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行词汇背后的秘密:词如其人

 cat1208 2018-12-12

在给大家推荐网络百科全书时,拥有多语种词条的维基百科和权威性很高的斯坦福哲学百科总是必备的。但是,我每次都还会推荐萌娘百科,结果人们误以为其中混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如果说我只是为了卖萌,那大家真是冤枉我了。我真的是在严肃地说,萌娘百科所记录的汉语流行词汇,价值非常大,可以反映体现当代人的思想态度,反映整个时代的精神。

就在刚刚,我又学到了一个新词汇:“橘里橘气”。

光看这4个字,我以为是形容某个东西偏橘黄色。后来又结合上下文,知道它是形容人的词。人不太可能是橘黄色。就算是因黄疸病发作而显得像是橘黄色,那也不值得专门发明新词汇。我就在想,橘猫是一种容易长胖的猫。那么橘里橘气这个词,可能就是形容一个容易长胖的人。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原来这个词是形容像女同性恋一样的人。演变路径是这样的:傻里傻气——娇里娇气——gay里gay气——橘里橘气

因为gay表示男同性恋,gay里gay气就是说一个人很像男同性恋,但实际上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而为了表示一个散发出女同性恋气质,但实际上不一定是女同性恋的人,人们就创造出了橘里橘气这个新词汇。

大家看,这种流行词汇,既朗朗上口,又能迎合了时代最新需求,它们难道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吗?

为了认真理解这些流行词汇的重要价值,我们必须先区分几个关键层级:

1.具体交流符号层级:人类所使用的声音、文字、图像等具体的符号,来表达某种意思。比如“谢谢”和“thanks”可以用来表达感激之情。

2.人类外显行为层级:人类可以收缩或放松肌肉,移动自己的肢体,表达某种思想态度,满足某种心理或生理需求。比如,人类可以说出类似“xiexie”的声音来表达感激之情。符号一般需要通过外显行为来创造,文字符号需要人去写,声音符号需要人来念。

3.人类内隐心理层级:内隐心理层级不可直接认知,只能通过各种间接手段来研究的人类认知和行为机制。很多时候,人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只有在仔细的自我观察后,才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

举个例子,心理学家会认为,人类在获得他人帮助后,如果产生了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能刺激该人在将来某个时刻再去帮助那些帮过自己的人,那么这种情感就有利于社会性动物的社会团结。这种情感可以叫做“感激之情”。如果这种“感激之情”是自动化的,那么又要考虑人们可能会如何刻意利用这种自动化的感情之情来起到反社会团结的作用。比如,董卓送吕布赤兔马,吕布就从丁原那里造反,这就是董卓在利用吕布的感激之情来破坏吕布和丁原之间的社会团结。

总之,看不见的内隐心理层级,需要用看得见的符号和行为来推测。而通过人们的所作所为,可以推测出人们的所思所想。有点像侦探破案,从各种看得见的线索,去推测出看不见的心理过程。

以汉语符号研究汉语符号使用者

我们现在仅仅以汉语符号为例。汉语中“橘里橘气”这个词汇是一个新创造出的符号。至少比起“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种西周时期的《诗经》里就已经有的符号来说,在21世纪才出现的“橘里橘气”肯定算是新符号了。

我们可以分析这些新鲜出炉的汉语符号,来分析使用这些汉语符号的人做出了什么样的外显行为,继而了解这些人的内隐心理活动。

首先,“橘里橘气”在使用时,似乎是中立偏褒义的。它表达了某种对类似女同性恋的非女同性恋女性的欣赏。此时我们就可以推论,使用该词汇的人类对于女同性恋这一人类行为是持宽容甚至赞美态度的。以此类推。假定有一个地区的人将所有以性交易为主业的女性称之为“性工作者”,那么比起称呼这些人为“婊子”,我们可以推定这个地区的人对于性交易的态度,在道德和法律层面都可能是允许甚至赞许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流行词汇的使用情况,来研究使用流行词的人的各种内隐心理活动。一个词汇在一群人中很常用,就可以表现出这一群人的共识。一个词汇经常被某一个人使用,那至少也可以体现这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比如,我写文章时,经常用“人类”这个词。“人类”这个词的出现频率非常高,比“黑猩猩”、“大熊猫”或“山东人”、“河北人”或“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等词汇的出现频率都高出很多。这种对词频的分析也可以体现出我的特色。由于我的心理学背景,所以我总是在关注人类的行为模式。所以会不自觉地说“人类”这个词。而黑猩猩不是人类,中国人和日本人只不过是人类的子类,不具一般性。

流行词汇体现了人类无意识价值判断

之前的“橘里橘气”主要体现的是使用者的情感倾向,接下来举一个认知层面的例子,看看词汇是如何影响人类的思考方式的。

“存在感”这个词,算是比较新的。至少我小时候,从未听说过“存在感”这个词。那时,如果我要表达“小明在班里没有存在感”这样的句子,我会说“小明在班上不活跃,同学们对他没有深刻的印象。”

“存在感”这个简短的三字汉语词,意涵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只需看一眼,就能遐想起整棵大树甚至整片树林的风貌。

“存在感”一词涉及的是“人生如戏”的戏剧隐喻。某个角色在一出戏剧中的出场频率更好,观众很容易记住这个角色,也很重视这个角色,我们就说这个角色存在感很强,不容忽视。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曹操、诸葛亮等角色的存在感很强,而像陈兰、董允等角色就没什么存在感,我们都可能记不住这些人的名字。

如此一来,当我们说某个人存在感很强,不容忽视时,也就是在使用“人生如戏”这个隐喻。我们将世界比作一个大舞台,而舞台上的角色都在竞争观众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只有最出彩的角色,才能博得最强烈的存在感。

换言之,当我们说“小明存在感”很强,我们这种说法的方式就已经在营造一种人类行为规则。在这种规则下,获得很高的存在感成了人的行为目标。如同塑造存在感很强的戏剧角色是戏剧的目标。

“人生如戏”的隐喻不止于此。既然是说人生如戏,那就会区分观众能看见的舞台和观众看不见的后台。有表演出的虚情假意,也有自然体现的真情流露。

“戏”是演员根据剧本演出来的,不是真实的。演员在后台里化妆的过程,背台词的过程,这些都是刻意不让观众看到的真实准备活动。刻意想让观众看见的都是表演出来的非真实活动。舞台上的医生不一定学过医,舞台上的老师也不一定会教书,舞台上的夫妇也可能不是夫妇,舞台上的老人也可以由年轻人扮演。

由于“人生如戏”的隐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只有假想出另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从来都没有人生如戏的隐喻。然后两相对比,才能看出这个隐喻有多大的影响。

现在,假定另外有一群人,他们从不使用“存在感”这个专门的词汇,也从没听说过这个词汇。他们每次要表达“存在感”这个概念时,都要很繁琐地使用“很活跃,让人印象深刻”。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他们那群人可能不那么在意“存在感”,他们并不是很想要达成“高存在感”这样一个目标。或者,这种现象在他们看来不那么重要。

甚至,如果有一批外星人,他们从不知道戏剧隐喻中的“前台”和“后台”的区分,那么这些外星人的生活方式可能和我们人类完全不同。他们可能永远都生活在前台。那里的人不知道“按照规则扮演”这种行为。换句话说,不可能有戏剧。甚至,他们也无法“假装”、“说谎”、“伪装”。他们的生活,在我们人类看来一定非常无聊。虽然没有了“猜忌”,但由于“人心的透明性”,导致很多有趣的事情也不存在了。

总之,如果某个现象不重要,那就没有必要发明专门且精准的词汇来描述它。而流行词汇,往往就体现了人们对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无意识判断。

在地球上,所有人的价值判断,大体上都比较相似。无论是伦敦市的都市白领,还是印度农村的农民,或者亚马逊丛林中的土著人。但一些细微的群体间差异,足以让人见微知著。

举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我是个普通直男,对于女士口红没有什么了解,只能说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中大概的颜色。不过有些女士对口红的研究非常深入。她们看见口红颜色时,甚至能说出某种编号,比如#34,#493,#923,#132等等。

我第一次知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也许在我眼中,#34到#57之间的颜色,全都叫红色。而在她们眼中,不同种类的红色口红是不同的,而且这种细微差别非常重要,可能要关系到搭配不同的化妆品和服饰。只是我这种不敏感的人,看不出来而已。

又比如,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我会对“真句子”做出各种各样的分类。如先验真理、后验真理、必然真理、偶然真理、分析真理、综合真理、约定真理、符合真理、融贯真理、修辞真理等等。连“是”这个字,都可以区分出4种不同的含义。而对于批判性思维不够了解的普通人,就像把不同红色口红都叫做红色口红一样,不会对“是”或者“真理”的不同含义做出区分。

练习题

最后留几个小练习题:

1.翻看自己最近写的一些内容,看看自己最常用的且比较有特色的3个词是什么,并试着做出分析。可以选日记这类个人化的文字材料,不要选工作备忘录这种有格式的内容。

2.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分析3个你已经非常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可以留意一下这些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时间起点和流行了多长时间。

3.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寻找3个对你来说完全陌生的网络流行语,并试着做出分析。要注意,具体是哪些人在使用这些你不熟悉的流行语,他们这群人有什么有趣的心理学或社会学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