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还有 19 天 -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来源: 精读 ID:Jingdu999 01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楼主是一位毕业5年的职场人,工作多年一直没有太大进步。 年前公司新招了一位同事,工作业绩突出,表现优异,很快就得到了提拔。 楼主很沮丧,既有些嫉妒他人,又为自己难过。他说毕业这么多年,自己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 却眼看着新人变成了自己的上司,心情真的很微妙,于是上网发帖宣泄。 有网友问楼主,是不是业绩特别差,或者工作态度不认真? 楼主表示自己工作兢兢业业,业绩虽然算不上最好,但从来没垫底。唯一的缺点就是自己做事有些马虎,有些同样的错误会多次出现。 看到这位楼主“唯一”的缺点之后,我有些恍然大悟。 很多时候,工作上看似简单的一些小错误,偶尔犯犯也许不为过,但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则很能说明问题。 生活中,你总会发现这样一类人: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性格惹的祸? 其实,未必如此,造成这种差别的最大原因,在于你是否拥有一种核心能力——复盘力。 02 复盘,本身是围棋中的术语。 指的是,在下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 下得好的要继承,下得不好的,要探究怎样落子才更好。 通俗来说,就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复盘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复盘这种方法。
类似种种,其实都是我们在使用复盘,只是可能并没有人叫它为复盘,也没有意识到那是在复盘而已。 复盘,也是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最常提到的一个词。他说: “我是智商中等偏上,情商较高,和别人比也不是有特别巨大的优势。那我的优势是什么呢?是勤于复盘。” 也因此,联想集团的每一个重大行为,几乎都可以看到复盘的影子。 2009年,联想用2亿美元的价格买回了此前卖掉的手机业务,一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 但实际上,当初卖掉手机业务,是对2005年“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复盘后的行动结果。 后来买回手机业务,也是经过对苹果等企业,以及对行业的复盘,得出的结论。 复盘,已经被提炼为联想的三大方法论之一,并被认为是联想最重要的方法论。 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复盘,收获自己的成长和提升。 03 陈中所著《复盘》一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三种学习途径。 ◆ 从书本上学习前人的知识; ◆ 从自己身边人身上学习其先进; ◆ 向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学习。 其中,我们向书本学、向别人学只占了30%,剩下的70%都是向自己学习。 而复盘,就是向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法。 复盘,并不是要求我们真的每一次都将过去的事情重做一遍。 它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上对事件的重现,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从而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 比如,董卿曾在一次采访节目中说了一件事: 有一次她在主持节目时,感觉表现没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回家后,她就在地上坐了3个小时,把整个节目从头到尾在脑海中重演一遍。 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嘉宾说了什么,她自己又说了什么,换种方式说会不会更好一些? 通过这样的方式,她及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增长了经验。 董卿用的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复盘。 只要掌握方法,你也可以通过复盘,提升自己。 04 关于个人复盘,有一种“ GRAI 复盘法”,我认为很实用。 具体来说,就是在做复盘的时候,你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展开: ① 回顾目标(Goal) 回想一下,当初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或期望的结果是什么? ② 评估结果(Result) 目标是自己希望达成,而结果是自己实际做到的。 回顾完目标之后,就应该将结果与目标作对比,看完成情况如何。 ③ 分析原因(Analysis) 仔细分析事情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④ 总结规律(Insight) 这一步是复盘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分析,总结经验,找到更有效、更符合本质规律的做法。 关于复盘的方法,还有更为具体的复盘的8个步骤:
复盘的步骤方法,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要做到不容易。 另外看到拉小登自媒体人分享的一个“工作清单”记录的方法: ▲ ▲动图来源:拉小登(ID:ladengchup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