“悲”字,体会诗人弥留之际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凄凉之景。从《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一诗的“喜欲狂”,想象诗人的手舞足蹈,喜极而泣;第三,指导情感朗读。老师以适当的语言,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再配以古筝或琵琶曲,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江畔独步寻花》《游园不值》可配以节奏明快的名曲,《送孟浩然之广陵》可配以节奏舒缓、抒怀的古筝曲,《示儿》《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则配以激昂的琵琶曲。

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从而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境界。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如此浓厚的生活情趣,单就字面的理解是不够的。可以通过配乐朗读,听录音、看插图等,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组成的画面:村庄的周围,青草茵茵,黄莺飞舞,河堤两岸的杨柳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这诱人的春景中,悠闲的放起风筝,各式各样的风筝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多么迷人的景象!多么惬意的情调!如此优美的乡村春景飞进了学生的脑海。此时让全体学生起立,倒背双手,闭上眼睛,一起朗诵全文。学生早被诗中的美景所陶醉了。

诵读的方法有很多,如节律朗读法、诗情画意结合法、节奏诵读法、据谱填词演唱法、速读法……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能记住即可。当然古诗文吟诵必须保证时间,要时时诵,天天记,这是保证诵读质量、进行大量积累的前提。笔者在实践中就向学生提出了“天天读古诗,早晚十分钟”的口号,并开展了“四个一”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即一周一节诵读课、一月一次活动课、一学期一次赛诗会、一年一次古诗文读书节。

大量的吟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吸收了古代语言的营养。尽管有些内容一时难以理解,但也为学生今后的“反刍”、领悟提供了语言材料。特别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吟诵,使学生感悟到了古诗文“温柔敦厚”的语言特色,并逐渐内化古诗文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

二、自主诵读,培养悟性

古诗文诵读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行为。在吟诵活动中提出的“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就是要求教师不要用分析代替学生的吟诵,而是让学生在吟诵中自悟自得,在自悟自得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烦琐的分析和逐字逐句的讲解,应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同时,积极发挥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便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阅读也反映着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通过自悟而受到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以及所获得的知识,远非教师分析所能得到的。而有些古诗文的深远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人文精神也绝非教师能分析得清的。再说古典诗文中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蕴意,常使诗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果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就会产生很多超越文本的阅读新意。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读后问: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在经过充分的自读感悟后纷纷发言:“在这么美的环境中一个人饮酒,李白真是太孤独,太伤感了!”“不!李白太浪漫了,花间、月下、美酒,那种感觉肯定是妙不可言。”……

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二)激发兴趣,培养诵读习惯

抓住教育契机融入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如为进行普通话的宣传,组织一次古诗文朗诵比赛;为纪念节日,让学生朗读一些相关的古诗文等。可以因势利导开展活动:如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去联想所学过的古诗文;利用课余游戏进行小竞赛——背诵学过的古诗;在课前准备时间进行小组背诵古诗文挑战赛;利用早午读时间进行古诗文唱和……在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中,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写大体整齐押韵的诗,并且要有合理大胆的想象,让人能从自己的描写中想像出一幅图画。同时,抽出较好的诗加以讲评,引导其运用联想、想像、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将一些枯燥的文字变成具体形象。指导学生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使学生从诵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领学生走进诗词歌赋的殿堂。

三、持之以恒,培养健康人格

人文主义认为,教育应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把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而人格和个性的培养应是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潜移的,渐进的,是在长久的感悟熏陶中逐步形成的。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想、品位、心理素质的行为表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人的本质。通俗的讲,人格就是人的稳定的整体形象。健全的人格是指具有相对正确的信念和世界观,并以此为核心,具有相对正确的动机、态度、理想行为等;而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应该是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受自己的人;应该是乐于助人、客观地认识周围事物,并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中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都是未雕之璞,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之成玉,即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一)塑造健康人格是传统教育的精华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格特征的人。传统教育一贯重道轻艺,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我们要剔除其显而易见的封建糟粕,吸收借鉴其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比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的家庭理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等等。重视人格的培养,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学习传统教育的这一有益经验,并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意义,谱写人格教育的新篇章,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古诗文的吟诵中,培养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健全人格,是我们开展吟诵活动的最终目标。吟诵古诗文,它的显性效果容易被人重视,但实际上它对学生的隐性教育更为重要,更为长远。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推敲、运用,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修炼和熏陶,学生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培养了健全的人格。正如魏书生所说,“从思想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命运”。小说家金庸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认为:“古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教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都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

(二)古诗文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载体

    中国原是诗的国度,自古培养学生就注重“诗教”。孔夫子教诲弟子学诗,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自幼学诗,在“修身”上下功夫,立志“治国平天下”,心忧黎元。做地方官,一般都有造福一方的德政;身居庙堂,则力主改革弊政,励精图治;在生死关头,则毅然决然走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路。当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屡遭挫折甚至身受重重磨难时,就愈加深切的忧国忧民,感怀时事,从而写出震撼人心、名传千秋的诗篇。

    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读诗,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读诗,口惟心诵,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原动力。读诗,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净化。

总之,诗教不仅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而且还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培养纯正的审美情趣。一句话,养心修身,润人心田。这毫无疑问,古诗文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在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中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四、古诗文培养健康人格的两个重要途径

(一)渗透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

1、引发学生心灵共鸣,陶冶民族性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论语》所说的“仁者爱人”;神话中的“愚公移山”;《史记》中的卧薪尝胆;韩愈谈论学习所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范仲淹《岳阳楼记》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等等名言、名篇,选入教材,其言简意赅的方式,成为中国人千古传诵的处世、论学、为人的精神支柱,让学生吟诵之无不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杜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之谓也。

古诗文,对民族性情的陶冶是以其充满智慧的魅力与学生精神渴求相对应,如春雨滋润旱苗,渗透到学生的生命脉络之中。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解放,如轻舟千里,油然而生通体舒畅的自由感。读杜甫的《春望》,学生就会感受到战乱摧残着生命,有如山城萧然,花鸟同悲,凄然而生面对民族危机的忧患意识。这些古诗文以其刚劲的或柔婉的、沉重的或轻盈的手,从不同的角度、音阶和情调,弹拨着学生敏锐的神经之弦,引起他们的心灵共鸣,激活学生从特定角度感觉这个世界,进而提高评判美丑、振奋意志、陶冶情操和创造美好人生的能力。对于精神修炼而言,这是“内功”,内功充实了,就能以一种精神的力度明净致远、刚毅应变、儒雅处世。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古诗文的灵气,渗透于土地山川,渗透于楼阁园林,如画龙点睛,使之精神全醒,如发放一种精神领域的通行证,自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广阔浩渺,气象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璧”,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当学生在诵读了古诗文名篇,若有幸登临长江中游的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不能不联想到崔颢的《黄鹤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文风拂面,飘飘然与古人一同体验江山佳趣。此外,如王羲之兴办曲水流觞盛会的兰亭,陶渊明追求半隐半仙人生境界的桃花源,欧阳修自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醉翁亭,苏东坡泛舟怀古的赤壁和称之为“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陆游面对曾是惊鸿照影的春波而为妻赋词悼亡的沈园,这些名胜古迹牵系着古人的理想、情趣、感慨和忧伤,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魂,此时此刻,无不令学生在古今对话中传递着人文精神的信息。

    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诵读这些诗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让学生去品味和思考中华的文化血脉。

3、增强学生的骨气和人格

古诗文中,往往充满着诗人的才气和灵性,这些诗文个有千秋,但对学生的主体精神世界的滋润是多层次的。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中较多写到的意象。《论语》中讲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松就被视为坚贞的象征。竹在六朝沾染着名士气,但后来又增加了操守的因素,清代的郑板桥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梅在元代王冕的《白梅》写到:“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里不仅要高洁立身,而且要把清香和春天送给人间,表现了积极入世的襟怀。在民族危机的严峻时刻出现的一些古代文学名篇也毅然承担起民族命运。岳飞的《满江红》,发出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宏亮誓言。诵读文天祥的《正气歌》,学生知道了他精熟许多历史文学名篇,用以养育自己的浩然正气。惟此,他才能在《过零丁洋》诗中如此体验人的生死价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些古诗文,其间蕴含着哲理,闪烁着辞彩,荡漾着情感,体现着人格。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之可以审视、可以触摸、可以呼吸、可以体味。让学生从中感受做人要有骨气,要保持人格尊严。

(二)在诵读古诗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吟诵中,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

以水为例,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常常使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因为它是那样的变幻多端,那样富有生气。李白笔下的“水”多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王维笔下的“水”多清新秀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勃笔下的“水”,美丽如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笔下的水绮丽可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水”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此外,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这里,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2、在吟诵中,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

在引导学生诵读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文中,自然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无“海”,则不能抒发作者“吞吐日月”、一统江山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3、在吟诵中,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古诗文中的环境描绘

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即通过诵读古诗文,学生既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感染又提高了文学素养——语文素养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当学生有所感悟之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模仿古诗人的诗词进行诗歌的创作,将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真情实感融入字里行间。读唐代李峤的《风》,学生写出了“谁也没有见过风/当林木点头的时候/我知道风正走过……谁也没有见过风/当窗帘飘动的时候/我看到风在舞蹈……”;读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学生写下了《小雨点》“天上落下滴滴雨点/哦,干渴的泥土裂开了嘴巴……天上落下滴滴雨点/哦,枯黄的草地撑开了小伞……天上落下滴滴雨点/哦,平静的池塘张开了笑颜……”可见,古诗文中精美绝伦的环境描写已在诵读中脉脉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我们应该深信,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感受着民族文化的智慧,汲取着民族精神的精华,传承着民族的精、气、神。学生接受了古诗文诵读教育,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使他们长远地、默默地变化气质,使他们的生命陶冶出深度,以维护人心光辉,以提升人格品质,以造就出国家、社会、民族所需要的人才。

应该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古诗文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个载体,大量、自主、长期地吟诵之,无疑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