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还有下半句,更经典却鲜有人知

 郭鹏志 2018-12-13

文/风雪

老人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还有下半句,更经典却鲜有人知

现在的人们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每家也就是一个或者两个孩子。但是在很久之前,老百姓家里没有什么条件,但是孩子却很多,大人们为了一大家子的生活都常常忙得忽略了孩子们的成长,好像不知不觉中孩子就长大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闲下来也会问一问孩子的生活学习近况,但是也仅仅只能起一个指导作用。后来人们对于这样的现象也就习以为常了,他们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意思就是说,孩子们都有自己的际遇和福气,当父母的不用太担心操劳了。

这句俗语相信大家都听过,因为实在是太出名了,但是它还有下半句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秀才,家里边很穷。明明从小就十分努力学习,但是运气一直到不好,没有考取到一个好的名次,就只好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了教书先生。

在当教书先生之前罗秀才已经娶了亲,因为妻子出身大家,对于家务活也不是很明白,所以就和年幼的儿子共同维持没有丈夫的家庭。

过了几年罗秀才终于有时间回了家,那个时候他的儿子已经七岁了。在现代来说七岁的孩子已经在学校念书了,所以罗秀才就想考验一下自己的儿子智力。

罗秀才对儿子说,我给你出一个字,你来对一个对子。于是他就指了指天,这个时候大家想到的肯定就是“地”。但是他儿子不一样啊,整天和母亲待在家里做家务,什么都没有学过,干着急什么也说不出来。

妻子看到儿子这样她也着急,就想着给他一个提示,就指地。但是没想到不小心指到了地上的鸡屎,罗秀才的儿子脱口而出:鸡屎。

这下可把罗秀才气坏了,又问儿子“父亲”对的是什么,孩子母亲又想提示儿子,就指了指自己。儿子看到之后就回答说:奶。

听完儿子的答案,罗秀才简直气的七窍生烟,他心里想:我自己和科举没有缘分就算了吧,怎么生了一个儿子竟然如此蠢笨。

经受不住打击的罗秀才直接出家了。虽然他刚走的时候妻子整天以泪洗面,儿子也很难过,但是人总还是要生活的,妻子待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干, 就教儿子读书习字,还攒了一些钱请了一个老师。

事实证明儿子还是非常聪明的,当时只是因为没有人教育而已。再后来的科举考试当中,儿子还考中了状元。为了感激母亲独自一个人把自己拉扯大,他特意赶回家给母亲办了一个很隆重的寿宴。

这个消息一直传到了山上的和尚庙里,罗秀才高兴的马不停蹄赶回家要进去。但是看门的人不认识他,对儿子说一个和尚要进门来化缘。

于是新科状元出门就看到了自己的父亲,罗秀才走之前在墙上写下了一首诗: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意思就是说,孩子们都有自己的造化和福气,要是你整天做牛做马兴许他还是普普通通一个人,如果要是任由他自己发展的话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就拿现代很多父母来说吧,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变得更加出众,从小就给她报很多的补习班和兴趣班,要是孩子自己不喜欢的话是根本学不进去的。

长辈要是为了孩子太过担心和操劳的话,可能会达到反效果。孩子如果有福气,他自己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要是没有夫妻的话,可能家里有一座金山也不够他用的。所以这句俗语的下半句你们理解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