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悼词”的语义分析---

 青岛田骏 2018-12-12

     如果要问:什么是悼词?汉语辞书一般如此定义“悼念死者的讲话或文章”。这是一种“属加种差”型的逻辑定义,也就是悼词属于讲话或文章的一种文体。那是不是悼词就只是为了“悼念死者”的吗?远远不是。如果深究,这个逻辑定义恰恰把悼词意义说反了:

    表面上看,悼词很像是一种向死者告别的文本,自此以后生者与死者就“阴阳两隔”了。就此而言,这就是一种“送别”的语言,又是朗读悼词者向在场者“汇报”死者一生的“功绩”。但是,如果深究其话语指向,那么,这恰好是面对在场者激发怀念悲痛的情感、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借助这类送别场合,达到一些利益或价值的目的.....。

    其道理很简单的,你想,死者死亦,已无意识、感觉,无论怎样在其遗体前声音分贝再高,他也不会听到。那么既然听不到了,为何还要面向遗体讲话?道理很简单,是说给在场活人听的,比如,一般悼词中有“我们要继承他的光荣传统或高尚人格,化悲痛为力量.....”等等,这就是要求对在场人员指明的方向或提出的要求,而对于死者而言,盖棺论定,与他没有一点关系了。

     从以上也可看出,悼词的功能是“继承”、“模仿”、“教育”或“教化”的文本,用一个不文雅的成语就是“借尸还魂”----将其“高尚灵魂”播撒某个特定群体间。既然如此,那么就对这个悼词的思考、设计,尤其是结构、语言风格和所突出的内容格外重视---既有突兀的彰显;也有有意识的遮蔽,说来说去,无论再变换其形式架构,其主体结构就是以下两大部分:

      第一,简练总结归纳死者一生的“光辉事迹”;

      第二,对在场者提出“继承”和学习的要求;

      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如此,这类悼念叙事文本就与其它记叙文本很不相同,它必然紧紧围绕着两个主体用心造句,并且经过反复斟酌、锤炼后,形成以下独特的思想和语言风格:

   (一)突出死者的“事功”,瓦解了唯物辩证的“一分为二”

  哲学意义上的“一分为二”,就是把一个客观对象作出“黑白两界”的划分---成绩和缺点,这是正确的,是对生活经验的提纯。但悼词不允许这样,任何一份悼词都绝对不允许描述或分析亡灵的“确点或错误”。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份“教育”在场或“后人”的文本。既然是这样一种“说好不说孬”的文本,那就只能是将“确点”悬置,只是描述亡灵的“丰功伟绩”了。

  我们常说“唯物辩证法是一种适用于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学问”,或者说“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其实不是的,这是因为人类生存过程、场合有很多避讳:比如:除夕夜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快乐热闹的婚礼也不准加入一点点葬礼的符号....。

  这些都算是人类生活的一些智慧,悼词也是如此--不得不遵守生活规则.....;

    (二)对“谥号”的“赠送”从不吝惜

  这一点无需赘述。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对于死者的纪念,不光是非常重视,而且送给死者的荣誉、功绩也是通过搜肠刮肚,全部列罗出来,再“慷慨”赠送亡灵--这无需判断是否合适或者是否“过头”,因为,既然是一种“教育”或“教化”文本,它本身就需要更多的“事迹”向后人传授,至于是否适合“实际”,也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人们也不会对于一个死去的人是否具备这些“品质”也不会计较----“死者死亦,无需较真”....。

  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在其悼词中对亡灵封了很多“谥号”,比如:

  “xx家”(这些家很多,可以有好几个项目)、战士、诗人等等,如果在笃信宗教的国家,还可以增加很多“项目”.....。

  这当然也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唯物思想路线,相反如果符合了,那就等于亵渎亡灵,也就同时瓦解了这类“教育文本”。

   (三)语言千锤百炼,高度浓缩、凝练--叙述的范文

  不同国家、民族的悼词,其语言风格当然不同,但这类浓缩、凝练型却是共同特点。它为的是以有限的字符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容,同时也严格遵循着--遮蔽缺点、放大事功的原则:

  比如:如果是发生在越、朝这类国家,如果是对一位高级别公务人员悼词,其语句一定是这样的:

       ---“xx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认真执行政策,敢于坚持原则。xx同志为人忠厚诚恳,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朴素,家庭和睦融洽。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xx同志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xx同志的一生,是勤劳奉献的一生。他勤奋好学,勤劳俭朴,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xx同志处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不忘宗旨,不忘党性,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倾其心血,无怨无悔。 
     xx同志的一生,勤勤恳恳的一生无论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

  当然,以上这个范本还是有些“铺陈”了,再凝练一些,都是极为规范公正的“四字句”,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就不说了。

  -   --其语义相当“密集”,“所指”放大、膨胀,无论活着的还是亡灵,都有些沉重,又因沉重而气喘吁吁......。 

     当然,也有不少与越、朝等国的文化背景、民俗、思想文化很不同的,其悼词就写的很别致,尤以最近前美国总统小布什给老布什的悼词(节选):

  尊敬的来宾,总统和第一夫人,政府官员,外国客人,朋友们; 杰布,尼尔,多罗和我,以及我的家人,感谢你们的光临。

     我曾经听说,人最好趁年轻的时候就去世,当然,要越晚越好。在我父亲85岁高龄的时候,他的一个娱乐就是开快船,他的船叫“忠心号”,他开足300马力,快得象飞一样,在大西洋上驰骋,留下保安船只在后面拼命追赶。

     在90岁的时候,我父亲依然从飞机中跳伞而出,降落点是缅因镇父亲经常去礼拜的地方。母亲说,父亲特意选择了这个地方降落,就是为了应对伞包万一打不开的意外.......”

    “好了,父亲,就说这么多吧,我们会一直想念你。你体面、真诚、善良的灵魂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眼泪中,我们明白,这得是多么大的幸运,能认识你,爱戴你,一个伟大而高尚的人。一个孩子可能拥有的、最好的父亲。在悲痛中,我们笑着永别。亲爱的爸爸,您总算可以拥抱罗宾,再次牵着妈妈的手了.....。” 

    这倒很像一篇叙事抒情散文,如果以“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析,几乎消解了绝大部分“所指”意义,剩下的就是那种“能指的漫游”--一切都是那种巴特符号意义上的“不及物写作”。

     这很轻松,老布什轻松,小布什轻松,那种固定的、大而无当的”所指“被消解。于是,在场的轻松,不在场的也轻松,听到声音的也轻松---,他活着谱写了一连串“故事”;死了由儿子续说故事,语言不再驾驭着说话者,而说话者在言说中“漫游”----

     这是一种由悼词所表征的“后现代思想---艺术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