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脉解》三阴三阳量化分析
2018年6月30日 16:58:25字数:866 2018年7月1日 09:05:10字数:1520 2018年7月7日 18:29:19字数:1597
【提要】 在《素问·脉解》中,三阴三阳与全年寅午戌与申子辰六个月对应:太阳对应正月寅,少阳对应九月戌,阳明对应五月午;太阴对应子月十一月,少阴对应七月申,厥阴对应三月辰。根据地支藏干定理,得出《素问·脉解》三阴三阳“气有多少”,三阳从少到多是:少阳、太阳、阳明,三阴从少到多是:厥阴、少阴、太阴。所以其表里关系是: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这也是《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范畴。
《素问·脉解》位于《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九篇,又见于《太素·经脉病解》。 《素问·脉解》: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 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申)也,十(七)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 厥阴所谓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癫疝少腹肿也。…… 按: 三阴三阳是根据阳气阴气的含量定义的。《黄帝内经》第六十六篇《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黄帝内经》第七十四篇《素问· 至真要大论》:“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从《素问·脉解》看,火为阳气,水为阴气。(按:不以木为阳、金为阴,盖言经脉病也,经脉之病于水火烈气感应重,与木金平气感应弱)火长生于寅,帝旺于午,墓库于戌;水长生于申,帝王于子,墓库于辰。那么具体阳气、阴气的含量有多少呢?这个可根据十二月令人元司事(司令)计算。 人元司令,《渊海子平》、《玉井奥诀》、《三命通会》等书的说法各有不同,笔者整合如下表。基本原则是:土旺四季辰戌丑未十八日,帝旺本气三十日,长生九日,墓库三日。
十二月人元司令表
《素问·脉解》三阴三阳气含量计算表
三阳从少到多是:少阳、太阳、阳明,三阴从少到多是:厥阴、少阴、太阴。
《素问·脉解》三阴三阳气的含量排序与表里关系
阴阳表里关系是按少对少、多对多相配合的,故三阴三阳的表里关系是: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这也是《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范畴。
五行生旺库定理起源很早。 孔家坡汉简《日书》(公元前195年)(103—104号简): 水生申,壮子,老辰; 木生亥,壮卯,老未; 火生寅,壮午,老戌; 金生巳,壮酉,老丑。
《淮南子·天文训》(成书于公元前143年)所载五行地支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