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场跨越时空的辩论,简直酣畅淋漓!!

 杏花零落香 2018-12-13

奇经八脉均起于下焦之阴而上行于阳,历代医家只注意十二经络循行的正常生理活动, 而很少注意奇经在生理上的特殊现象, 一旦八脉之间、八脉与十二经之间发生矛盾,表现出病理变化, 则奇经不能溢蓄环流灌溉正经的循环。李时珍对奇经八脉在人体整体功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萃集前贤诸说, 探发其中精奥, 撰成《奇经八脉考》一书。



越人《难经》曰: 冲脉为病, 逆气而里急。


李东垣

《濒湖脉学三书》
查看:10100回复:129

 秋冬之月, 胃脉四道, 为冲脉所逆, 肋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 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 咽不得息, 而喘息有音, 不得卧, 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 随之气多少用之《脾胃论》。夏月有此, 乃大热之证,用黄连、黄柏、知母各等分, 酒洗炒为末, 白汤和丸,每服一二百丸, 空心白汤下, 即以美膳压之, 不令停留胃中, 直至下元, 以泻冲脉之邪也。盖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之。


孙真人《千金方》

《濒湖脉学三书》
查看:13500回复:136
咳唾手足厥逆, 气从小腹上冲胸咽, 其面翕热如醉, 因复下流阴股, 小便难, 时复冒者, 寸脉沉、尺脉微, 宜茯苓五味子汤, 以治其气冲。其方用茯苓、五味子二钱, 桂心、甘草一钱, 水煎服。胸满者, 去桂。


金程篁墩

《濒湖脉学三书》
查看:15800回复:105
 太平侯病膻中痛, 喘呕吞酸, 脐上一点气上至咽喉如冰, 每子后申时辄发。医以为大寒, 不效。祝橘泉曰: 此得之大醉及厚味过多。子后申时, 相火自下腾上, 故作痛也。以二陈加芩、连、栀子、苍术, 数饮而愈。


李东垣

《濒湖脉学三书》
查看:12800回复:185
 暑月病甚, 则传肾肝, 为痿厥。痿乃四肢痿软, 厥乃四肢如火, 或如冰。心烦, 冲脉气逆上,甚则火逆, 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 多相须也。


李濒湖

《濒湖脉学三书》
查看:29500回复:98
湿热成痿, 乃不足中有余也, 宜渗泄之药。若精血枯涸成痿, 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补之药。


王叔和《脉经》

《濒湖脉学三书》
查看:17500回复:130

两手脉浮之俱有阳, 沉之俱有阴, 阴阳皆盛, 此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 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 其人若恍惚狂痴。


岐伯

《濒湖脉学三书》
查看:28800回复:165

海有东西南北, 人亦有四海以应之。胃者,水谷之海, 其输上在气街, 下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 其输上在于大杼, 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 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 前在人迎。脑为髓之海, 其输上在于盖, 下在风府。气海有余, 气满胸中,急息面赤。气海不足, 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 则常想其身大, 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 亦常想其身小, 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 则腹满; 水谷之海不足, 则饥不受食。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文选自《濒湖脉学三书》


(点击小程序或扫二维码可购书)



悦医家中医书院 濒湖脉学三书 小程序


众所周知,就中医脉学之普及而言,当以《濒湖脉学》为先。本书将《濒湖脉学》单独整理编次, 又取李时珍考证《脉经》后所做之 《脉诀考证》,以及考证奇经八脉循行、主病及所属穴位之《奇经八脉考》, 三部小书汇于一处 。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