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敌破坏王2》的启示,我们的生命是如何被互联网骗走的

 取反加一 2018-12-13

它们把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当作必然。



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都在拼命思考如何骗人点击广告。


帮助facebook建立数据分析团队的数据天才杰夫·哈梅巴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在看《无敌破坏王2》以前,我以为我要看的是一部关于爱和友谊的动画片,事实上它确实是。


故事讲的是《甜蜜暴击》游戏里的人物云妮洛普和朋友无敌破坏王拉尔夫在一次意外中弄坏了游戏。


于是导致了所有甜蜜暴击的游戏人物流离失所。


为了买到游戏方向盘,拯救游戏,两个好朋友闯入人类互联网去拯救家园的冒险经历。


这是迪斯尼的经典套路,这种套路非常成熟,好伙伴一起历险,在探险中成长,一起克服困难,然后懂得爱和友谊。



这样的故事,我们看过了无数遍,迪斯尼有一个本事,就是能把同样的套路,换个花样给我们。


我以为我看到的就是这个。


但是,当无敌破坏王拉尔夫和云妮洛普公主顺着网线进入网络世界的时候,场面一下子深刻得让我陷入思考。


在这个虚拟网络世界里,搜索引擎是一个随时想要猜到你在想什么的喋喋不休的话痨万事通。


弹窗广告是随时随地出没的无照小贩。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创作者的脑洞大开,那么当拉尔夫为了买到游戏手柄而选择拍摄各种出丑搞怪短视频时,我们将看到,互联网公司如何依靠算法操纵我们的大脑和注意力。


爆音视频的椰丝小姐(赞姐)依靠算法把拉尔夫的视频推送给用户,这种毫无营养,以看人出丑从而获得优越感的视频,立刻大火。


并让人乖乖地为它们送上小心心,最终拉尔夫24小时拿到了数亿个赞和足够多的美金。


当然迪斯尼以自己一贯的油滑,没有更深地讨论互联网的流量经济。



拉尔夫和云妮洛普在赞姐和其他人的帮助下,拯救了互联网世界,并重新理解了友谊。


电影里,互联网回归了正常,但是我们呢?


那些在互联网世界,一个个掏出小心心点赞的小人,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被互联网算法控制了。



1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他的著名著作《娱乐至死》中语言: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波兹曼预言到了人类娱乐至死的命运。


但他没有预料到,人类并不是以主动的方式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是被推荐算法的形式,被动地成为娱乐附庸


在推荐算法之下,甚至没有政治、没有宗教、没有新闻,没有体育,没有教育,没有商业,这些东西连附庸都没有,只有娱乐本身。


如《无敌破坏王2》一样,鼠标一点,手指一划,一个恶搞小视频,再一划,下一个,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我们的生命就在这一点一划中,逐渐消耗。



互联网告诉我们,推荐算法是为了让我们更懂自己。


正如亚马逊最开始使用协同过滤算法时打的口号一样:为顾客痴迷。


听上去非常美好,所有的算法都是为了更方便地服务用户,更好地让你购物,更快地找到你需要的商品,更方便地知道你的精神需求。


但实际上呢,我们偶然点开了一件性感内衣,就代表我天天都要买性感内衣吗?


我点开过一个飙脏话的视频就代表我喜欢所有的飙脏话视频吗?


我搜索过情趣两个字,就代表你应该在我的首页不断弹出情趣性玩具吗?


是的,现在互联网大公司们,用的算法就是这样。


它们无孔不入,把你的每一个行为,都认为必然。


并孜孜不倦地为你订制所谓的个性化服务,推送个性化网页。


要命的是,这种个性化最终只能是千篇一律。


为什么呢?


因为所有人都是感官动物,都会被感官刺激的东西吸引,这是无可避免的。


比如,看到一个人掉在水坑里,出糗,我们就是会不可抑制地哈哈大笑。


这跟你的教养无关,无论你是目不识丁的体力劳动者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这就是人类的本能。


同样,男人都会浏览成人网站,女人都会看翘屁嫩男,追追肥皂剧,这些并没有什么低俗高雅之分,无可厚非。


但是,这是我们的全部吗?


人类95%的喜好都是相同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都希望一直看到出糗视频,美女图片,花样美男。


因为正是那5%的不同,才真正定义了我们,这才是我们的个性。


但是算法根本不管这些,一股脑给我们推送这些毫无营养的垃圾内容,并且通过各种诱导的方式,让我们想办法点击。


反过来,这个数据,又会影响算法推荐。


于是我们看到的内容越来越低俗,越来越低劣,我们看到的互联网,越来越低能。


然后他们反而说,这是智能化推荐,个性化订制。



2




就像拉尔夫在《无敌破坏王2》中一样,当他一个被吹风机吹脸的视频走红以后,批量的拉尔夫恶搞视频就被制造出来。


这些内容不假思索,毫无创意,也不会引起任何的思考。


他们所有的内容制造完全都是下意识地机械制造,拉尔夫自己都瞬间明白,“抄袭”就行了。


因为人们的注意力能够持续的时间太短,于是任何原创都不可避免地被淹没。


没有人能够耐心等待一个原创者发表下一个原创作品。


因为还没有等他制造出来,他就已经过气了。



于是,互联网上充斥最多的是粗制滥造的劣质内容。


甚至,连这些劣质垃圾都劣质得千篇一律。


于是,最吊诡的一幕出现了。


拥有有史以来最多创作者,最期待原创内容的时代,却充斥着最多的抄袭和劣质模仿。


娱乐甚至都不是这个时代的原罪。


问题是,就连娱乐,也没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正如杰夫·哈梅巴赫所说,所有聪明的大脑,都在琢磨怎么骗点击。


而一旦这些粗制滥造的内容搭上算法快车,就是一场灾难。



3




正如所有推荐算法的使用者宣称的一样,他们的算法是去中心化的,是服务用户的,是用户自由选择的结果。


但恰恰相反,他们用算法操纵了用户。


他们变成了用户的主宰。


表面上看,所有的点击都是用户主动选择的结果。


但是实际上,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经过精密计算,让大数据无时不刻在猜你下一秒在想什么。


他们利用各种智能推荐,诱导你的点击,从而形成互联网公司最想看到的用户黏性。


算法推荐确实是无意识的机器,但是互联网公司作为商业组织,它的终极目的是谋求利益最大化。


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想要让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它的网站、app上,或者说浪费。


英国文化研究者斯科特·拉什说:


“在一个媒体和代码无处不在的社会,权力越来越存在于算法之中。


算法像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大手,操纵着你的注意力和大脑。”


正如影片中算法的化身椰丝小姐一样。


算法完全可以根据推送,把它想要推送的结果以你喜欢的面目出现在你面前,你的所见永远是你喜欢的东西。


实际上算法代替了你的思考,也代替了你的选择。


你连尝试你不喜欢的权力都没有了,你的权力被迫让渡给了算法。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 ·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认为:


人脑中负责其他底层感官的部位会第一时间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比如听觉和视觉的刺激。


而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皮质则总会慢上半拍,没有前者那么迅速。


也就是说,你的理性永远不会比你的感官刺激来得快。


当你还来不及思考的时候,你的手已经下意识地按在了点赞的按钮上。


你的每一次点击,都带来一次正反馈的推送,或者是一个蠢萌的猫狗,或者是另一件blingbling的靓衫,或是一个有趣的段子。


于是你开始分泌多巴胺,多巴胺给你带来快乐,于是你一次点击接着另一次点击。


而一旦习惯了算法推荐,这是有成瘾性的。


大脑神经在适应了某种刺激以后,就会想要继续重复这种感觉,从而形成渴求。


你会对让你上瘾信息更加敏感,在上瘾者的眼里,上瘾物会变得比其他事物更加吸引人,这就叫敏化反应。


而算法当然会投其所好,不断给你推送让你上瘾的信息,一条接一条,直到你累到无力支撑。


同样,当你一旦开始试图摆脱这种控制时,你会有所有成瘾者的感受,烦躁不安,心理焦虑,甚至会有生理上的反应。


我认识很多年轻人,他们曾经宣称要戒掉朋友圈,戒掉微博,或者别的什么社交软件。


但是没有多久,他们就又装回来,删了装,装了删。



4




现实社会里的大毒枭从来不会吸毒。


这些发明互联网产品和高科技玩具的大佬们,也从来不会让他们的孩子碰这些。


2010 年,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因为一篇关于iPad缺点的报道让乔布斯大发雷霆。


在与乔布斯当面聊天澄清问题的时候,为了转移话题,他问乔布斯: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乔布斯的回答却是: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Twitter 和 Medium 的创始人之一埃文 · 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说,他也不会给自己年幼的孩子买 iPad。


比尔盖茨也从来不让他的女儿在14岁以前碰手机。


因为他们很清楚一点。


如果他们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沉迷智能产品和网络,他们不会是今天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


他们只会是在某个地铁站台上抱着手机,对着屏幕的恶搞视频或者美女呵呵傻笑的傻小子,沦为算法的奴隶。


星球推荐


世界的主要问题是

讲道理的人太多,讲技术的人太少
道理都有道理,然而不解决问题

只有技术才解决问题

人生是需要技术的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

技术才是根本
这是一个

关于人生成长技术攻略的圈子

推荐给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