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木皆兵之真假血小板

 开心100mm05xkw 2018-12-13

某个周一的上午班笔者接到临床医生的电话询问,某位病患因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在门诊检验进行末梢血常规检测时血小板的计数结果是 48,入院后抽静脉血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为 318,中间相隔不到 4 小时。为什么血小板计数结果相差这么多?

案例分析



根据医生提供的信息,笔者查找 LIS 系统中该病人的信息并找回相应的标本。通过仔细查看标本状态及血球分析仪中储存的详细检测参数及相关报警信息发现:

 

1. 标本状态良好,无凝固凝集状;

 

2. 仪器 PLT 计数的可信度降低,可见数据后面标示星号(图 1);

 

3. 血小板报警栏中出现“血小板分布异常”的信息,且血小板计算参数如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计算机均无法给出(图 1);

 

4. 血小板直方图呈连续“爬坡状”,不能形成独立的单峰(图 1);

 

5. 红细胞报警栏出现“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红细胞增多”、“贫血”、“缺铁性贫血”等报警提示信息(图 1),并且碎片的报警 Q-Flag 值为 80。

图 1

综合这些信息,此时笔者心里的疑惑有些头绪了,莫非是碎片及小红细胞以假乱真造成了干扰?导致以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的门诊检验组的仪器无法给出真实的正确结果?于是,立即进行推片复检。镜检结果如图 2 所示。

图2

可以发现,每个油镜视野下,有 8-9 个血小板散在分布,血小板无凝集,大小不均;红细胞形态变异性较大,有长椭圆形、面包圈样、球形红、红细胞碎片等。通过镜检笔者有了更直观的把握,进一步确认心中的猜测。

为获得更加准确的当前的结果,笔者联系临床重新送检血常规标本,采用住院处临检室的血球分析仪 XN2000 进行 PLT-F、PLT-I 两个通道同时检测。PLT-F 为 sysmex XN 系列新装备的用于检测血小板的专用通道,PLT-I 为常规的电阻抗法检测通道,与门诊组的检测方法相同。重新采样的检测结果如图 3 示。

图3

可以发现,PLT-F 与 PLT-I 通道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分别为 80、266,且 PLT-I 通道的检测数据可信度下降,仪器仍然以星号标示。相比而言,PLT-F 检测数据更符合镜检结果(图4),且仪器数据的可信度高。因此该患者当前最准确的血小板结果应为 80。

图4

那么,还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门诊组及住院组同为电阻抗法的 PLT-I 检测通道对同一

病人同一时间段内的标本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如此任性:43、318、266?由于这三次检测均不在同一仪器上进行,门诊组末梢血检测采用 sysmex XS-1000i,静脉血检测采用 sysmex XN1000;住院组静脉血检测采用 sysmex XN2000。这三台仪器均产自同一厂家,结果可比性较高,为了更加确认 PLT-I 通道检测该份标本血小板结果的不确定性,笔者再次将重新送检的标本复做,结果如图 5。

图5

可以发现,PLT-F 及 PLT-I 检测结果分别为 78、39。PLT-F 检测结果重复性良好,而 PLT-I 检测结果与初次检测的 266 相差很大。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就得从仪器的检测原理、参数设置分析了。首先,可以发现两次检测结果的差异源于血小板的浮动界标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曲线下面积也就是该次血小板的检测值产生差异。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时,红细胞与血小板在同一个通道内完成检测,红细胞的因素可对血小板计数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仪器计数时,在 2-30fl 的范围内分析血小板,在 25-250fl 的范围内分析红细胞,两者的分析有一定的重叠,而浮动界标是在 5-35fl 的范围内寻找直方图的最低的,以此确定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界限,界标可随细胞的实际大小向左或向右移动。浮动界标的重点在软件计算上,通过计算程序识别红细胞、血小板两个峰的起止,从而划分开来,形成血小板和红细胞的两个直方图。因此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等类似血小板大小的颗粒物质会对血小多,致使血小板直方图不能形成独立的峰,如本例中形成连续的“爬坡状”,浮动界标的位置不能依靠设好的计算程序确定,就会呈“任性”地随机分布,因此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也非常“任性”。至此,本案例中血小板计数的真假疑惑就清楚了。

案例总结


由于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原理的不同,电阻抗法在计数血小板时特异性不高,因此会把类似于血小板大小的颗粒物质当做血小板进行计数,造成以假乱真、板峰的终止端产生延伸或上扬,造成计数假性升高。那么当细胞碎片或者小红细胞的量足够“草木皆兵”的错误。因此,人工镜检是我们破除这类迷雾的有利武器。作为检验人,我们时刻要修炼自己镜检的形态识别能力,在审核报告时,不光要关注 LIS 系统的数据,更要把握每个标本散点图、直方图,及时镜检复核,确保检验质量。另外,PLT-F 通道作为一种使用血小板特异性的荧光染料来计数血小板的检测方法,在排除非血小板颗粒物质的干扰上有着显著的优势,检验工作者可以根据标本受干扰的性质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及资料

 

[1] 荆晶,胡恩亮,樊爱琳,郑善銮,郝晓柯.低 MCV 引起 PLT 计数假性增高的实验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2):108-110.

 

[2] 蒋廷武 . 不同检测方法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评价 [J]. 世界中医药 .2017,12(A2) : 251-252.

 

[3] 高长杰,陈英.小红细胞对 Sysmex XT-18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20(3):102.

 

[4] 熊谷 俊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XT-2000i 临床病例报告集.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2003,33

 

[5] 万本愿.血液学实验参数分析与临床.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