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墨客,在闲暇之余除了喜好吟风赋月,曲水流觞之外,与三两好友聚集一起,互提对联也别有一番风趣。而在对联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曾留有数条堪称千古绝对的对联。而与对联有关的人物,大多数也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诸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唐伯虎,满清的纪晓岚等等,无一不是那个时代下的大才子形象,也同样在中国文学史诗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而发生在他们身上有关对联故事,也颇为有趣。
就比如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经受一位商人所托,为他的店铺写了一副对联。刚开始的时候,唐伯虎祝祝福商人的生意如春季一般生机盎然,财源滚滚又似流水般滔滔不绝。然而,这个商人毕竟是个俗人,胸中无半点墨水,所以对唐伯虎的这副对联并不满意。然而,这岂能难倒咱们的江南大才子呢?于是,只见唐伯虎大笔一挥而就,重新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下联则是: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更有意思的是,商人对这副对联显然十分满意,因此便给予了唐伯虎丰厚的报酬,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那么接下来,小编也为亲们带来了一则颇为有趣的上联,即我们经常当做俗语使用的“老牛吃嫩草”。可别小看了这则上联,有时候,往往越能称得上千古绝对的对联,形容反倒越是简洁,毕竟大道至简嘛。而小编在看到这则上联的时候,也忍不住摩拳擦掌,接了一个下联,现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老牛吃嫩草,鲜花插牛粪。
虽说这两句搭在一起,未免显得有些差强人意。但从对联的对仗格式上来讲,老牛与鲜花,嫩草与牛粪皆为名词,而吃与插都为动词,显然符合了工整的对仗。而上下两联又都皆为俗语,意境也大体相同,所以勉强也算过关了嘛!当然了,针对这则上联,也曾有不少网友进行过挑战,小编也特意从中挑出了三联,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上联:老牛吃嫩草;下联:螃蟹占蛇穴 这副对联的对仗虽然工整,但却没有完全按照平仄要求进行选择,而且从意境上来看,下联的含义与上联明显有点儿牛唇不对马嘴了哦。
上联:老牛吃嫩草,下联:好马不回头。这副下联虽然同样选择了一则俗语,虽然意境不同,但是下联更加有深意,不过现在却鲜有人知。 上联:老牛吃嫩草,下联:梨花压海棠。这位网友给出的下联也是小编最为喜欢的一个答案之一,两联不仅符合了工整的对仗结构,也解决了平仄的常见性问题。并且从语境上来看,所表述的意思也基本一致。正所谓四蹄老牛吃嫩草,一树梨花压海棠,无论单摘出来哪句,不仅都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俗语,而下联又单独包含了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正好就跟大才子苏轼有关,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去查一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