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有名的美男,权倾一时的重臣,最后成了“天下第一老丈人”

 立家承如训 2018-12-13

北魏末年,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在这些英雄豪杰当中,有一个杰出的人物,他不但成了西魏北周时期的权臣,而且因其姿容秀美挺拔而被人津津乐道;最后还有了“天下第一老丈人”的戏称。

精美文物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一件国宝级文物,它一枚造型奇特的多面体煤精印证,它的14个平面上,镌刻着不同的文字,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一个印章的组合。它的主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独孤信。

印文的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公文用印,如“大都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令”、“密”等;上书用印,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等;书简用印,如“独孤信白书”、“信启事”等。多面体印章使得这位身兼数职的独孤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独孤信(502—557),原名独孤如愿,鲜卑族人,出身于北魏后期崛起的六镇军事贵族家庭。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到了现代,更是被人戏称为“天下最牛老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一,官做得大

关于做官这一点,要从他的名字说起。

公元540年,独孤如愿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做了封疆大吏。上任之初,地方官员昏庸荒溃,政令难行。当地百姓怨声载道。独孤如愿到任后,整饬官场,整顿吏治,一时风气大变,公事也再无积压。他又以礼仪教化百姓,实行渔民休息的政策,在他的治下,地方一片富足和谐。独孤如愿,诚信之名远近皆知。宇文泰得知后大喜,遂赐名“信”,从此,独孤如愿就成了独孤信。

后经多次升迁,于548年,升任柱国大将军,进入了西魏最高统治核心。

二,看人看得准

西魏北周时期,门阀大族之间,彼此之间依靠儿女姻亲结成盘根错节的政治联盟,以维护彼此的政治利益。独孤信一共有七子七女,这些子女的婚姻,自然成了独孤信的政治筹码。要说选女婿,没人能比独孤信的眼光更准,他的长女,嫁给了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宇文毓,宇文毓后来成了北周明帝,谥号明敬皇后;四女,嫁给了同是八柱国之一的李虎的儿子李昞,两人生了个儿子叫李渊,这个李渊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后来追封母亲为元贞皇后;最小的女儿,嫁给了另一位西魏高级将领杨忠的儿子杨坚,杨坚后来建立了大隋,这个小女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独孤伽罗,谥号文献皇后。

以一己之身,成了三朝皇帝的老丈人,这在中国历史上,算是绝无仅有了。难怪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老丈人”

三,人长得帅

天下的男人,出身好不算本事;有才华有能力又出身好就厉害了;出身好有才华有能力又会打仗的就更少了;出身好有才华有能力会打仗还为人有信义,这样的人有吗?独孤信不仅占了上面所有这些,还给自己又加了一条:人长得潇洒英俊。

独孤信早年从军的时候,因为年轻,就注重仪表修饰,跟那些出生入死大老粗们截然不同,被人称为“独孤郎”;当时人称他“风宇高旷,独秀生人,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关于美男的传说,有一个故事,说的是独孤信在秦州的时候,有一次出城打猎,回来的时候晚了,有些着急,进城的时候,弄斜了帽子,不想被人看到。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大街上满大街都是斜戴着帽子的男人。这就是“斜帽风流”的典故。

四,死得蹊跷

独孤信死于自杀,实际上,是被逼自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556年,西魏权臣宇文泰病死。此时宇文泰,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临死之际,将儿子宇文觉托付给侄子宇文护。宇文护手握重权后,逼迫西魏恭帝禅让,拥促宇文觉创建北周,做了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由此更加专横跋扈。

辈分比宇文护老一辈的八柱国们自然不服宇文护的专权,其中赵贵反应最激烈。他联络独孤信预谋除掉宇文护。不想到了行动的时候,独孤信却迟疑了,并且阻止了赵贵的行动。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暗杀行动已经被人告发。大权在握的宇文护随即杀掉了赵贵,同时罢免了独孤信的一切职务。

宇文护没有直接杀独孤信,一个可能是念在当时劝阻赵贵的行动,另一个可能是忌惮独孤信的崇高威望。但宇文护最终并没有放过独孤信,而是逼其在家中自杀,算是给独孤信留了颜面。

一生精明的独孤信,在最后时刻却犯了致命错误,让人唏嘘不已。我们今天再看那枚精美的多面体印章,不难想象它的主人当年的风姿和煊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