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林石谱。你看了吗?

 二闲居 2018-12-12
云林石谱。你看了吗?

玩石头的人。云林石谱不可不看。这是中国第一部赏石专著。到清代。赏石方面的著述多达三十余种。四库全书。删略其他。独留云林。

作者。宋人。杜绾。这个字读弯。杜绾号云林居士。所以叫云林石谱。山阴人。就是绍兴人。在宁波当过县令一类的小官。杜居士系出名门。是杜甫的后代。北宋庆历年间。大丞相祁国公杜衍的孙子。

云林石谱的序太重要了。近百年白话文写作。写得能超过古文的屈指可数。写石头的能超过这篇序的。我还没见过。 经典句式。俯拾皆是。

孔传作的序。孔传。孔子四十七代孙。史载。精易学。操行介洁。官至右朝议大夫。封桃源县开国男。

孔传这篇序太牛叉了。牛叉到整个云林石谱都可以不读。这篇序不可不读。




开篇第一句。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

谁写石头调性能这么高。一上来。就给石头定位。天地精华。后人引申为。地之精。气之核。山之缩影。人们常说石头有灵性。灵性从何而来?至精之气。所以然哉。

物象宛然。得于仿佛。

宛然是说逼真象形。仿佛。写意。神采为上。得意而忘形。书法讲笔意。石头讲石意。有那个意境在就够了。现代有人把石头分类。有意形石这一说。重在仿佛。似与不似之间。

虽一拳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

一拳之多。千岩之秀。以小见大。缩龙成寸。精华所在。大的放园林会馆。小的放书案。香几。琴桌。所谓供石在案。千秋如对。还有比石头更古老的雅玩吗?动辄亿年。沧海桑田。一枚石头上都体现出来了。

如观嵩少。而面龟蒙。坐生淸思。

摆一枚山形石在书案旁。就好像游览少室山。攀登龟蒙顶一样。悠游山水之间。文人的清思就出来了。一篇佳构应运而生。

藏品杂志以前出过一期赏石专刊。名字就叫石上清风。估计出处就在坐生清思这里。这期一共印了5000本。原订价48元。现在孔夫子旧书网一本标价8000。还不一定买的到。我翻过好几遍。现在想买一本。也觉得太贵了。

故平泉之珍。秘于徳裕。扶余之宝。进于武宗。

唐朝宰相李徳裕因为喜欢石头。特地建了个平泉山庄收藏这些石头。现在有些人开始玩石头会所。很时毛。岂不知唐朝宰相早就这么玩了。平泉山庄应该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赏石会所。

武宗皇帝因为青睐怪石。扶余国就把一枚松风化石进贡来了。辽宁朝阳北票一带化石天价。估计也有不少进贡给人民公仆了吧。

圣人尝曰。仁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盖所谓静而寿者。

仁者。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宁静的像山岳一样。所以永恒。

现在常讲的。摸石纳福。赏石长寿。估计也是从仁者乐山引申出来的。故宫御花园有枚清代的灵璧石立峰。包浆被游客摸的那真叫好。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石头?孔传给的答案就是我的答案。仁者乐山。好石就是乐山。

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序里说。久居城市。远离山林。不能朝夕可至。供石在案。以慰林泉之思。

李渔在闲情偶记山石篇中说。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同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

无聊之极思。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人是大自然的生物。呆在钢筋水泥的层林中。不能时时亲近自然。那就供枚石头安慰安慰自己吧。

其实李渔和林有麟表达的跟孔传一个意思。好石乃乐山之意云。

有人说山形石是文房雅石的永恒主题。就像男人的西装。不会过时。

聊到这儿。你该明白了。为啥好的山形咋那么贵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