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 : 普通本科和985/211的差距有多大? 看完彻底扎心了!

 阳春雪竹轩 2018-12-12

随着“上大学”的普遍化,现如今大学生已不像10年前那么“值钱”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于学历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同等岗位条件下,985、211的毕业生和普通本科及以下相比优势太明显。那么,普通本科和985、211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英才君就用数据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

1

本科毕业生起始薪酬对比

不同水平高校毕业生期望的起始薪酬水平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受访的毕业生中,能够接受5000元以下起薪的985高校毕业生不足20%,而普通本科毕业的同学能接受这样待遇的则超过65% ;能拿到10000元以上起薪的,985高校毕业生占了19%,而普通本科只有5%

2

本科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所在地对比

由上图可见,985高校毕业生中,近一半表示自己期望的首份工作地点是北上广深特大城市,而普通本科毕业生选择这几个一线城市的比例则只有26%

受访的数百名985高校学生没有一个愿意去县城、乡镇及农村工作的,而愿意去普通地级市的也只占2%

即使是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也只有寥寥几位表示毕业后愿意去县城乡镇农村工作。

虽然国家对于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各种政策和宣传一直颇有力度,但在北上广深大城市明显的资源集聚效应面前,仍然显得难以真正打动大学生的心。

3

本科期间参加科研竞赛、科研项目等情况对比

985、211高校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实际上都不低,985高校64.7%的学生,211高校47.7%的学生都是这类活动的重度参与者,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没参与过任何科研竞赛或者科研项目。

考虑到这些没参与过的同学中还有一部分是读文史/经管之类专业的,仅以理工科学生来说,完全没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实际上很少。

但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情况则是:有63.2%的学生从没参加过科研竞赛或项目,有过多次科研类经历的比例不到10%,这与985、211高校的学生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由学校举办比例(985高校64.7%、普通本科19.1%)可推断,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参与科研的比例之所以如此之低,主要原因是学校提供的机会实在太少。而985,211高校的学生反而是认为科研参与门槛太高让学生望而却步的占了多数。

对于985、211高校的学生来说,参与科研的最主要限制条件是天资,而对于普通本科的同学们来说,他们所经历的严重机会资源匮乏,让天资好坏都成了一个次要因素。

4

学校的教务系统在选课季的表现对比

985高校中,只有不到15%的学校教务系统在选课季卡的非常严重,基本处于崩溃状态,而30%以上则系统运行一直良好,基本没有卡的现象;

而普通高校教务系统在选课季基本瘫痪的占35.2%,而系统运行良好的接近13%。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教务系统使用体验非常差,也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经常吐槽,急需改进的方面。

5

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信息及满意度对比

不同水平高校在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问题上表现相差甚远。

从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院校,再到普通本科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效的实习信息及机会的比例依次递减。

由上图可见,很多普通本科大学在实习和就业指导方面,做得甚至还不如一部分专科院校。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在中国虽然专科院校手里的资源比本科高校差了几条街,而相当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却比不过专科生的原因。

6

学校举办职业规划讲座等活动的频率对比

注:由于“双一流”中“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和“985”“211”高度重合,在本文中未加区分,但实际两套概念有部分差距,本文数据仅供参考。

由上可见,水平越高的大学越经常举办职业规划方面的讲座活动,而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类似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据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其中,62.4%的受访者认为,没提前规划好未来是“慢就业”的主要原因;57.8%的受访者期待学校为在校学生实习提供更多渠道,53.7%的受访者建议学院安排与专业相关的就业讲座,答疑解惑。

英才君:通过上面的数据和分析,相信大家对于普通本科学生与985、211高校学生的差距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你的成绩离985/211这个目标还有多远?赶快奋发起来吧!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倾听大学生——2017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校园生活调查报告》及网络,百年英才小编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