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鉴赏辞典》第五十六首《登鹳雀楼》(王之涣)

 古风泊客 2020-10-24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登鹳雀楼


     【盛唐·王之涣·五言绝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拼音版: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品介绍]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注释]

⑴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⑵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⑶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

⑷更:再。

  [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文学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历代评论

《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诗薮》:对结者须意尽,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着一语不得乃可。

《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增订唐诗摘钞》: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而庵说唐诗》:作诗最要眼界开阔。鹳雀楼,今在河中府。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已极壮观。而之涣此作,亦遂写煞。

《唐贤三昧集笺注》:上二句横说楼所见之大,下二句竖说楼所临之高。

《唐诗别裁》: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唐诗笺注》:通直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沈存中曰:“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以虚笔托之。

《诗法易简录》:先写登楼,再写形胜、便嫌平衍,虽有名句,总是卑格。此诗首二句先切定鹳雀楼境界,后二句再写登楼,格力便高。后二句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此种格力,尤臻绝顶。

《唐诗近体》:王尧冲曰:首二句已尽目力所穷矣,下作转语,言若欲穷目力之胜,庶此楼上再上得一层更好。此诗人题外深一层作此虚想也。

《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馀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佚名

赏析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首同样大气磅礴,可以代表盛唐气象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五言绝句,我们熟得不能再熟了。每个人小时候首先接触唐诗的时候,大概都背过这首诗,大概在脑海里都有一幅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登楼远望、天地悠悠的图画。小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么教的,我们也是那么背的,所以脑海里总有那样一幅画卷,但亲自来到鹳雀楼,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鹳雀楼,位处今天山西运城市的永济古蒲州城外,它与黄鹤楼、滕王阁、还有岳阳楼,并称天下“四大名楼”。《蒲州府志》记载,“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也就是说,它应该位于古蒲州城外,靠近黄河岸边的一块高地之上。据史料记载,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大约公元557年到571年之间。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蒲州,始建鹳雀楼。这座耗时14年、耗资无数建立起来的鹳雀楼,据说当时就奇伟壮丽,外观上看分四檐三层,高达30米,是当时长安城墙的五倍。公元704年前后,大才子王之涣由蒲州登上鹳雀楼,写下这篇著名的不朽之作。

后来到了金元光元年,也就是公元1222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鹳雀楼被毁于战火,仅存故基。因为战火流离,故楼不在,后人就把蒲州古城,城墙上的角楼当作古鹳雀楼,以寄思念之情。所以有些教科书上说,鹳雀楼是蒲州古城城西的角楼,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所以虽然到清初的时候,仍有诗人到蒲州写鹳雀楼,说“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这就是把蒲州古城城西的角楼,当作古鹳雀楼,是古人以楼代楼,以寄情思,但却并不是真正的古鹳雀楼。后来到了1992年9月,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修鹳雀楼。于是到了1997年12月,永济市在黄河岸边重新拉开了鹳雀楼复建工程的序幕,这是鹳雀楼在元初毁灭之后,700多年来的首次重建,2002年,比原鹳雀楼更加雄伟的新鹳雀楼终于落成。登上鹳雀楼,让人不由自主的会产生两个疑问:一是宇文护为什么要在蒲州城外这个位置,建一座如此高大雄奇的鹳雀楼?而另一个疑问就是王之涣的那首千古名作《登鹳雀楼》了。

首先来看第一个疑问,也就是宇文护为什么要在蒲州城外靠近黄河岸边的这个位置,建这么一座高大的鹳雀楼。唐朝李瀚有《河中鹳鹊楼集序》,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洪流,二百馀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这段话是说,鹳雀楼明确为宇文护所建,而且它数百年中独立中州,雄视天下。但奇怪的是鹳雀楼并不在蒲州古城的城垣之中,而在古城西南的黄河岸边。如果像此前很多人认为的那样,鹳雀楼的始建目的作为军事用途,那么这样一座孤零零的鹳雀楼,独立在黄河岸边,虽然当时的蒲州古城是北周与北齐的军事交界线,而且负有拱卫长安的重任。但这样的位置使得鹳雀楼并不具有明显的军事用途。而且如果只是为了军事用途的话,他完全没有必要修得那么高大、那么雄伟。

所以史学家有另外一种猜测,认为宇文护之所以在黄河岸边建立如此高大雄奇的鹳雀楼,是因为宇文护的生母为北齐所劫。宇文护是个孝子,日夜盼母归来,于是就在黄河岸边建立了如此高大、如此引人瞩目的鹳雀楼。每每登楼东望,希望早日能够迎母西还。所以鹳雀楼的建立,在当时可算是高耸入云。而登楼眺望,其最佳的视角反倒不是朝向西南,反倒是正南或东南方向。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疑问了,第二个谜团,也就是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所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上鹳雀楼之后,他到底看见的是什么呢?白日依山而尽,当然好像是夕阳西下;黄河入海奔流,当然好像是自西而东,大河奔流入海而去。这样的长河落日,这样的群山连绵,自然给人一种雄奇阔大的想象,于是才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兴寄。可是登上鹳雀楼你才会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黄鹤楼的正南方向,是中条山的余脉。这一段山势虽属余脉,却依然雄奇瑰丽、群山连绵。可是中条山的余脉,山势只延伸到黄河岸边,而黄河在这一段,在鹳雀楼边,它其实是自北向南流淌的。大概流到中条山的背后才变成一个“L”形,自西向东流淌而去。所以,因为中条山山脉的阻隔,其实在鹳雀楼上是看不到自西向东流淌的黄河,只能看到自北向南滚滚流淌的黄河。因为黄河就在鹳雀楼边,自北向南流淌,而中条山余脉就到黄河岸边,所以站立鹳雀楼上,其实你只能看到正南方向与东南方向的中条山,群山连绵,而黄河以西,则是大片的平原。

与鹳雀楼相对的黄河西岸,是陕西省渭南市的大邑县的鲁安乡。这一片地区及关中渭北平原的东部,是一片难得的平原与良田之地,最多只有一些丘陵而已,根本见不到高山。也就是说不可能看到白日依山而尽,落日与群山辉映的夕阳西下的景象,当然这并不是说在鹳雀楼的西南方向就没有高山。如果从鹳雀楼出发的话,经运风高速,再上连霍高速,车行一个半小时左右,大概可以到陕西华阴市的华山风景名胜区。这一段的高速里程大概有70多公里,而这里的华山与鹳雀楼之间的直线距离,至少应该在四五十公里左右,这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目力所及的极限。所以也就是说,在鹳雀楼上极目远眺,就其鹳雀楼周围的山川地理实貌而言,应该既看不到自西向东流淌的黄河,也同样看不到西沉的落日与群山呼应的场景。而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眺所能看到的“白日依山”,只能是它东南或正南方向的中条山。这样一来,这里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值得推敲了。

事实上在古诗词中,“白日”大多情况下并不指“落日”,并不指夕阳。比如《古诗十九首》的“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比如老杜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比如李太白的“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即便是龚自珍的“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也只是指的白日向西而去,与他东行的路线形成对比,形成时光的感慨。至于陶渊明所说“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也只是概括性的说太阳要从西落,月亮要从东升。所以在古诗词里“白日”其实就是专指“太阳”,而非专指“落日”与“夕阳”。这样一来,“白日依山尽”的白日就更是未必专指“西沉的落日”了,况且在鹳雀楼上,所能看到的夕阳,并不能依山而尽,而是要落于茫茫的平原大地。所以这里的“白日依山”,所依之山应是对面的中条山。那么这里的“白日”就有可能是一天中任何一段时间的太阳,有可能是“白日才离沧海底,清光先照户窗间”的朝阳,也有可能是“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的中午乃至午后的太阳,而最不可能的却恰恰是我们一直以来以为的落日夕阳。

但这样一来,又如何解读那个“白日依山尽”的“尽”字呢?若是夕阳西下,余晖消失在群山连绵中,这样的“白日依山尽”应该正符合了我们日常的观感。可是自鹳雀楼上所望的夕阳,却无山可依。那么浩荡乾坤中,依着中条山的白日,又如何会“白日依山尽”呢?其实这是诗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站在鹳雀楼上,看着身侧的黄河滚滚前去,虽然只能看到它自北向南的流淌,可在诗人的心中,只要你站在鹳雀楼上,你就知道它必定、必将要向东、向大海流去。所以一句“黄河入海流”,其实不仅是黄河自身的奔淌,也是黄河在诗人心中流淌的景象。虽然那一刻实际上他看不到自西向东流淌的黄河,也更看不到黄河终将奔去的大海。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条伟大的母亲河,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发源,历经九省、九曲东流,浩浩汤汤奔腾到海,这种景象无需证明,自当全在诗人胸中。所以一句“黄河入海流”拉出无限的空间壮阔与延伸,而一句“白日依山尽”,也同样在不知不觉间,将时间的流动、将时光与岁月的流动,延展到无穷。

“尽”,这个字虽然有“消失”的意思,同样它也有“最大限度”的意思。事实上,当真正站在鹳雀楼上的时候,在那个安静的冬日,看着眼前连绵不绝却余脉忽尽于黄河的中条山,还有依山而行的白日,就突然明白了王之涣所说的“白日依山尽”的感觉,就是眼前的太阳和群山,都仿佛一瞬间消失在无穷无尽的时光长河里。其实任何人你只要对着太阳看一会儿,视觉里一定就会产生一种最大程度的“消散”的感觉,仿佛连自身、连自己都要融入那时光的长河之中。所以“白日依山尽”,那种最大程度地融入与流淌,其实不只是白日,那种感觉还包括自身,甚至还有自身所立的这片广大的时空。所以白日依山而尽,黄河入海奔流,这虽是眼前景,却更是诗人胸中、脑海中所构建出来的一幅无限辽阔的时空图景。

因此诗人便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一种壮志、一种胸怀、一种襟怀与气魄,不禁要呼之欲出,那便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前有人解读王之涣此作,根据这一句以为王之涣身在一楼或二楼,因为古鹳雀楼层高四檐三楼。而王之涣并不是在顶楼,所以才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盼望。但其实这样理解,就未免胶柱鼓瑟,就实在难解诗味了。难道站在最高楼上就不能“更上一层楼”了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当胸次之间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襟怀,当脑海之中,有一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无限时空的画卷,那时你便身在最高层,也会在胸怀之中生出一种向上、向上的感觉。那就是那句千古名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所揭示的一种叫“情怀”的东西。那种情怀使得生命永无止境,那种情怀使得人生敢于攀登,那种情怀使得盛唐在盛唐之上还要向上,这种奋发与昂扬,就叫“大唐气象”!

所以若回头来看,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指的只是落日西沉、黄河东去、暮色沉沉、天地昏昏,那么紧接其后的“欲穷千里目”则应是无限悲情,则应是《乐游原上》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哪里会有“手把青天与明月,只身欲上最高层”的豪健与豪迈呢?沈括《梦溪笔谈》曾云:唐人在鹳雀楼所留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壮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而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而且和王之涣一样,也题作《登鹳雀楼》,诗云:“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前一联“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是说鹳雀楼之高,而后一联“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更是准确地写出了鹳雀楼周围的山川地貌。这种准确的写景确实也很能突出鹳雀楼的气势,可比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却整整差了一个境界。

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看似是实写,却其中孕育了虚写之笔。两句之间对仗及其工稳,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而尾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胸怀之间打破限制之后,为人生的画卷、为时代的画卷所书写的一种境界、一种昂扬、一种奋发、一种情怀!这种诗歌内在的张力,而非外在简单的所谓“因情生景,因景生情”,或情景交融之语,实在有着整整一个境界的差距,非细心着力体会而不能得。这就是诗,这就是伟大的诗,诗词不仅给人生,也给华夏文明以一种独特的神韵。这就像伟大的山水,给神州大地以一种灵魂,只有把这种灵魂与神韵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又大雅大俗,读来仿佛全是胸中本来之语,毫不勉强。

你看这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对“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对“更上一层楼”,全篇全用对仗。沈德潜于《唐诗别裁》中论此诗云:“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这种五言绝句总共不过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则很容易雕琢呆板,或者支离破碎。而王之涣一联正名对,一联流水对,两联皆对却毫无对仗的痕迹,让人感觉自然而然,毫不勉强。这种技巧上的化境,正是其诗味、诗意上的化境的体现。所以王之涣为人虽一生命运不济,一辈子长期赋闲,晚年再入官场,生活刚有转机,却染病身亡,甚至在《全唐诗》中他也只留下六首作品但一首《登鹳雀楼》和一首《凉州词》,便可让他平凡的生命,永恒地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他的另一首《凉州词》也是千古不朽之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同样和《登鹳雀楼》一样,也可以称之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唐人薛用弱《集异记》中,记载了一个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是说玄宗开元年间,有一年冬天,王之涣与好友王昌龄、高适在长安闲居时,在一个飘着小雪的天气里一起到旗亭饮酒。当时酒楼里有梨园班子在演唱,演唱到高潮的时候,有四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开始演唱当时著名诗人的诗歌。高适突然说,我们三个在诗坛上也算有点名气,平时分不出高低,今天我们来打个赌吧,看这四个姑娘唱谁的诗多就算谁赢,三人纷纷表示赞同。第一个姑娘出场就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高兴地说:“看!我的。”第二个姑娘接着又唱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也高兴地说道:“看!我的。”第三个姑娘又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十分得意,说“又是我的。”王之涣这下急了,有点负气地说:“这三个唱歌的姑娘长相也不怎么样,唱的诗也没什么高明之处。”他指着第四个姑娘,也就是最漂亮的那一个说:“这个穿红色衣服的最漂亮的姑娘,如果再不唱我的诗,我这辈子就再不写诗了!”果然过了一会儿,那个姑娘出场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三人一听,抚掌大笑。

这个“旗亭画壁”的故事其实说的是什么呢?是说王之涣的诗作,虽然数量少,但确是翘楚之作啊。所以一首《凉州词》、一首《登鹳雀楼》足以让他千古不朽,而他笔下、而他诗中所孕育的那种襟怀、那种抱负、那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气象与昂扬姿态,才是那个大气的盛唐所能道出的最平实、最有力、最朝气蓬勃、最昂扬奋发的追求与未来。

佚名

赏析

     1.解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盛唐诗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两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2.鹳雀楼的前世今生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为当时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两朝,文人学士登鹳雀楼欣赏美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千百年来,鹳雀楼一直是供游人登高远望山河,放歌抒发情怀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激励着炎黄子孙的振兴之志。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此诗描写作者登楼远眺,眼前展现一幅辽阔的图景:落日西沉,黄河奔腾,诗人不禁咏出含有哲理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鹳雀楼经历了唐、宋两朝,可惜被元初(公元1272年)的一场战火烧毁了,后来又由于黄河泛滥,淹没了遗址,使数百年来无数观光的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3.登高才能望远

  古人写登高望远的诗不少,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也同样抒发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唐代大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更是流传千古,传诵不衰。”

  但有一些登高望远诗,却只是抒发了作者一种伤感的情怀。如:武元衡《登阖闾古城》中这样写道:“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白居易的“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写的是一种思乡情怀……总之,这些诗,都只是抒发了此情此景中的个人的小情怀,远没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得胸襟宽广。

佚名

赏析

0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耳熟能详的诗,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常用激励人积极进取,高瞻远瞩。

这首诗,想必已是人人能诵,也人人能懂,这还有精读的必要吗?

有,好的诗,懂了,还需经常诵读,细细体味,将已经懂了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生命体验。

02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音贯)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太阳依傍西山渐渐下落,黄河东向大海滔滔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

相要想看到更远千里之外风景,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03

这首诗一眼看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写法,全篇使用对仗。对仗在绝句中本来是很少用的,因为绝句只有四句,四句之中要起承转合,而对仗通常两句的意义是并列的,用了对仗就不利于收束诗意。

不过,这首诗却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全诗皆对,却不显雕琢呆板。原因就在于第二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但意义却不是并列而是贯通的,所以没有对仗的痕迹。可见,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成熟。

当然,这首诗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技巧,而在于诗中那种阔大的人生境界。

诗人由外界广阔雄浑的景致进入包容万物的心胸,再提升到开阔进取的人生体悟,这种面对天地万物时阔大的人生境界,才是这首诗千百年在震撼人心的内在力量。

04

这首诗,最后两句成了名句,哲理都在最后两句里,似乎前两句写景,只是引出最后两句的哲理,所以,很多人会想,我们记住后面两句就可以了,我们品味后面两句就可以了。

韩寒电影《后会无期》里有两句很装逼的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因为道理不是明白了就行,而是要成为一个人的生命体验,要内化成你人生的一部分才有用。

像这首诗,我们一看就知道它在说什么道理,但是它本质是一首写景诗,哲理是内化在写景的过程中的,如果你只看到一个抽象出来的道理,那你是明白了,但你没有体会到。

这就是我们的教学,读一篇文章,就问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就问这篇文章表达了出了什么道理,却不会去体会文章细节中带来的生命体验。

扯这么多,回到这首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阳落山,是在西方,黄河入海,是在东方,诗人由西方望到东方,是想将世间所有的景致都览于目下。

“黄河入海流”,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黄河入海吗?显然不能, 他只能看到鹳雀楼下滚滚的黄河,“入海流”已经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胸中的虚景。这一句浑然不觉间由现实的景致进入了诗人内心的气象,诗人不紧目尽天涯,而且胸含天下。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眼前是茫茫的天地,胸中激荡着广阔的宇宙。那么诗人满足了吗?

显然没有,越是眼界开阔胸襟浩大的人,就越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美好的景致我们没有看到,还有太多奇妙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所以,诗人还想看到更多的东西,因此只有不断地再上一层楼。

再一解。

“白日依山尽”,夕阳西下,一天即将过去,这是时间的流逝,任何个体都如同这一天,都会消亡。“黄河入海流”,但黄河自古而今,都在奔流,这是时间的永恒。个体生命在人类历史中不过一瞬,人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一朵浪花。

那么,个体如何对抗世界?瞬间如何面对永恒?

就惟有这不断阔进取的精神,不断地去看更大的世界,不断地去欣赏更美好的景致。用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对抗时间的流逝,去面对世界的浩大。对抗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境界更阔大。

三才者,天地人,人为什么对与天地并立,不就是因为人内心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么?

佚名

赏析

这是一道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作者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

说到“著名诗人”,并不是说他做诗很多(比如清朝某位明君一生写诗四万,我们也不称其“著名”),而是说他做的诗非常“经典”,现存其六首诗当中,便有两首顶级绝句,除了《登鹳雀楼》之外,还有那首《出塞》(又名《凉州词》),都是妇孺皆知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寥寥十个字,便勾勒出一幅雄浑壮美的山水图画。其气象毫不亚于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付回”;而其笔法的“随意”、“直白”,又能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相比。《红楼梦》四十八回,香菱论诗道:“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我们有时习惯于另辟蹊径、故作高深,反而把诗句弄得不伦不类、生涩怪病。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来时的路。唐诗的高明就在于它的自然和率真!自宋以后,诗词中强用生词的、狂用典故的,比比皆是,但纠其实质却十分苍白,还不如一位老农直来直去一吼一哭来得快活!

以至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纳兰词时这样讲:“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诗贵在清新自然。“汉人”玩儿惯了文字游戏,反而不如“满人”的“返璞归真”了。(当然这话有点绝对)。

而《登鹳雀楼》的高明之处,更是在于结句,不经意间引出了“登高――望远”的哲意来。哲理诗在宋代比较流行,很多文人做诗也力求挖出哲理来,然而“相请不如偶遇”,与其刻意地“编排”,不如自然的流露!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市,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

佚名


《登鹳雀楼》   [盛唐·王之涣·五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千古绝唱,被誉为有唐一代五言诗第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首联一出,便觉气势恢宏。

其实,登鹳雀楼,也许能看见“白日依山尽”,但肯定看不见“黄河入海流。”但诗人登鹳雀楼远眺,胸中有丘壑,大气磅礴。

首联以写景手法,非但统筹了时间和空间,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自然界的地理客观规律升华到了生命的规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如果说首联还是从景色到生命规律的升华,那么,尾联就是面对生命规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态度。

诗人的这首《登鹳雀楼》,还是很少有的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景色及意境的刻画更显得雄伟壮阔,毫无对仗的痕迹。

《登鹳雀楼这首诗,用通俗浅显的文字景色描写,却折射传达了生命的规律和哲理乃至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写出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附录: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