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医思维

 木东青 2018-12-13
原文地址:中医思维作者:象数中医

听说前天专业认证时,本部(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代表回答得很差,亏校长还给他们培训到了晚上两点。其中有专家问,什么是中医思维,怎样培养中医思维。以下是我的观点:

中医思维说到底就是“象思维”。“象思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树人 提出的概念。

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而培养象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易学。术数促使了我来学中医,并对我的中医学习大有裨益。

术数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用的(合理想象与严密推理相结合),而中医亦然。其实这两种思维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必然用到的思维工具,两者相辅相成,无法偏废,但中医更以形象思维见长,这也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鲁迅说:“汉字的基础是象形”。其实人类文字的雏形都是象形,后来才慢慢增加了指事、会意和形声的成分,并产生拼音文字(英语、韩语等)。就像由喜欢图形、画画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思想复杂的成年人。我这么比喻就运用了象思维,这也是所有老师讲课时都会用到的说理方法,通过比喻,把抽象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趣味。

     象思维往往是解决疑难问题的钥匙,现代脑力开发也很注重象思维的培养。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还说过:“当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的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

     研究发现,女生在做数学题时,大脑语言区更活跃,而这是干扰解题的。男生则较少受语言思维的干扰。作为文科生,我深深体会到做数学题时被语言思维干扰,以至于不能好好解题。我小时候曾说长大要当科学家,结果成为数学渣,但爱因斯坦依然是我最崇拜的科学家,尤其是近年来在发现爱因斯坦的思想与道家、佛家理念有诸多相合之处时。老爱也在自传里说愿意成为佛教徒。

    中医也是靠象思维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比如用自然事物来比喻人体的生理过程和病理状态,也就是天人相应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智者察同。”事物之间的道理是相通的,这就是天人相应观的合理性所在。阴阳五行理论的提出就是象思维的体现。

     《素问·示从容论》强调了象思维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夫经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

     李东垣在治疗大头瘟时就是考虑到了头面与天日的对应关系(头属乾卦,面属离卦),故认识到病根在心肺,创立了清宣上焦,以黄芩、黄连为君的普济消毒饮,活人无数。这是象思维和天人相应观在临床运用上的成功典范。

      人身脏腑就是一个小天地,胸为天,腹为地。

胸中心肺应天日,心为日,肺为天;

腹中脾胃应大地,脾(其实是胰脏)为泥土,胃为山;

肝胆为植被,西医的脾为火山(脾脏为人体血库,就像火山蕴藏着岩浆);

大小肠为道路,肾和膀胱为江河湖海。

此乃天人相应之理,医者须知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合起来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阴阳思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阳化气,阴成形。”

其实象思维还分气和形两个层面,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有形的层面,即形象。还有无形的层面,即气象,在天地为五运六气,在人体为气血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