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快乐老年435 2018-12-13

苏轼是对于宋朝词风转变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他一反前人哀愁悲伤、儿女情长的婉约词风,以豪放笔法直抒胸臆,开创了宋词的另一个新风格。后来的许多文人都曾受到苏轼影响,辛弃疾更是把苏轼这种豪放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苏轼门下弟子如黄庭坚、秦观等,虽不以豪放词见长,但在文坛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无论是在个人的艺术成就上,还是对于文学新人的培养,苏轼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按理来说,如此一生应该可以称得上相当顺利了。但其实并不然,苏轼的仕途并不顺利,而且还遭受到了许多坎坷。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继而再贬岭南惠州,这还没结束,到最后竟被贬到了海南琼州。遭遇贬谪,对一般人来讲就已经是很大的打击了,像苏轼这样被贬到天涯海角,心中的愁闷自然可想而知。

因着这样的经历,苏轼的词作虽然是以豪放见长的,但其中也有许多的不平之意,甚至有时候也会流露出消极失望的感情来。如他寄给弟弟的《水调歌头》言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首词看似豁达,但多少也含着些认命的意味。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篇,虽然是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起景色和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给人以壮丽的感受。但仍不免在结尾处说到“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样人生虚无、大梦一场的消极思想。

然而这种消极思想并没有长久陪伴苏轼的一生,他遭受了很多打击,自己也曾经为之消沉,但是在晚年时候终究能够超脱出来,达到更高的境界。在惠州期间,苏轼一次出行道上遇雨,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字面虽没有那么豪放豁达,但是内部蕴含的感情乃是苏轼所有词作中最豁达的一首。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苏轼的个人思想比较复杂,少年时候学习儒家济世报国,中年以后与佛印和尚等人多有来往,自己本身又对老庄有所研究。年轻时这些思想存在冲突,才造成了诗词作品看似豪放,其实蕴含消极避世的缘故。直到这首词,苏轼终于完美的将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更加超越的大成境界

何必去管那雨水敲打竹叶的声音,只需要自己放歌前行就好了。穿着草鞋,持着竹杖,比骑马还要灵活。纵然面临风雨,又有什么好怕的呢?蓑衣披在身上,任尔风吹雨打。春风乍暖还寒,走着走着渐渐酒醒了,正感到身子发冷,却见山头那边露出阳光来。回过头来再看自己走过的路程,其实既无风雨也无晴日,只有自己的一串脚印而已。

这是苏轼对于自己一生的总结,固然政治示意,固然诗词成就斐然,这些东西都是人生的一部分罢了。无论发生了什么,或者前途将要发生什么,只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计得失,不在乎风雨,唯求问心无愧。

苏轼生平最豁达的一首词,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都是自己走过的道路,不须后悔也不须庆幸,仅此而已。说白了,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苏轼真正的豪放。一蓑烟雨任平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