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组织力 建设幸福城

 旷达致远 2018-12-12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主动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围绕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努力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夯实城市改革发展和治理创新的基层基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实施强心工程,让街道社区党组织说话办事有底气

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推动人财物和责权利对称下沉,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有责有权、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办事。

一是赋权减负,使党组织说话有人听。松绑减负聚焦主业。明确街道主要履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等职责,逐步弱化招商引资、协税纳税等职能。大力开展社区减负,清理社区管理职能62项,取消考核评比类事项21项,让街道社区党组织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赋权扩能提升话语权。推行驻区单位党组织双重管理制度,赋予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评先树优权,对区级职能部门及下属单位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建议权,推行党员评议、评先树优、干部考察“进社区双公示”制度,明确在评选先进、年度考核、党员评议、干部考察时,应书面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近3年来,先后对8名驻区单位负责人发出调整建议函,取消了12个驻区单位和126名在职党员评优资格,取消了8名拟任人选任职资格。

二是凝聚力量,使党组织干事有人跟。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带头人工程,注重选拔党性强、能力强、善协调、会服务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全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基层选拔一批、公开招录一批、组织选派一批,严把关口,拓宽渠道,80后成为社区干部队伍的主体。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开展“三问三解”“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引导党员进社区、进楼栋,问政问需问计、解忧解怨解困。配备社区专职副书记和大学生书记助理210名,选派75名机关干部到软弱涣散社区担任第一书记。10余年不换“镜头”,持续推行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深化“党员进社区、服务零距离”活动,6万名在职党员带动19万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形成了组织有要求、党员有响应,群众有需求、党员有行动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保障,使党组织服务有本钱。建立财政投入为主、费随事转、以奖代补的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大幅提高社区干部补贴待遇,有效保障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服务群众活动顺利开展。

二、实施凝心工程,让各类组织和干部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把党组织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将党组织阵地建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力量派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使群众时时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一是延伸党的触角,让党的旗帜树起来。深化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制,吸纳491名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组织的党员负责人兼任党组织委员,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党建工作为纽带,紧紧把各类组织联结在一起。加强商务楼宇、园区、商圈市场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会计、律师等4个行业社会组织党委,积极吸纳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领域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两个领域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77.2%、83.4%,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加大在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中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工作力度,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方便党员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二是打造红色阵地,让党的色彩亮起来。制定《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统一社区标识标志,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每个社区悬挂“党群服务中心”标志牌,增加“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等党建元素,擦亮政治底色,使每位前来办事和活动的党员群众都能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存在。目前,全市已建成6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87个。

三是思想引领、文化润心,让党的声音传万家。开展主题党日、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进千家万户。开展“进基层社区·讲宝鸡故事”活动,组织老干部、老教师,开办流动课堂、道德讲堂,播放红色影片、讲述革命故事、讲授党的历史,增强党员、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在社区建立党群文化活动中心(站),成立唱歌、舞蹈、书法协会等一批草根社团,通过举办邻里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及“九九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活动,培育“家”文化,促进单位与社区、党员与群众之间互动交流、融合情感,使城市更有内涵、党建更有温度。

三、实施暖心工程,让居民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围着需求转、服务赢点赞”的要求,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力求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一是资源开放化。树立开放、共享、融合的城市大党建理念,发挥全市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27个成员单位职能联动作用,积极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社区集中、向居民开放,在每个社区都建立残疾人康复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实现群众文化、医疗、助老、缴费、服务“五不出社区”,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聚焦健身难、如厕难、停车难等“急难愁”问题,专门出台文件,将全市沿街门店、机关事业单位、商场、宾馆等单位的卫生间免费向市民开放,281所中小学校和所有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操场及体育设施全部免费对外开放,确保党的资源人人享。

二是服务项目化。实施“惠民公益”创投项目,年初由社区党组织分别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服务清单,并将两个清单对接融合,精心策划设计服务项目,建立服务项目库,通过引导辖区单位主动认领、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明确项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打造了“爱满空巢”“义集义仓”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比如,针对辖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金台区金河尚居社区党组织实施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项目,先后对230多名务工人员进行刺绣、烹饪等技能培训,使他们很快实现了再就业。

三是服务智慧化。投资1920万元,建成贯通市、区(县)、镇街、社区(村)四级的智慧党建平台,打通上下联系信息渠道。利用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积极建设集社区党务、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建服务平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服务事项数字化申请、交互式审核、跨部门办理,力求让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例如,针对上班族“朝九晚五”办事难的实际,高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38个居民小区分别安装“智慧化微社区办事云柜”,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将需要办理的业务资料投放到“云柜”中,网格员在手机上同步获得信息,并及时将资料带到社区进行办理,办结后再重新投入“云柜”,平台自动向居民发送办结信息,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

(执笔人:王都让 薛建恩 索炳辉)

(责编:段晨茜、闫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