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记得哪些活跃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说春人”吗?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13

每年农历冬至前后,“春宫”就开始活跃起来,他们身背褡裢,装着自印的《廿四节气表》,要外出唱春了。他们常常拿着黄杨木雕刻的骑着“三皇爷”的小“春牛”,或两三人一伙,或单独成行。在这之后的一至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穿村走巷,每到一家,先把“小春牛”托在手上,或放在主人家的桌子上,接着就唱起通俗易懂的报春歌来。

何谓春宫?春宫就是说春人的俗称。春宫则多半是朴实厚道而又善言辞的乡民。擅长自编自唱吉词:“想财神,盼财神,财神主动送上门。请财神,送财神,财神来了请开门……”

主人家一般是不会拒绝春宫的,春宫满嘴吉祥话儿,谁不愿意讨个喜庆呢?迎进春宫来后,春宫又接着唱道:“新年好,财神到,赐福给你全家笑。财神保佑一年顺,财神上门福气高。财神赐你好运道,财神送你金元宝……”

看茶上酒,备了好吃食,春宫便又往下唱道:“主人家,好心肠,儿子儿孙绕高堂。主人家,福气好,儿子儿孙志气高。大儿子,当干部,小儿子,上大学……财神到,合家欢,一家老少都平安。”

喝过茶,吃过干果,聊聊家业,拉拉家常。末了,主人家接过春帖的同时将一点心意塞进春宫手里。春宫道谢出门,又唱起自编的词儿:“请财神,送财神,财神进了你家门。今天请进财神爷,保你来年走鸿运……”这样唱着,走向了第二户人家。

还记得哪些活跃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说春人”吗?

春宫说春

关于春宫的由来,西海固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知道按气候节令来种庄稼,常常有种无收,于是管天管地的“三皇五帝”十分着急,他们便骑一头耕牛下农村向农民宣传气象知识和种田的技术,年复一年,于是就形成了“春宫说春”习俗。也有更具体的一个传说:唐朝初年,专门封了一种官就叫春宫,他们的职责就是给各家各户送去“节气表”,也就是春帖,而且要求说吉利话。这样,便有了“说春”的习俗,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说唱表演艺术。但是由于朝廷任命的春宫很少,并不能村村到,户户进,一些能说善唱的民间艺人就自动翻印春帖,代替了朝廷的“春宫”。

正史中关于春宫的记载来自于《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礼国经野设宫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宫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邦国。”因此,春宫亦叫驿臣宫。古代置宫,多以四时立名,所以在《左传》中,也有“春宫为木正”的记载。“春者出生万物,宗伯掌邦礼,以事神为上。”《五帝纪注》《汉书》等古籍都有春宫的记载。到唐宋至明清间,春宫已逐步演变成主管天文历法的宫了。这时,春宫实际上只有职称而无什么大权力了,已基本上接近于民间的所谓春宫职能了。

小时候觉得春宫唱春热闹好玩,现在想来实在是很有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把春宫说成春的使者,一点都不过。正是这些活跃在乡间的春宫们把新春的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入村子,春宫就演唱起来了,当春宫遇到一棵大树时,他会唱:“这棵大树长得端,皇上爷家修金殿,金殿当作顶梁柱,一条金龙缠上边。”每至一家,遇见人家大门又唱:“这座大门面朝东,一年四季进金银,门口连通京城地,来回走的大贵人。”通常进了村庄,他们总是先唱《五方财门》或者《十送》。唱毕,他们会根据这家的职业情况,挑选内容符合的春歌进行演唱。倘若是农户,就唱《廿四节气歌》及其他务农方面的歌;倘若是木匠,就唱《木匠春》,倘若遇铁匠,就唱《铁匠春》。不过,也会即兴演唱一些其他内容的歌,如《女儿春》《劝世文》等。他们会根据随时遇到的情况,见啥编啥,出口成章,随编随唱,合辙押韵。

西吉县境先后置雍州、北地、安定、平凉等郡和原州、会州、镇戎、德顺、固原等州,及泾源道、陇东行政公署、甘肃定西、平凉专署和西海固回族自治区、固原回族自治州、宁夏固原专区等建制。现属固原市管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秦长城、汉墓群、古战场遗址等,都在衬映着这块黄土地远古文明的辉煌,以及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西吉县民间流行的春宫“报春”的说唱活动悠久历史,几经演变,从最初的春宫单独行动,到后来春宫加入到社火中来,与社火融为一体,可以说是春宫的一大突破。这就使得春宫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热闹的表演舞台。社火演到哪里,春宫就跟到哪里,把欢乐和热闹带到哪里,把吉祥和祝福说到哪里。多年的互相交融,如今,在西吉民间,春宫离不了社火,社火离不开春宫,两者已经融为一体了。有人曾经用过这样两句话来表达春宫的重要性:“倘若没有春宫,人无精神,年无味道,春无气象。”

还记得哪些活跃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说春人”吗?

春宫说春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春宫词是一种口头文学。西吉社火的春宫说辞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以平常百姓的平常生活、习俗、劳动、生产为素材,千年万物,见啥说啥,自然随和,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突出喜庆、祥和、吉利、平安、祈福、辞旧、迎新的内容,采用触景生情,借题发挥,锦上添花,报喜忌忧的方式,押韵顺口,方言突出,简练易懂。

西吉社火春宫词有许多历史价值和社会功能:一是从古流传下来的“劝农”按时序耕作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不管过去和现在,它起到了传播农业知识的作用,如《四季歌》等;二是传统的春宫词,真实地记录了西吉社会发展的轨迹,对研究西吉社会、历史、文化、民俗都具有文献的珍贵价值;三是春宫词具有祝福、歌颂、赞扬社会的优良传统,有针砭时事和谐社会的文艺功用,说物、说景、说事、说人,借助民间社火的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发挥春宫词的劝世醒身的说教功能。另外,春宫词还有滑稽幽默,讽喻鞭策,活跃气氛、寓教于乐的功能。春宫词是西吉古老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又与春节社火融为一体,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对于繁荣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西吉作家火仲舫长篇小说《花旦》中有几段春宫仪程词十分精彩,引录如下,

“正月十五比花灯,十里长街昼夜明;震湖挂起对联灯,丹霞红灯招游人。”

“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景莫畏难;景外有景看不尽,峰上还有一重天。”

“大门楼子高院墙,两个鸡儿赛凤凰;凤凰展翅人发旺,辈辈儿孙状元郎!”

“这个戏楼修得洋,松木柱子砖包墙;顶上盖的琉璃瓦,比起金殿也不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