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其高超的比兴手法,令人拍案叫绝!

 郭鹏志 2018-12-12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的词,多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以及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现存词作六百余首,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其中经典词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小编下面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词,便是辛弃疾的经典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它是辛弃疾当年任提点刑狱前往江西赣江驻节途径造口时所作的词。这首词主要以高超的比兴手法,“借水怨山”,抒发了辛弃疾极其深沉的爱国情思,堪称词中瑰宝,令人拍案叫绝。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词的首句“郁孤台下清江水”,即描写了赣州城西北角的郁孤台和赣江。而辛弃疾在词的开篇,便以一座郁孤台排空而下,显然是为了烘托满腔的激愤之情。同时将郁孤台立于赣江之上,便使得郁孤台有了一种巍巍独立之感。这也暗示着对于辛弃疾来说,收复失地、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思如郁孤台一样坚定不移。

次句“中间多少行人泪”,即在这赣江的激流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呀。这里辛弃疾所说的“行人泪”,主要指的是当年隆祐太后被金兵追至造口一事,这对于辛弃疾,对于整个南宋来说是国耻。所以当他身临造口,便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化为这一江悲凉的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则是辛弃疾想要遥望长安,奈何被无数青山重重阻拦。词到这里境界一下子高远起来。

紧接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这青山又怎么能挡得住这滚滚东去的江水呢?说明辛弃疾因为青山而遥望不见长安,于是便“借水怨山”。长安自然就是辛弃疾所在的祖国一方,而挡住的无数青山,则是暗指那些敌人。同时江水东流是大自然的规律,“东流去”也有着暗喻最终会走向胜利的意思,然而当时对于南宋来说,时局并不乐观。

词的最后两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夕阳西下的时候,我正满怀愁绪呢,却又听到了深山里传来的鹧鸪的鸣叫声。对于词情词境上来说,这里是一大顿挫。辛弃疾沉郁苦闷的心情也不言而喻,同时这两句也暗合了首句中“郁孤台”的意象。

综观辛弃疾的这首词,主要是抒发了对南宋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以及对靖康以来所失去的国土为之悲愤之情。辛弃疾在词中以高超的比兴手法,明写眼前景,暗道心中事。达到了所谓的比兴手法,意内言外的极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