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124

 了用民 2018-12-13

NO.124

 

公元458年十月,北魏军突然南下,骚扰刘宋的青州(今山东东北部)一带。

 

宋军在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积射将军殷孝祖、振威将军傅乾爱、司空参军卜天生等人的带领下奋起反击,不仅粉碎了魏军染指山东的图谋,还收复了济水以北的部分领土。

 

此战虽然规模不大,意义却颇为重大——这是数十年来刘宋军队对北魏取得的首次胜利。

 

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刘骏的脑子里也从来没有放松另一根弦——对宗室的防范。

 

刘骏共有18个兄弟(刘义隆有19个儿子),刘劭、刘浚、刘铄相继遇害后,在世的还有12人(另有三人早死),分别是竟陵王刘诞(刘义隆第六子)、建平王刘宏(刘义隆第七子)、东海王刘祎(刘义隆第八子)、义阳王刘昶(刘义隆第九子)、武昌王刘浑(刘义隆第十子)、湘东王刘彧(刘义隆第十一子)、建安王刘休仁(刘义隆第十二子)、山阳王刘休祐(刘义隆第十三子)、海陵王刘休茂(刘义隆第十四子)、鄱阳王刘休业(刘义隆第十五子)、桂阳王刘休范(刘义隆第十八子)、巴陵王刘休若(刘义隆第十九子)。

 

兄弟多了,什么鸟都有。

 

比如他的十弟刘浑。

 

刘浑人如其名,做事比较浑,有一次他和下属开玩笑,自称楚王,还改元永光。

 

按说此时刘浑才17岁,年轻不懂事,批评教育一下就得了,但刘骏却非要上纲上线,得知此事后立即就下令将其赐死。

 

由此可见刘骏对自己的兄弟有多么无情!

 

不过,在刘骏上台的时候,他那些弟弟大多还未满18岁,最小的甚至只有6岁,成年的只有竟陵王刘诞(刘义隆第六子)、建平王刘宏(刘义隆第七子)两个。

 

刘宏为人谦虚,处事谨慎,且生性淡泊,从来没什么非分之想,因此虽然他名望不低,但刘骏从来不将他视为威胁,对他非常客气。

 

刘宏在朝中先后担任中书监、尚书左仆射、尚书令等要职,地位颇高。

 

公元458年,刘宏因病去世,年仅25岁,死后备极哀荣,刘骏还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

 

真正令刘骏忌惮的,只有刘诞一人。

 

如果说刘宏的特点是秀气,那么刘诞的特点就是霸气。

 

刘诞性情豪爽,做事高调,不仅喜欢结交文人武士,还酷爱收藏各种兵器。

 

他曾经参与过元嘉末年的北伐,在讨伐刘劭和刘义宣的两次战争中更是功勋卓著,为刘骏出了不少力,尤其是在刘义宣造反时,刘骏都有点顶不住了,靠着刘诞的激励才重新树立了信心,最终讨平了叛乱,坐稳了皇位。

 

刘诞也因功被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

 

但刘义宣之乱平定后,刘骏就逐渐疏远了刘诞。

 

是啊,在关键时刻,皇帝的弟弟表现得比皇帝更坚定更有主见,这就相当于在婚礼上伴娘打扮得比新娘更漂亮更光彩夺目,是绝对不能被接受的!

 

刘诞不傻,当然也了解皇帝的心思。

 

为了消除刘骏对他的猜忌,他联合自己的五叔刘义恭一起上书,主动提出了抑制宗室亲王的九条建议。

 

然而刘诞这一举动,似乎并未收到什么效果。

 

他在朝中的地位,就跟当今百元大钞的购买力一样——一年不如一年。

 

他先是被改任为南徐州(治所京口,今江苏镇江)刺史,离开了权力中心建康;仅仅过了两年,他又被调到了更偏远的位于江北的广陵(今江苏扬州),出任南兖州刺史。

 

我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

 

刘诞:三哥,你喜欢我哪一点?

 

刘骏: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