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前天专业认证时,本部(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代表回答得很差,亏校长还给他们培训到了晚上两点。其中有专家问,什么是中医思维,怎样培养中医思维。以下是我的观点: 中医思维说到底就是“象思维”。“象思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树人 提出的概念。 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而培养象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易学。术数促使了我来学中医,并对我的中医学习大有裨益。 术数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用的(合理想象与严密推理相结合),而中医亦然。其实这两种思维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必然用到的思维工具,两者相辅相成,无法偏废,但中医更以形象思维见长,这也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鲁迅说:“汉字的基础是象形”。其实人类文字的雏形都是象形,后来才慢慢增加了指事、会意和形声的成分,并产生拼音文字(英语、韩语等)。就像由喜欢图形、画画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思想复杂的成年人。我这么比喻就运用了象思维,这也是所有老师讲课时都会用到的说理方法,通过比喻,把抽象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趣味。 胸中心肺应天日,心为日,肺为天; 腹中脾胃应大地,脾(其实是胰脏)为泥土,胃为山; 肝胆为植被,西医的脾为火山(脾脏为人体血库,就像火山蕴藏着岩浆); 大小肠为道路,肾和膀胱为江河湖海。 此乃天人相应之理,医者须知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阳化气,阴成形。” 其实象思维还分气和形两个层面,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有形的层面,即形象。还有无形的层面,即气象,在天地为五运六气,在人体为气血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