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误触碰”,每个电工或许都会有!

 geros 2018-12-13

    作为电气二次作业者,开展二次屏柜电缆线芯清理工作本是司空见惯的日常工作,电工作业中,安全措施考虑不全,就会存在安全风险。在二次作业者,比较常见的作业风险是误碰、误动,本文结多起典型的保护误动事件来简单分析下“误碰”的后果,希望能引起各位同行的警觉和重视。


    近日,一起专业误碰导致运行开关跳闸事件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据悉,电气二次人员在梳理保护屏柜电缆槽电缆芯时,误将用于绑扎电缆芯的黄色电缆线一端误碰端子与另一端与线槽内固定螺丝接触(裸露在外的一段在X1端子上A、B相有误碰,隐藏在另一端的端子与螺丝接触),导致分别形成A、B相接地的回路,使存在电位差的两个电压接地点通过导线形成电流回路,从而产生异常差动电流,导致交流滤波器差动A、差动B及过流保护动作。


    可以看出,每起事件总有其必然性,暴露的问题需充分借鉴。就该起事故而言,就暴露出隐患排查不彻底(屏柜不规范绑扎导线、图实不符)、现场作业风险辨识不到位、(专业技术)监督缺位等问题。无独有偶,类似的“误触碰事件”时有发生,不得不防:2017年11月28日,500kV某变电站技术监督热工专业在进行1号主变压器C相低压绕组温度计(温度计安装在变压器本体)检查时,误碰表计中凸轮引起绕温高跳闸接点导通,1号主变压器C相绕温高保护动作,跳开1号主变压器三侧断路器。



    2016年4月28日,某500kV变电站作业人员对5052开关CT接线盒下部二次电缆保护管进行钻孔作业时,扳手触碰到CT二次接线柱,造成C相二次绕组接地,导致线路主二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三相跳闸。作业人员虽然已严格执行工作票,但是却未能分析到一次设备转检修后,相关二次回路仍和运行设备有关联的风险。查阅近年二次作业,类似人为原因“误触碰”造成保护误动作事件可谓屡禁不止,使得“摊上事的”二次作业者备受煎熬,不得不警觉。


    以上“误触碰”事件只是“保护误动作”,损失和影响相对小一些,而以下类似的“误触碰悲剧”则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作业人员不得不多多提防,引以为戒:


    2018年4月22日,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某项目部一名作业人员在江西省电力公司某供电分公司现场恢复10千伏电杆跳线工作,现场负责人未到位、施工任务不明确、未验电的情况下,擅自登杆作业“误触碰”电杆大号侧带电部位,触电坠杆死亡。


    2018年5月17日,昆山市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变电所内靠近变压器进行粉刷作业时,未进行隔离防护,作业人员擅自踩在1000KVA干式变压器顶部铝合金网状防护网上,防护网塌陷,作业人员右脚陷入1000KVA干式变压器内,“误触碰”到低压桩头B相(400V)处后导致触电死亡。


    2017年7月22日,西北某供电所员工在核查用户高压计量箱(高供高计)铭牌参数(结牌拍照)时,单人作业,无票作业,未采取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等安全技术措施,冒险登杆“误碰触”带电设备,不慎触电,造成重伤。


    2015年8月11日,广西某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技术人员在1号机6kVΙB段6126备用开关前对新职工进行实际操作培训时,因“误触碰”电气设备造成开关爆炸,致使现场人员电弧烧伤,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


    我们再来看一起恶性误操作事故:


    “某变电站110kV开关间隔停电进行一、二次设备预试、定检工作时,作业电工被安排临时增加消缺工作(电动操作机构失灵缺陷),作业人员在核查刀闸机构箱电源线相序过程中,螺丝刀把误碰到刀闸电动合闸按钮(因刀闸三相交流操作电源刀闸所贴标签错误,使本该拉开的空开未拉开,实际上控制回路及交流回路仍带电),导致母线刀闸带地线合闸,110kV母线三相短路恶性操作事故”。


   然后我们仔细回味,你会发现,即使老电工(尤其是搞二次的),工作久了也会大意,或许是麻木了,或许是疲惫了,“潜意识里的不会有问题”心理总在作怪,凭经验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在这起事故中,一是临时增加的工作内容,并且是风险极高的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却只是“口头申请和许可,并办理了继保安全措施单”。但是大家都知道,工作任务、地点都变化了,是要办理工作票的,并且要针对具体工作分析危险点、办理安全技术措施单。我个人觉得出现这种问题也正常,因为大家潜意识里面觉得“刀闸空开都拉开,刀闸机构箱设备已停电,不会有什么风险”,正常情况是这样的,但是这次事故却“不正常”。因为在这起事故中,作业电工“中了陷阱”,即在变电站施工时,施工人员把刀闸的标签贴错了,而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错误,却长期未被发现,成了巨大的隐患,直接点燃了这起事故的导火索,使得运行、检修人员都误认为“空开都拉开了,机构箱已停电,控制回路已断开”,但是万万想不到的是,本该拉开的空开没有拉开。二是在这起事故中,我认为运行、检修人员“盲目自信”,事先未对该操作电源的二次回路验电,运行人员也未“以手试电,证明设备已停电”(通报里叫“麻痹大意”,有点难听),因为是低压盘上的临时停电消缺工作,不过是“举手之劳”,或许工期紧,急于恢复送电,或许万用表没有电了,或许领导催的急,或许开票、验电、做措施太麻烦,觉得没有必要,或许评经验觉得没有问题……反正最终是把安规的规定动作忘记了,没有验电、没有措施就开始干活,在错误的时间、地点,错误的人和事,直接引爆了定时炸弹……带电合接地刀闸,这种在教科书上才能看到的词,有多危险,你知道吗,说简单一点吧,三相瞬时短路的威力,钢铁都可以熔化,所以你把变压器柜子、开关柜三相短路的图片看下,基本都是把柜子烧的黑乎乎的、面目全非,而活生生的电工,如果你恰好在那个短路点上,那后果不堪设想(书上说的是瞬间碳化,起火爆燃)。


    电工的悲剧往往就是这样的,你认为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或许错的离谱,错的得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反思这起事故,我觉得,事故往往是一环扣一环的,先是空开标签错误,然后是未验电开展工作,再是误碰,最后回路导通,恶性误操作,烧设备,烧导线,变电站失压。假如其中一个环节“注意一点”,或许悲剧将避免,但是没有假如,我现在也只是“马后炮”的在纸上谈兵。不幸中的万幸是,没有死人,但是我相信,任何经过这种“恐怖场面的人”,估计都会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那种只有电工才懂的痛和苦。


    电工的朋友们,电工作业一定不能“盲目自信”,你只能相信的是一板一拍的“规定工作”(按照安全要求停电、验电、做安全措施等)。一是要有质疑的态度,即不要相信电气设备,不要相信领导、运行人员、检修人员,更不要相信自己,只能相信安规中一板一拍的”规定动作”,任何电气设备不管带电与否,都是危险的,都是“致命的陷阱”。二是一定要养成验电的习惯,不管你经验有多丰富,在神奇而危险的电老虎面前,总是渺小不足道的。任何不尊重规律,对它肆意亵渎的行为,终将收到惩罚,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近年来,类似关联二次回路作业,引起保护误动作的案例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基本是不完全停电引起,即一次设备转检修后,相关二次回路仍和运行设备有关联的风险。在一次设备停电转检修后,相关二次回路仍和运行中设备有关联,在相应的二次回路上开展工作,措施不到位,就会出现人为“误碰”、“误动”引起保护误动作跳闸。在本案例中,检修维护人员采用新方法进行开关CT接线盒防潮封堵工作前,虽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但没有经继保、运行专业会审,只辨识出钻孔时对二次电缆损伤的风险,但没有辨识出采用扳手插入钢管的方式保护电缆所带来触碰CT二次回路的风险。最终引起误动作跳闸。


    当变电站设备多而复杂,需全部停电基本不可能的情况下,开展类似“一次设备停电,关联的二次设备未停电”的作业前,需认真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会同保护专业、定检试验专业人员、运行人员、检修专业人员等共同审核验证,充分的分析和辨识存在的“隐形风险”。


    从近年事故报告来看,不管是“误触碰”导致保护误跳闸也好,还是“误触碰”造成触电伤亡也罢,其后果和教训都是十分深刻的,尤其是对直接从事作业的人员,甚至陷入“越干的多,责任越大,甚至处罚越重”的尴尬境地。但是,为了生活,再难还得继续,我们能做的就是拒绝“违规违章”,通过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术技能,尽可能的减少或预控自己别成背锅侠或违章直接责任者。每次作业能“完美收官”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针对电气一次作业,须切实将《安规》《两票》保命措施落实到位:一是现场负责人一定要认真勘查现场,人员一定要到位,施工方案须详细、具体,施工任务须明确,作业时间、作业人员数量和技术技能、隔离防护工作等须考虑周全,并且所以作业人员须熟悉和牢记;二是认真采取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等安全技术措施,并且务必在监护下(工作负责人或安监人员、运行人员等监护下)作业,凭票作业。


    针对电气二次作业,需认真学习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管理要求,做好现场二次作业风险辨识和防控,尤其对容易触碰端子、压板等进行隔离和防护,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监督监护,防止人员误碰风险。


   作为电力同行,关于“误碰”惹祸的经历,您曾经历或遇见过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验和教训,大家共同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