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山城区2018年校(园)长管理论坛举行

 风沙无语 2018-12-13

解放思想,追寻美好教育 —— 萧山城区2018年校(园)长管理论坛举行萧山网教育 今天

12月11日,萧山区城区2018年校(园)长管理论坛在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举行。城区教育管理中心相关领导,城区督学责任区督学,城区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书记、校(园)长,各初中、小学教育集团相关学校校长共160多人聚焦“解放思想,追寻美好教育”这一主题,对话名校,问道名家,共同探讨以美好教育为导向的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金栋华,义务教育科科长钱国灿出席活动。

“这既是一次对话名校、问道名家的学习会,也是一次理念交流、观点碰撞的研讨会,更是一次解放思想、守正出新的群英会。”金栋华副局长在总结发言时高度评价论坛活动的同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解放思想,城区要先行先试;二是对标补短,城乡要互动互助;三是守正出新,校长要尽心尽责。

由城区教育管理中心组织的2018年校(园)长管理论坛分专家报告、校长海外研修报告、课程建设交流、即兴沙龙交流、领导讲话、参观交流等环节。“这是贯彻落实区委和区教育局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精神,主动学习、借鉴名校管理经验,及时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和教育发展新要求,进一步提升校(园)长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创新举措。思想大解放,城区教育如何再出发?其路径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追寻美好教育。”城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倪柏根在活动开幕时如是说。

在“专家报告”环节,与会者聆听了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虞大明《新班级教育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报告。虞大明详细地阐述了“新班级教育”的八大理念:即教师包班(人文关怀)、教学协同(个别化、差异化)、学科综合(课程整合)、建构主动(学习方式变革)、学生合作(重形式更重内容)、技术换代(硬件软件并重)、气氛快乐(师生关系)、评价多元(以评价促发展)。介绍了新班级教育课程建设、基于结构性变革的崇文课程再探索的成果。前沿的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崇文课程顶层设计,为与会的校长和老师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引领。

在向导的带领下与会者参观了校园,近距离了解崇文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魅力。

在“校长海外研修报告”环节,3名海外研修返校校长先后交流了在国外研修的所见所闻所思。

回澜初中周建定校长《漂洋过海来看你——我眼中的狮城 · 教育》报告中,从“规则体系”、“务实原则”、“精细管理”以及“全人教育”四方面来概述新加坡及教育。认为我们的教育,一是要做好一道加减法,加学生的劳动教育、体育锻炼、实践活动的健康观,减课堂的机械重复操练、减唯分数是上的分数观;二是要“少教多学”,把习题从难一点变成简单一点,从而努力让学习变得有意义,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向往,充满激情;三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新应该和学校发展、实际问题近一些,再近一点。

银河实验小学盛政校长《芬兰教育管窥》报告中,考察了“轻负高质”芬兰其崇尚自然的教育之道,即“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客”即是“主”。认为照本宣科与断章取义都是不可取的。在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课改必须做到:非常理想,特别现实。这也是校长对标美好、解放思想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

湘师实验小学华钢校长《泾流合渭流  清浊各自持——我的美国学习见与思》为题,分享了美国学校“讲究与将就”和“在意与随意”的见闻。学校中讲究与将就并存,室内讲究,室外将就。课堂上在意与随意并存,对人在意,对物随意,对人性在意,对形式随意。认为我们需要拓开视野,借鉴他人,引进无可厚非,但要摒弃自弃,从本国、本地的教育特点出发,改造创新。坚守中国立场,拥有世界视野,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走自己的路。

在“课程建设交流”环节,5位校(园)长依次作学校课程建设体系介绍,多维度展示学校的实践和探索。

朝晖初中何明析校长《姹紫嫣红尽朝晖——“七彩课程”介绍》。该校的拓展课程建设开始于2015年,通过制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评价方案》实施,逐步完善,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从以前的社团课程,逐步将三个大类40余门课程整合成红色梦想系列课程、橙色创新系列课程、黄色运动系列课程、绿色生态系列课程、青色交往系列课程、蓝色思维系列课程、紫色审美系列课程等七彩课程,践行“姹紫嫣红尽朝晖”的办学理念。

作为杭州市课改试点学校的回澜小学,该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深入?如何认识课程改革的这一发展?回澜小学季亚飞校长《课程,遇见教育的美好——回澜小学课程建设的校本行动与后续思考》中,从“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的视角出发,提出后续行动思路:助力学生的完整成长。一是立德树人,关注课程的教育价值;二是核心素养,明晰课程的建设指向;三是发展走向,把握课程的发展趋势。

北干小学吴新平校长《支点 原点 生长点——北干小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从“课程建设的支点是文化——校园文化的蜕变带动课程重构”、“课程建设的原点是学生——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扶持”、“课程建设的生长点是教师——拓展教师专业的宽度和深度”三方面来阐述近年来该校紧扣学生成长这个“原点”,培植校园文化这个“支点”,形成团队发展的“生长点”。

湖滨小学夏志明校长《后课改时期的湖滨“三问”》交流。该校经过两年的努力,课程从1.0版升级为2.0版后,提出了“三问”:重新审视“立德树人”要求,我们怎样调适校本课程的价值观?重新审视课程数量平衡的现状,我们怎样调适“无限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重新审视课程建设的过程,怎样发挥老师更大的作用?并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北干幼儿园孔慧敏园长《让童话开启幸福的旅程——幸福贝贝课程汇报》。该园以“创设环境,打造幸福校园;畅游童玩馆,多维感受幸福童话;乐玩“季+节”,多元体验幸福童年;整合活动,助推幸福课程”为途径,力求让每个幼儿成为敢想象、慧表达、好探索、爱运动、善交往,富有北幼特质的幸福贝贝。

在“即兴沙龙交流”环节,钱国灿科长与来春霞副主任、李土祥校长、李国芳校长、朱洁蓉园长等畅谈心得体会,在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针对课改,希望校长们加强自我修炼,将公平与质量融入教育教学中,一切课改都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

论坛活动由城区教育管理中心来春霞副主任主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