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次入住富县。上一次来时正赶上下雨,各种不便,县城里的开元寺塔也仅是远远匆匆一瞥。这次再到富县,自然要二刷此塔。县城不大,塔和入住的酒店隔河相望。前一天晚上先去拍了开元寺塔的灯光夜景。第二天一早,在同样的位置再来一张。
绵绵洛河水自定边发源,一路东南而下汇入渭河。流经富县,成了富县的一道靓丽景致。河东岸是滨河路,西岸就是以开元寺塔命名的开元路。塔在西岸的一座小山包上,站在塔下,可近瞰洛河水,远望富县城。
开元寺塔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唐代砖塔。平面方形,楼阁式,现存十层,从塔顶残存来看,这座塔原来应该是十一层。塔身外轮廓线略呈抛物线,带有唐塔的独特韵味。底层东向辟券门,二层以上均为四面辟券门。
塔身素面无饰,各层各面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砖雕仿木构件。在一层和二层檐下有隐刻的“一斗三升”斗拱,三、四层则只有大斗。塔身上最华丽的装饰是在各层的出檐上。各层叠涩出檐,结合有菱角牙子、平砖层、波纹砖层。在塔下仰望,层层叠叠,平直的几何线条也能带出别样的美感。
福严院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第七批)】
计划行程时,刘兄曾告知福严院塔还在搭着架子大修。但这座塔上次来时就没看,这次首刷,不管其现状如何,总还是要亲临现场一番。
福严院塔在富县北道德乡东村,百度导航可以直接定位福颜寺。寺早就没了,只剩下一座塔,就在村外路旁的果园里。离开富县县城,一路车行顺利。来到塔前发现这座塔大修完工,架子已经拆除,露出了完整真容,心中不由大喜。
福严院塔在苹果园之中。金秋十月,累累硕果缀满枝头,绿叶红果给古塔增色不少。苹果园里辟有专门的道路通到塔下,一帮子没素质的人没看见道路,竟然一个个地钻进铁丝网,直接从果园里穿了过去。
即便在古塔质、量国内第一的陕西,福严院塔也是绝对值得一提的经典宋塔精品。这座塔的外形比较奇特,属于楼阁、密檐混合式。底层最为高大,上面各层高度逐渐递减,一至八层都还是标准楼阁,顶上的五层则收缩成密檐。古塔外轮廓线的外凸多在中部或偏下部位,形成稳重并显俏丽的外形。福严院塔外轮廓线的外凸却是在塔上部,使得外形看上去就像是倒立的一个棒槌。
福严院塔塔身上有十分精细逼真的砖雕仿木构件。二至八层的塔身外壁用逼真的砖砌八棱倚柱分隔成三开间,在四个正面的明间辟券门,各层真假门相间。四隅面上则是明间砖雕假门,两次间砖雕盲窗。门、窗都雕刻得十分精细。门为对开板门,门簪、乳钉、铺首都交代得一丝不苟;窗棂花案丰富多变。
出檐方式则是结合有仿木斗栱和叠涩层,极其华丽,颜值爆表。每一面上有斗栱五朵,包括转角铺作两朵,柱头铺作两朵,当心间补间铺作一朵。一至六层的斗栱出两跳华栱,不施令栱。七至十层则缩减为一跳华栱。铺作层上面是平砖、波纹砖、菱角牙子交替的叠涩层,再其上是砖雕仿木的瓦垄飞椽。
为了防止鸟啄虫咬,果园里到处拉的丝网。跟着真容老师也隔着丝网拍张塔影,果然挺有效果。
柏山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第七批)】
马不停蹄到富县直罗镇,这个地名大家都非常熟悉,以此地名命名的一场战役在中共史上有着鼎鼎大名。上次来时镇子里正在施工,雨中的直罗镇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泥塘,在镇口呆立良久未敢入内,山坡上的柏山寺塔也就远观一下作罢。
柏山寺塔在镇子里的半山腰上,在高速上就能远远地望见。柏山寺原名芸罗寺,唐初建殿与塔,改名安乐寺,宋景德元年重修。因其满山皆柏,而寺位于柏间,而俗名柏山寺。
直罗镇战役纪念馆免费入内参观,院子里有修好的台阶山道直通到塔下。柏山寺塔是平面八边形,十一层楼阁式砖塔。在底层正面辟门通向塔心室。塔心室为方形,并不高,叠涩收顶。
塔身外壁用砖雕倚柱分隔成三开间。在塔身四个正面上,明间或辟券门,或辟浅龛,二次间砖雕盲窗。在四个隅面的明间砖雕盲窗。二至五层的各面塔身外壁上并砖雕出平座勾栏。
在没层檐下都施有砖雕仿木斗栱,除了最顶上的两层为每面五朵外,其余各层都是每面七朵。斗栱都是双抄五铺作,交替为偷心造和计心造。最顶上的四层不施令栱。
柏山寺塔原来在塔身券龛之中都有造像。剩下的残存造像后来也被全部取下,分别藏于陕西省博和富县县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