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8.2

 钟家台 2018-12-12

以断绝毛文龙岛上的生活来源,结果导致毛文龙钱粮断绝,岛上辽民多饿死,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立刻就向岛中运送粮食,“毛文龙既诛,岛中需米甚急,请令登、莱道府,速运接济。”袁崇焕是为了一己之私故意饿死无数辽民,他是用粮食要挟毛文龙以诱杀毛文龙!

  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于皮岛,得知毛文龙被杀后,免除了后顾之忧能够长驱直入北京的后金欣喜异常,史载“清主大喜,置酒高会”,皇太极立刻发兵入关直扑北京,这就是崇祯二年十月的皇太极率十万兵马打到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

  此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后金满清直犯中原如入无人之境,保定、济南、兖州、高阳、固安、良乡等许多城市被屠城,数百万百姓遭到掳掠,兵部尚书王在晋指出:“‘毛文龙径袭辽阳,故旋兵相应,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此出于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制之功,则文龙何可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自取矣!”从此明朝不得不加大对边防的投入,在崇祯大幅减免了东林党把持的商税等,却将越来越重的辽饷等税赋加到了贫苦百姓头上,又导致农民军问题的不断严重,失去了毛文龙这道边防保障的大明从此走上了亡国之路!

  毛文龙被杀最终由六十多人审理认定袁崇焕主谋,但袁崇焕与钱龙锡的通书是白纸黑字的证物,所以在东林党为主的主持的审判下,最终认定“总之两事皆(袁崇焕)自为商量,自为行止,龙锡以辅弼大臣,事关疆场安危而不能抗疏发奸,何所逃罪”,这可是东林党主持的判决,钱龙锡在其中的实际罪责应该更大。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毛帅东江》写道“怀宗崇祯元年秋七月,起袁崇焕督师辽东。时朝议忧皮岛毛文龙难驭,大学士钱龙锡被命入都,过华亭征士陈继儒,继儒定策请诛文龙,龙锡颔之。至是,龙锡与崇焕言边事,崇焕答以从东江做起。龙锡曰:‘舍实地而问海道何也?’崇焕曰:‘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此崇焕所优为也。’遂定计去。”这一点在杨士聪的《玉堂萃记》得到了间接地证实:“后钱龙锡因文龙之事议死,其家子弟日至陈继儒家诟詈,盖因继儒献诛文龙之策而致龙锡下狱也。”身为东林党为东林党百般辩护的杨士聪肯定不会冤枉钱龙锡,钱龙锡的家人都跑到陈家埋怨陈家的馊主意出得不好,可见钱龙锡是参与了矫杀毛文龙的!

  东林党大佬黄道周上疏认为龙锡不宜坐死罪,再加上钱龙锡是崇祯任用的第一个东林党阁臣,所以崇祯最后为了面子还是没有处置钱龙锡,将辽东大好形势毁灭的钱龙锡居然仅仅是“引疾放归”!

  明亡后,东林党又在满清官修明史中继续诋毁毛文龙,但我们可以从《明季北略》《国榷》等书中发现袁崇焕自己资米通敌,却矫诏诛杀救活了数十万辽民的毛文龙,捏造了罪名极其可笑的十二条大罪,无耻到了极点!眼里只有一党之私的东林党将大部分军饷给了袁崇焕,还配合袁崇焕对毛文龙的东江军进行物资封锁,好让袁崇焕以粮食为要挟诱杀毛文龙。钱龙锡是积极参与了杀害毛文龙的,却因为东林党把持朝堂,最终审议不过是“不能抗书发奸”的小罪。

  虽然在己巳之变后,崇祯开始启用无党派的新人比如周延儒、温体仁等,可是崇祯依然绝不肯启用东林党人痛恨的逆案中人,而无党派新人的个别力量过于薄弱,导致东林党独大的情况难以改变,周延儒后来也是因为投靠了东林党才得以东山再起。

  亡明者实是东林党!但更是大搞众正盈朝的崇祯自己!

  王世德在《崇祯遗录》中记述道:“闻贼陷洛阳,福王遇害。献贼陷襄阳,襄王遇害。督师杨嗣昌自谥死,自此天下大事益不可为。上忧懑不知所出,而廷臣以嗣昌死,欣然有得色,忘国徇私,幸败乐祸,任事者欲其成功,岂可得乎?”

  东林党的谋私忘国实在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崇祯不亡国行么!

  曹雪芹肯定只是笔名。从红楼里找的证据够多了。我信。

  只希望在现实生平上找点证据,比如,朱三子写红楼谁知道。如何流传出来的,等等。

朱慈炤明亡后的经历,明亡前那里更清楚直观。至于《红楼梦》的流传,相信是朱慈炤的朋友也就是脂砚斋等人的功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