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麟说史】前秦帝国崛起之路(12):慕容垂饮恨离故土

 陆一2 2018-12-12

(慕容垂  漫画版)

我们放下慕容垂暂且不谈,先来谈一谈前燕在慕容暐的领导之下、在慕容评的“英明”辅佐之下、在慕容冲的嬉笑玩闹之下,这个绵延了20多年的帝国内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情况相当不妙!

首先,前燕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阶段,也就是说,如果瓶颈阶段突破不了,那么帝国很肯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这个阶段是任何一个王朝必须经历的过程,很多王朝没有突破,就夭折在襁褓之中,有些王朝进行了突破,冲出了这个瓶颈,天地一片广阔,帝国也获得了新生。

就拿秦王朝和隋王朝而言,就是典型的没有突破瓶颈的例子,秦帝国享国十几年,隋帝国享国三十多年就寿终正寝,而西汉帝国、唐帝国、北宋王朝以及明王朝都经历了这个瓶颈阶段。对于西汉,瓶颈阶段就是七国之乱,大唐则是武则天篡位,北宋就是同辽国和西夏的战争,明朝就是朱棣夺嫡之乱。

而现在,前燕也进入了瓶颈时期,面临着强敌前秦的虎视眈眈,以及东晋桓温的跃跃欲试。

而在前燕国内,国家的经济状况也是一团糟,那些王公贵戚,侵占和兼并了大片土地,这些蛀虫不但兼并土地,同时还豢养了许多“荫户”,所谓“荫户”,就相当于现在的黑户,但是和黑户还不太一样,就是国家的人口普查名册上没有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实际上是存在着的。以什么名义存在呢?就是依附那些豪强和贵戚来生存,打得粮食属于豪强贵戚,生产的东西也属于豪强贵戚,就是贵族地主门下的生产者。

一旦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变得普遍和正常,这对国家而言是一种空前的灾难。这是因为,国家的人口花名册没有这些人,所以这些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但是他们种着国家的土地,也生产东西,然而这些产品不归国家,最终富了贵族和地主豪强,穷了整个国家和政府。

在前燕,荫户已经泛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甚至连军费、赈灾等资金都不够用。

那么泱泱前燕,占据了北方二分之一的土地的强大帝国,竟然没有一个人看出这种严重的问题吗?难道他们都是一些尸位素餐之徒吗?

(悦绾)

前燕还是有忧国忧民之人的,尚书左仆射悦绾就是一个少有的明白人。对于悦绾而言,荫户的存在对他这类豪门显贵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恨不得越多越好,但是悦绾拒绝了这种诱惑和自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旦国家崩溃,不管你是贫是富,哪个也跑不掉,悦绾就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向慕容暐深刻地剖析了荫户存在对国家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慕容暐不是糊涂蛋,悦绾将问题的症结挑明他非常支持,就让悦绾加紧行动,消除荫户,还利益于国家。悦绾得到朝廷允许,马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有了尚方宝剑,就不怕豪强贵戚,没过多长时间,就清理出来荫户达20多万户。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20多万户,按照保守的一户三口人计算,就是60多万人,基本上占据了前燕国家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有十分之一的百姓没有为国家创造财富,而是将财富聚集在了私人手里,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悦绾的清理行动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慕容暐是高兴了,国库也将要殷实了,但是朝廷中那些被破坏了利益的官员,都将悦绾恨之入骨,恨不得扒其皮,抽其筋,食其髓。

其实,不用这帮人磨刀霍霍,因为清查荫户的工作仅仅进行了两个月就嘎然而止,因为悦绾突然去世。至于是不是被别人害死的,我们不清楚,有这种可能性。悦绾一死,这场为国家谋福利的伟大工程就半途而废了,这对前燕而言,只是灭顶之灾的开始。

老天爷没给前燕喘息的机会,东晋煞星桓温就于公元369年带兵前来北伐,幸亏前燕还有慕容垂在,所以在借助前秦的兵力,将桓温大败而归,前燕暂时躲过了一场浩劫。

前燕遭难,前秦伸出友爱之手,两个国家就度过了一段为时不长的蜜月期。一年之后便彻底翻脸,兵戎相见了。

两家翻脸有两个原因,一是慕容垂在生命遭到威胁之际逃到了前秦来避难,二是前燕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惹怒了前秦苻坚。

先说第二个原因,还是和桓温伐燕有关。桓温伐燕之时,慕容暐派遣使者向前秦借兵,并许诺事成之后割让武牢等地报答前秦,所以前秦就派遣了军队,为前燕雪中送炭。

(武牢关,即虎牢关,因为《晋书》的作者是唐代宰相房玄龄,所以在晋书中所有“虎”字都被替换了,这是为了避讳,因为唐太宗他爷爷叫李虎。)


但是等桓温败还江南,危机解除,慕容暐就开始后悔了,写信给苻坚说:“原来许诺的割地事宜,是我们使者说话不严谨,不能算数的,况且国家有难,邻邦理应帮忙啊!”

慕容暐的政治素质就是个低能儿,你不惹苻坚,苻坚还想把你灭掉呢,何况你还嘴上无毛,想借机狠涮前秦一把,这不明摆着自己活腻味了吗?苻坚大怒,拍案而起,讨伐前燕终于师出有名了。

第一个原因说起来就有点复杂,咱们一起慢慢道来。

事情还是要从前燕大败桓温开始。就在桓温大兵压境之时,朝廷百官人人震恐,甚至都有了弃掉都城逃入深山的打算,在这个危急机时刻,一直狠装孙子的慕容垂就站了出来,亲自带兵,将桓温打得惨败,大胜而归,保住了国家。

慕容垂是前燕头号功臣和英雄,怎么赏赐都不过分。但是令人心寒的是,事情恰恰相反,慕容垂回到蓟城之后,迎接他的不但没有掌声和鲜花,而是一个又一个令人胆寒的当头大棒。

没本事的人就特别恨有本事的人,之所以是这样,还是因为心虚的原因,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力被别人抢去,所以慕容评对慕容垂恨入骨髓,想方设法收拾他。

按照正常逻辑,既然打了胜仗,朝廷就要对有功之臣进行奖励,慕容垂只字不谈自己的功劳,而是连续上疏要求朝廷加封将军孙盖等人,第一次上疏,慕容评没理,第二次上疏,慕容评依旧给压了下来,第三次慕容垂就彻底爆发了。

在朝堂之上,慕容垂就像一头狂怒的狮子,即使慕容评在辈分上是他叔叔,他也指着慕容评的鼻子破口大骂,声色俱厉,看来真的忍无可忍了。从此,两个人彻底撕破了脸。

慕容评在朝廷之上被人彻底揭短,什么奸臣、小人、嫉贤妒能等称赞劈头盖脸而来,在口水纷飞之间,慕容评的脸都气绿了。要是不杀你慕容垂,我慕容评还能在朝廷里混吗?

(前燕太后  可足浑氏,年轻的时候)

在朝廷中,想杀慕容垂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慕容儁的老婆、太后可足浑氏。这个老女人更不是什么好鸟,早在慕容儁时代,可足浑就因为没来由的恨慕容垂,找了一个理由杀掉了他的老婆段氏,现在,看见慕容垂又立了绝世功勋,竟然气得好几天吃不下饭,天天琢磨着将慕容垂杀掉才解恨。

看到这里,让人情不自禁对慕容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然能够被人恨成这样?按说,慕容垂很有本事,应该是燕国的骄傲,结果像慕容评这种庸人和可足浑这种老女人,竟然将其视为仇敌,必须除之而后快。这种鼠目寸光、只看眼前利益的作风彻底将前燕帝国葬送了。

可足浑老女人躲在深宫,就和慕容评商量如何除掉慕容垂。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以及慕容垂的舅舅兰建,就知道了这些人的阴谋,赶紧跑到慕容垂的府邸,劝他道:“请将军你一定要先发制人,只要诛杀掉慕容评和慕容臧,天下就会太平。”

慕容垂摇了摇头,说道:“骨肉相残,首乱于国,我不忍心这样做。”

过了没多久,两个人就又匆忙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太后和慕容评已经计划好了,马上就要对你采取行动,你千万不要错过时机啊,一旦错过,就是掉脑袋的结果啊!”

慕容垂长叹一口气,继续摇摇头,说道:“如果事情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裂痕不可弥补,我只好避难于外,也不忍自相残杀!”

慕容垂被逼到了这个份上,眼看着就要被杀,他还是不忍心提前动手,我们除了感叹他的仁慈和遭受的苦难和打击实在太多之外,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慕容令)

即使到了这个最后关头,慕容垂依旧是一个人扛着这件事情,和自己的儿子们只字未提,但是儿子们看见老爹最近闷闷不乐,肯定是遇见了烦心事,他的儿子慕容令就问道:“看父亲你的脸上有忧愁之色,是不是因为主上幼冲,太傅嫉贤,功高望重、愈见猜疑?”

慕容垂说:“是啊,我本来舍身报国家,没想到强寇败退,现在竟然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你既然知道我的心思,那么就替我出谋划策吧,我到底下一步怎么办?”

慕容令回答道:“现在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就是退保龙城,向朝廷谢罪,等待主上年长,明白你是被冤枉的,我们再回来辅佐明主不迟。第二条路就是,如果第一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只好退守卢龙,向内安抚燕代,向外怀柔夷狄,也不失一条好退路。”

慕容垂听后点点头说道:“好!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

其实,令慕容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终选择的是第三条路。

等到了公元369年的11月份,慕容垂编了一个谎言,说是要去河北的巨鹿打猎,就带领自己的军队和家人就趁机逃出了蓟城,一路马不停地赶到了邯郸,只要再加一把劲,就真正飞龙冲天,彻底自由了。

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慕容麟)

原来,慕容垂有一个儿子叫慕容麟,从小就受老爹慕容垂的呵斥,属于那种得不到爱抚、精神受到剧烈创伤的孩子,他一看老爹竟然想逃跑,心中压抑的不满立刻爆发了出来,抽了一个空子,就一溜小跑回到了蓟城,向太傅慕容评汇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老爹逃跑的路线。慕容麟背叛了父亲,造成慕容垂的手下叛逃的士兵竟然有一半以上。

慕容评得到了慕容麟的绝密消息,就赶紧向燕主慕容暐请示,慕容暐就派遣西平公慕容强率兵进行追击。等到了范阳,慕容强的部队就拦住了慕容垂等人的去路。

慕容令只好带了一些士兵断后,慕容垂在前面开路,就这样边走边退,情况万分危急,等到了夜幕降临,慕容令说道:“我们本来想保东郡以求自全,没想到计划彻底失败了,现在,后有追兵,前路无望,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去,也只能冒险去那里,那就是归顺前秦。秦主苻坚现在正招兵买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还是赶紧投奔苻坚吧!”

慕容垂沉吟良久,说道:“我们实在是被逼上了绝路,只好这样了!”

等计划确定之后,慕容垂就将骑兵散开,沿着南山向邺城赶去。结果就在行军的路上,竟然遇见了前燕一些打猎的部队,足足有数百骑,四面包围而来,眼看着就要无处可逃,即使进行抵抗,也是死路一条。

慕容垂绝望之中眼睛一闭,感觉今天就是自己的祭日了。但是,老天爷不灭慕容垂,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的话太适合慕容垂了。

就在这危机时刻,打猎部队带领的猎鹰突然全部飞了起来,那些部队急着追赶苍鹰,就全部调转马头,绝尘而去。一场劫难终于避免了。现在,慕容垂终于踏上了第三条人生之路。(待续)

(苻坚灭燕形势图)

 

(下一篇:前秦帝国崛起之路(13)伐前燕苻坚用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