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建辉芨芨草 2018-12-13

  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分别叫“小寒”、“大寒”,这也是一年中最冷的两个节气。民间有谚语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确,小寒一到,就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进入“天寒地冻”模式。可以说,“寒”、“冷”、“冰”、“冻”这四个字,几乎构成了冬天的全部。那么,古人为什么偏偏选择“寒”字来命名节气?

  寒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个象征房屋的“宀”,屋子里面有一个明显的人形,在这个人下有脚(止),脚下有两个点(仌),象征冰块,表示寒气从脚下冒起来。人的周围都是干草(茻),用来御寒保暖。所以,这个字用了五个部首宀、茻、人、止、仌合起来进行会意,比一般的会意字都要复杂。这也正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其作出的解释:“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贫穷人家冬天没有衣被,只能躲在屋里,以草为床被,缩在自己的“草窝”中。冷得就像踩着冰,从脚底直冻到心里来,区区干草又怎能抵挡得住严冬?

  相较于寒,冷字的字形则简单得多,字形中也远没有这么丰富的意思。《列子·汤问》中说:“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寒的本义是冷,而且是冷到了极致。因此,古人用用“寒”来定义最冷的节气显然更为恰当。

  人在身体感到寒冷的时候会发抖,而在害怕的时候也会浑身战栗,所以寒还能引申出害怕、畏惧的意思,比如寒心、胆寒。太低的温度会让人身体上受不了,感觉非常痛苦,所以“苦寒”二字也经常连用。《史记》中说北方是“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这就是说北方太冷,又没有水和草,是让人觉得很苦的地方。而贫困也是一件让人感觉很痛苦的事情,于是寒字又有了贫困、卑微的意思,用来比喻人穷困潦倒,例如贫苦出身的读书人被称为寒士。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生活困苦的诗圣,在雨脚如麻的凄冷寒夜之中,置自己床头屋漏的劣境于不顾,而是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免受其苦,这样的博大胸襟,怎不让人感动、景仰?

  除了生活意义上的寒,寒作为一种感受也常常投射于内心。在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里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这里,寒蝉,也就是冬天的知了,成了词人心绪的象征,凄惨的鸣叫呈现出心境的凄凉。这不禁让人感慨: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即使大雪纷飞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在人生际遇不顺、情绪低落时,一只小小的寒蝉,也能道尽生命的悲凉。

  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寒,也是对君子的考验——能在寒境中坚守,才能彰显君子高洁的品性。在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合并称作“岁寒三友”,人们认为,这三种植物在寒冬里不畏严寒、凌风生长,所代表的正是那不畏艰险、勇敢坚韧的人格。

  生活中,人们往往期盼温暖的春天,期待万物复苏、冰雪消融、大地回暖,然而那总需要我们在冬天里的忍耐。就像中国十大名曲中的《梅花三弄》,曲目是在描写风霜中的寒梅,与冰雪抗争、与命运拼搏的场景。寒风暴雪之中,梅花一时零落凋败,但是,风过后又有花苞夺香吐蕊、雪停后又有新梅顾盼生辉。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每一个寒冬都是命运的礼物,每一次坎坷都有其必要的意义。冬天到了,春天也必不会远,但其实,重要的不是享受温暖春天的时刻,而是我们为此在寒冬中坚守的过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