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在恋爱,却很像单身。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晒太阳。 一个人风里雨里,身边没有你。 …… 异地恋,一个情侣们不愿触碰,但却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话题。 2017年中国长距离恋爱调查显示,有80.92%的情侣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异地恋。异地恋是感情中最难维持的,描述异地恋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话:
在异地恋如此普遍的今天,经营维护和顺利度过异地恋,成为了大部分情侣必须具备的能力。 我是李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异地恋的看法和建议。 异地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规划 一位来访者这么问过我:
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不少情侣都遇到过,像我的这位来访者,她害怕的是“异地=分手”这个概念。 因为她不确定他们能不能扛过这么长时间的异地恋,对自己也没有信心,所以到了这个节骨眼,异地仿佛就在宣判着分手,让她无法接受又不能改变。 后来,我尝试询问她:
她的回应是没有。 异地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充足的准备就进入异地恋,时间的流逝加上应对措施的不足,导致两人心的距离逐渐拉远,这才是异地恋杀死爱情的方式。 当你即将或者有可能要进入异地恋的时候,不要慌张,用上你的脑和心,去和你的伴侣一起探讨解决方法,不去惧怕,勇于面对,你们才有扛过异地恋的基础和把握。 忠诚和信任能抚平不安 当你带着想念的心情,怀着期待的情绪给你的伴侣发去信息,对方那头却迟迟没有回应或者仅有一句简短的回应的时候,你是否怀疑过对方的忠诚度? 当对方忙完给你回复更多的信息和解释,而你这边已经过了那个情绪点,现在正在气头上的时候,你是否仍然能够无条件地相信对方? 这两个问题反映了异地恋双方的正常心态。 隔着遥远的距离,再加上日常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两个人的时间和情绪点真的很难对得上,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猜忌”。
猜忌带来的是无数的误会和对方解释不清的问题。 当猜忌已经出现在你们的异地恋情当中的时候,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你们的忠诚和信任是否已经出现了根本的问题? 应对猜忌,我给大家整理了3条生活中的小建议: 熟悉对方的工作时间规划和生活规律,在对方能与你进行情感互动的时候再去表达你的想念; 情侣双方常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软件和群组内,明确公布自己已经有对象的身份,例如在朋友圈晒双方的合照、对方给你寄的礼物、有其他人试图接近你但你心有所属...... 多反思和对照自己,我每天是怎么过的? 我也如此地努力和忙碌,我喜欢的人当然也和我一样,我为什么还要去猜疑他呢?是不是我太闲了或者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所以我才会把他也想象成我这样? 理解和沟通让彼此更靠近 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朝夕相处的情侣和夫妻之间都需要很强的理解,才能让双方在认知和行为上达成共识,何况是异地的情侣。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 如果你不能理解对方因为要去参加自己的社交(工作团建或朋友聚会)而无法和你煲电话粥,那么你们就很难在“我们何时通话”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女方会认为,我也有聚会有活动啊,我都推掉了就想和你聊天,为什么你就不能做到呢? 男方会认为,和你聊天当然什么时候都可以啊,为什么非要在我有其他活动的时候呢? 这是在理解层面上出现的问题,女方不能理解男方,她认为对方把其他社交活动看得比她还重要;男方也不能理解女方,他认为对方是在无理取闹企图控制自己的社交时间。 当你无法理解对方,你也感受到对方似乎也无法理解你的时候,不妨多问以下两个问题:
生活在不同的空间里,很多时候发生的事情都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这时候就需要沟通,让双方更了解彼此、更接近彼此。 良好的沟通能够制造更多的共同话题,在彼此中间建立更强的连接。这一点可以说很多,篇幅有限,如果有童鞋想看,留言区告诉我。 你自己有生活建设和未来规划吗? 如果说前面三点是应对异地恋应该具备的心态和能力,那么最后这一点则是帮助度过异地恋这一磨人过程的实操了。 抛开恋情不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义务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饱满,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美好和幸福。 自己的生活建设是每个人经历和走向成熟的重要部分,不要说因为谈了恋爱,心思就都在对方身上,总把注意力放在“他有没有想我?”“他在干什么?”上。 规划自己的生活,除了每天的日常安排和工作,你剩余的时间该怎么利用? 周末、假期如果你们能够见面,你们会一起去哪里? 如果你们不能够见面,你要去哪里? 给自己的未来定一系列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努力和实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人,尝试新的接触,再把所遇到的所有和对方分享,并且一起去给彼此的未来做规划,打下稳定的基础,心的距离才不会因现实的距离而疏远。 “很小的时候,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就是一个人跑很远的路,去看另一个人,现在也是。” 异地恋的每一次相聚,都像过情人节;每一沓厚厚的车票,都是对爱的坚守。 今天分享的干货,就是我从咨询师的角度,为这份坚守给予的支持和力量,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插画|申镇,花镇情感视觉设计师 排版 | Thelma 本文插画,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花镇”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